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数字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越来越多国家央行开始积极研究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行,部分国家甚至已开始搭建CBDC底层基础设施,启动CBDC技术试点等工作,CBDC将是未来大势所趋。CBDC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其推广伴随着一些可能存在的风险,对此,需要我国监管部门着重防范CBDC发行风险对整个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冲击;与国外相关机构展开合作,建立涵盖CIPS和第三方支付系统等在内的针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全相动态实时监测系统,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加强对支付系统信息安全的监管,确保用户隐私不被泄露,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在数字人民币(DC/EP)进入试点阶段时期,应及时制定对应的监管措施,防范对金融市场稳定性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高海红 《人民论坛》2023,(18):86-90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显著进展,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储备和计价等国际货币功能全面增强,使得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保持了稳定地位。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中国持续推动金融开放。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民币国际化面临全新的发展机遇。从经贸层面看,中国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重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直接用本币结算有利于降低成本,更加便捷。从对中国经济信心层面看,人民币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为中国经济在国际社会赢得更多“信任票”。未来,要进一步加强人民币的吸引力,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3.
中俄结算支付体系“去美元化”与扩大人民币结算有利于避开美国金融制裁,降低外汇互换与结算风险。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美元还存在较大差距。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是应当以服务国内自贸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为主,利用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推动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4.
中国央行推出了DCEP数字货币,并开始在深圳、苏州、成都等城市进行试运行,这些对于提高货币流通效率、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打击非法交易等具有重要意义。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仍面临诸多问题,在信息技术、货币安全、法律法规、货币流通等方面存在一定风险和挑战。因此,央行应加大对数字货币技术的研发力度,完善数字货币金融制度,优化数字货币流通环境,应对数字货币发行中面临的风险挑战。  相似文献   

5.
数字人民币有助于提升中国居民日常支付的便捷性,降低央行对人民币的管理成本,协助政府打击洗钱、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实现对资金流量存量的实时监控,增强金融稳定性,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提升货币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性,推动数字经济加快发展,促进社会技术进步等。同时,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其有望通过成本低、效率高等优势抗衡Libra,重塑人民币结算体系,促进国际互联网经济新秩序形成,提高SDR中人民币权重,强化人民币国际储备货币的功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周光友 《人民论坛》2023,(22):32-35
数字人民币是数字金融的重要内容,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保障。本文从计价货币、投融资货币、储备货币和动态回流四个维度,分析数字人民币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机制。数字人民币的发行和流通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数字人民币通过提升对外贸易计价结算、对外投融资的使用量,以及增加外国央行储备货币的比重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以人民币动态循环回流体系为保障。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6,(3)
在经济金融全球深化、国际资本频繁大规模流动,以及中国经济迅速崛起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宏观背景下,2014年中俄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是中国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的开放外交与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国际战略相对接和融合的重要举措。中俄货币互换不仅能促进双边经济贸易合作深化、提高共同抵御经济危机的信心和能力、稳定金融市场、降低汇率风险,而且有利于中国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及提高国际地位与实力。中国在未来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时应注意提高货币互换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注意并管理货币互换协议存在的风险,关注和提高政策沟通的必要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彭鸽  崔平 《理论月刊》2022,(7):60-67
数字人民币是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形成我国数字经济新优势的重要载体。其研发应用不仅能够创新传统货币服务形式,重塑我国支付新格局,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还能打破网络平台的支付壁垒与科技巨头的数据垄断,在以央行为核心的公共数据平台下促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构建数字经济的“整体生态”。然而,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存在重重困境:在运营端,数字人民币将对现行金融结构和利益格局形成强烈冲击;在技术端,其创新应用尚存多重技术阻力;在监管端,数字人民币存在法律规范“缺位”的风险。为此,我国应从整体高度,多措并举,打造数字人民币开放共赢的合作生态,构建全方位的技术推进体系,完善同数字人民币相关的法律法规,多方面探索数字人民币的落地应用,进而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9.
一国货币的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体现。把人民币建设成为国际支点货币,使人民币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结算手段,中国的进口就不必再用外汇直接支付,不但节省外汇开支,而且出口也不受其...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经济、贸易、投资实力的不断增强,有利于提升人民币国际支付能力。当前,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与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并不相对称。2014年4月28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称,国际支付货币中人民币世界排名第7,占世界份额达到1.62%。2011年的10月、11月、12月人民币世界排名第17,2012年1月一度下降到第20名;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人民币份额逐步上升,但没有大幅度变化,2013年11月前一直低于1%,世界排名始终没有进入前10名;自2013年11月以来,作为国际支付货币的人民币份额持续超过1%,世界排名持续位于前10位,最好的是世界第6名,世界份额达到1.62%。  相似文献   

11.
名词解释     
《时事资料手册》2009,(3):51-51
超主权货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前撰文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这种货币就是超主权货币。它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2.
王湘穗 《创造》2009,(4):91-91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在网络上发了两篇文章,谈及对全球货币体系的改革意见,核心是要建立美元以外的非主权国际储备货币。此言一出,天下皆惊。  相似文献   

13.
数字人民币作为以国家信用为支撑的法定货币,具备一般电子支付工具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势,将形成我国数字支付的新格局,同时为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精准施策打开一个全新的空间,也将助力我国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美竞争导致两国贸易摩擦将是一场持久战,全球经济格局和国际货币体系可能面临新一轮的重构。从短期效应来看,中美贸易摩擦损害人民币币值稳定和我国贸易市场份额,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产生不利影响;但从长期效应来看,贸易摩擦对完善我国营商环境产生的倒逼机制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我国应对内审慎制定宏观政策,对外促进区域经济合作,通过数字货币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以及电子支付的飞速发展,使全球经济呈现出虚拟化、电子化、网络化的特点。数字货币作为互联网科技下的产物,正在为金融、投资和商业等多个领域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数字货币的发行将对我国金融业产生深远的影响。发行数字货币有利于提高我国银行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加强金融监管,有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的稳定性和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当然发行数字货币对我国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方式也将造成严重的冲击。基于此,发行数字货币要稳健推行,当前重点要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货币发行提供物质基础;同时,积极构建数字货币的有效监管机制,保护数字货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防范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6.
薛茄 《创造》2009,(12):58-59
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利用其霸权地位向全世界倾销,又借助金融创新将风险扩散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改革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而作为中国货币——人民币,其非国际化的局限性在此次金融危机爆发后充分暴露出来,放大了中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的风险,无论美元的强势和弱势,  相似文献   

17.
主权的提出是与对国家概念的解析密不可分的。随着世界统一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协调机制应然而生。国家货币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国家在其国内发行和管理本国货币的最高权力,以及在国际上独立执行其对外的货币政策,平等参与处理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权利。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国的出发点应从本国的利益及具体国情来考虑经济全球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小义  钟心岑 《求索》2013,(4):33-35
在全球经济动荡、国际货币体系被求重塑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适时推出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迈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一步。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规模、区域分布和行业结构来看仍然局限于以香港为中心的东南亚区域,且规模增长不稳定,所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一步推进仍然需资本项目的有序开放和汇率机制的改革的有机配套。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彩霞 《前沿》2007,(12):67-7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在我国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一大焦点。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界定货币的国际化是指一国货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储备及市场干预工具的经济过程,也就是由国内货币转变为国际货币的过程。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跨越国界,成为国际普遍认可的计价、结算、储备及市场干预工具的经济过程。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可以优化国际货币结构、促进世界多元化发展,对…  相似文献   

20.
只要中国经济规模向历史正常水平回归的趋势不中断,中国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效应就会一直有效。另外,作为最年轻的SDR篮子货币,人民币扮演国际计价、支付结算、储备货币的角色大有可为,所以长期来看,有所升值才是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大概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