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和中央、省委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龙头引领"作用,有力推动了中央、省委有关统一战线重大决策部署在邵阳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2.
周恩来同志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形成了一系列统一战线思想,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1937年底至1938年10月,周恩来在武汉的统战工作实践,为他在抗战后期提出的一系列统一战  相似文献   

3.
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在终极目标上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都是为了民族的大团 结、大联合、大统一。因此,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离不开统一战线,统一战线的发 展需要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探索如何做好新社会阶层统 战工作,既是新时期统战工作内在发展的要求,更是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凝聚力获得 新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天津作为北方中国革命力量的重要集聚地,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天津统战工作,立足天津实际,团结带领天津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梳理并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天津统战工作的历史轨迹与成功经验,对新时期党的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在新世纪里的巩固和发展所作的动员和指示,鼓舞着全国人民,认真贯彻落实,抓住机遇,为开创统战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  相似文献   

6.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实行坚强正确的领导,是中国统一战线的根本特点,也是中国统一战线得以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根本保证。党的历史经验有力地证明,统一战线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和正确领导下,才有正确的方向、蓬勃的生机和光明的前途。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既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要求党拓展统战工作的领域,丰富统战工作的手段,创新统战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历经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改革开放等历史时期,先后组建了国共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爱国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统战工作,坚持把统...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贯穿《条例》修订的鲜明主线颜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统一战线作为党领导的政治联盟,是我们党夺取各项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统战工作作为特殊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要政治工作。因此,"谁来团结"、"团结谁",即"领导者"和"同盟者"始终是统一战线的核心命题。由谁来实施领导?如何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呢?围绕这一问题,中国共产党曾经进行过持续的探索,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领导权"这一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统战工作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发挥互联网优势,开创互联网时代统战工作新局面。一大批"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极大拓展了统战工作的对象与领域,壮大了统一战线的力量。互联网为统战工作打造了最好的工作平台,创造了互联网时代丰富多彩的统战工作形式,打造了许多具有开拓性的"互联网统战品牌"。在信息时代,"大统战"离不开"大网络、大媒体"。积极推进网络统战工作,是形成信息时代"大统战"格局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统一战线的各个领域不断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新形势下统战工作提供新的思考维度和实践路径。"最大公约数"从中国当前统一战线工作的现实出发,以协调、兼顾各方重大利益为核心要点,体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统战工作中的鲜明特征,诠释了统一性、包容性、底线性和历时性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党外知识分子更加多样的现实,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鲜明提出新时期要加强"三类人"的工作,即:作为统战工作新的着力点的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性人士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特别是年轻一代作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点对象。把这"三种人"作为统战新重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新型人才的重视,实化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职能和抓手,拓展了统战事业创新发展的空间和舞台。  相似文献   

12.
正在全院上下喜迎建院60华诞之际,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统一战线历史陈列馆"今天正式开馆了。在此,谨代表省社院向大力支持陈列馆建设的省委统战部主要领导、省内外研究统一战线历史的专家学者、统一战线系统相关部门、相关纪念馆表示衷心的感谢!大家知道,"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而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优势和战略方针,是夺取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胜利的重要法宝,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在指导思想上对做好新时代文化统战工作提出了内在要求,在各领域工作中对做好新时代文化统战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统战部门自身建设中对做好新时代文化统战工作提出了根本要求。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切实践行《条例》要求,进一步做好新时代文化统战工作,是从政治高度认识、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置身于重庆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积极展开对民主党派及相关民主人士的统战工作,以其卓越的统战策略和高超的统战艺术"拨云见日"、"互通有无"、"雪中送炭"、"同舟共济"、"同仇敌忾",开创了我党统一战线的光辉历程,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此后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 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重要法宝。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统一战线工作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形势下这种深刻的变化,不断创新企业统战工作,使企业统战工作发挥出优势,推动企业大发展,已成为创新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统战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工作对象是身居海外的同胞、华侨和留学生等。抗日战争期间,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逐渐巩固和扩大,对海外华侨的统战工作也开始走向正轨。为动员海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展开全民族的抗战,将国内和国际的统一战线联合起来,中国共产党迅速在政策制定、机构建立、与华人交往、舆论宣传等方面对海外华侨展开工作。这一时期的海外统战工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也为新时代海外统战工作提供了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7.
围绕大目标,实现大团结大联合是统一战线的主题,是八十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的一条基本经验,是江泽民在第十九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核心内容.我们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认真学习和贯彻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就要牢牢把握统一战线的主题,牢牢把握统一战线的这条基本经验,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论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我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领导权问题是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是我国统一战线的根本特点,也是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根本保证。历史经验证明,统一战线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有正确…  相似文献   

19.
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这是关于统战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为统一战线事业发展提供了政治、组织和法治保障.这次修订《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对于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们要以提升统战干部"三种能力"为目标,全面系统抓好《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统战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战文化自信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统战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所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统战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信心和取得良好发展的热切期望。统战文化自信是统战工作自信的思想基础,是统战工作的重要支撑、统一战线软实力的基础、统一战线独特的精神标识。统战理论自觉是统战文化自信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