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周网谈     
《瞭望》2006,(48)
本周,温总理在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又一次强调“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引起网民关注;中央党校学者关于“破除部门利益”的言论,获得网民热捧;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在近期推出十二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不少网民的关注。此外,媒体一项调查称“七成多公众认为现行公积金制度‘不济贫’”,也是网民本周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2.
一周网谈     
《瞭望》2007,(6)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宣布将推出全球通“畅听99”业务、其中被叫完全免费而引发网民热议;又一个“一号文件”面世,再次引起网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极大关注;中国作协主席关于国家养不起最优秀作家是悲哀的言论,则遭遇网民“围攻”。此外,本刊上期报道“落马女贪官囚室内给自己算‘七笔账”也在网民中引起不小反响。  相似文献   

3.
一周网谈     
《瞭望》2006,(5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引起网民高度关注;财政部公布的《中央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办法》等三份文件,无疑是本周网民最关心的话题之一;政协委员关于取消两个黄金周,把假期分给传统节日的建议,也引起网民的讨论;而一篇题为“公路电子眼‘病’得不轻”的报道,则获得网民共鸣。此外,上海学者认为“龙”易遭西方误解的观点,在网上激起了质疑和批评的狂潮。  相似文献   

4.
一周网谈     
《瞭望》2008,(19)
本周,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是网民最为关注的新闻;奥运圣火登珠峰的全程也牢牢吸引着网民的目光;此外,网民还对媒体关于年内将出台公务员辞职辞退法规的报道给予了相当关注;而一篇题为我们这一代的五四宣言的文章,则让众多青年网民激动,让中老年网民欣慰。  相似文献   

5.
一周网谈     
《瞭望》2008,(51)
本周,两岸三通正式启动,振奋了网民的民族自豪感,12月15日成为本周网民感到最幸福的日子;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金融30条则再次引发网民对震荡中的股市评头论足;此外,有关专家关于将烟草税从现在的0.06元/包提高到1元/包以推动禁烟的建议,也引起了网民的热议,并得到了多数网民支持。  相似文献   

6.
一周网谈     
《瞭望》2008,(30)
本周,广东东莞市为低收入者每人一次性派发千元红包,引发网民激辩;天津、浙江两地高考的探索性改革,除少数网民质疑外,更多的网民则是为此建言献策;为实现平安奥运而采取的一些临时限制措施,得到了绝大多数网民的理解与支持。  相似文献   

7.
一周网谈     
《瞭望》2008,(34)
本周奥运夺金高潮迭起令网民兴奋不已,中央领导同志亲临赛场观赛更是吸引了网民的眼球;在享受奥运快乐的同时,网民没忘记汶川地震百日祭奠日,怀念逝去同胞使欢快的网络上多了一份沉重;而本周暴跌暴涨的股市也再次引起网民高度关注和热议。  相似文献   

8.
一周网谈     
《瞭望》2008,(36)
本周,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结束,网民对国家、地方、企业等各方将重奖奥运冠军的消息特别关注希望奖励理性、适当;9月1日正式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免除学杂费这一重要新闻也收获了网民大量留言跟帖,网民在叫好的同时,还表达了不少担心;此外,德国之声对华人女记者张丹红的解职则引起网民义愤,网民纷纷表示坚决支持和声援张丹红。  相似文献   

9.
一周网谈     
《瞭望》2008,(37)
本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无疑是网民眼中最大的亮点,网民对美轮美奂的开幕式表演给予了极高评价;而财政部出台的有关每县精简一名财政供养人员奖励4000元政策,则是本周网民关注度较高的话题;此外,河南省公开选拔博士任副县长的新闻也引起网民一阵热议,不过,表示赞成博士当副县长的网民很少。  相似文献   

10.
一周网谈     
《瞭望》2008,(47)
本周,胡锦涛主席在 G20峰会上的精彩演讲得到了网民由衷称赞,网民称胡主席的自信让我们对中国充满信心;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负责人高调回应广东企业倒闭5万多家是不实传言,引发网民热议;与此同时,本周网民还对财政部官员所透露的将提高个税起征点的信息给予了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1.
一周网谈     
《瞭望》2008,(33)
本周,北京奥运会的每日战况始终是网民关注的焦点,网民期盼奥运冠军和优秀运动员能成为后奥运全民体育的指导员;网民还对与奥运热烈气氛很不协调的股市暴跌表达了不满;而国家将从9月1日调整汽车消费税的消息也吸引了不少网民关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2.
一周网谈     
《瞭望》2008,(50)
在经历经济寒冬考验的时候,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不仅使网民看到了希望和前景,也使保增迅速成为网上热词;除此外,萨科齐不顾中国政府一再严正交涉与达赖见面,也是本周网民热评的焦点新闻;引起网民气愤的还有山东新泰将上访者强送精神病院事件。网民希望中央彻查该事件。  相似文献   

13.
一周网谈     
《瞭望》2008,(43)
本周,中央纪委和中组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入整治用人上不正之风进一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意见》,剑指买官卖官,引起网民热议;本刊上期报道公务消费改革再提速也获得了网民较多留言;而微软开始于21日的正版验证行动,则不仅引起网民对微软行为的抗议,而且引起了网民对国家信息安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一周网谈     
《瞭望》2008,(24)
本周,堰塞湖抢险是最令网民牵挂的焦点,同时,网民对四川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的表现提干部、撤干部也给予了相当关注;此外,本周有两则新闻令网民十分不安,一是中国人民银行称,已为1300多万户企业和6亿个人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网民认为此征信体系太霸道,担心稀里糊涂上黑名单;二是日、韩加大囤积稀有战略资源力度,网民希望国家严控稀有资源出口。  相似文献   

15.
一周网谈     
《瞭望》2008,(15)
本周,达赖集团频频在海外撒谎造谣激起了网民极大义愤,以事实揭露达赖谎言因此成为网上持续的热点;东方航空公司的返航门事件,也在网民中掀起轩然大波;同时,网民还对《瞭望东方周刊》报道的岳阳市12名公务员被取消编制集体上访事件给予了相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6)
本周,”黑砖窑”事件激起了网民极大义愤;同样发生在山西的“举报获罪事件”因全国人大代表向全国人大上书,再次引起网民热议;6·15九江大桥垮塌事故也是网民关注的焦点。而重庆市梁平县虎城镇党委书记邓平寿的事迹,无疑是本周网民心中最感动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一周网谈     
《瞭望》2007,(22)
本周,网民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事迹深深震撼,如潮的留言令人感动;全国牙防组10年敛财二千多万,遭遇网民一片唾骂声;山西省长重申坚持重奖环保功臣政策,再次引发网民争议。网民盛赞袁隆平本周,各主要新闻媒体对“超级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集中报道,在网民中引起巨大反响。网民在崇敬、盛赞、感谢袁隆平的同时,还特别集中地表达了以下三方面意见:  相似文献   

18.
雷强 《理论探索》2011,(3):59-60,103
进入新世纪,第二代互联网(Web2.0)技术使传统意义上的群众转化成为微众、网络公民等新型群众,网络社会渐成新型社会形态,这要求领导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此,领导干部一是要善于"从网民中来",集中网民智慧,推进网络问政;向网民学习,提升网络智慧。二是要善于"到网民中去",加强与网民的联系,赢得网络认同;和网民共建愿景,"走出一条网路来"。三是要善于通过网络互动,提高软权力,提高灵活领导力;学会与网民共享领导力,齐心协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一周网谈     
《瞭望》2006,(19)
4在节日气氛中,网民对温家宝总理到首钢与工人一起过“五一”,反响强烈;有关专家关于炸掉南京长江大桥以疏通长江黄金水道的建议,则引发网民一场激辩,短短一天时间里,仅新浪网就有近万条留言;8旬老人赵景华靠捡破烂抚养6名被弃女婴的报道,也是本周网民热议的话题。同时,房价问题依然是网民中热度不减的焦点,一位深圳网民在网上发起了“不买房行动”,深受网民追捧;而原文化部部长刘忠德批“超女”,则引来网上“正”、“反”两方网民的激烈的争论。  相似文献   

20.
一周网谈     
《瞭望》2007,(38)
本周,网民关注度最高的两条新闻都是政法新闻。其中,郑州市声势浩大地举行公捕大会,在网民中引起两种不同意见的交锋;而发生在南京的"彭宇案"却遭到了网民几乎一边倒的质疑;此外,建设部有关负责人关于应提高普通市民使用家庭轿车代价的言论,也遭到了多数网民的异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