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有人写文章说:“三个有利于”“既没有公与私的标准,也没有姓‘社’姓‘资’的标准”。这种观点说白了就是: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什么都可以干,管它姓“社”姓“资”。一段时期,这种观点相当流行。于是就有了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姓“社”姓“资”的束缚;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姓“公”姓“私”的束缚之类说法。对这种观点和说法,开始我也有同感。可是认真读一下邓小平同志的原著,就觉得不对了,可以肯定地说,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姓“社”而不姓“资”;是要有利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认识股份制王军旗王文力十五大报告冲破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思想束缚,肯定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实现形式。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科学认识股份制的社会属性和社会作用,对于澄清一些模糊认识,推进股份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大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在“不问姓‘社’姓‘资”’、“冲破姓‘公’姓‘私”’宣传的影响下,有些地区刮起了出卖国有企业风。企业是怎么卖的,卖的后果如何,卖后有什么影响?我们选择我国中部地区两个省的五个县市作了初步调查。这五个县市国有企业卖得不算厉害,但有些做法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倾向性问题也相当突出。一、出卖国有企业的情况(l)五个县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卖得较多的,有三个县南。这三个县市除保留少量国有企业外,其余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部分都卖给了职工、原厂长或私有企业主;工商业卖的步子都比较大;另一类是对出卖…  相似文献   

4.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十五大的一个显著特点。学习十五大精神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解放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不仅要在观念上彻底冲破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的束缚,而且要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找准解放思想的落脚点,使解放思想既能实现认识的飞跃,又能有的放矢,真正成为新一轮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启动器。”但是,当前在解放思想上存在着几种偏向。比如有的解放思想,只停留在观念的讨论上,不触及实际问题;有的只讲上层、外地区、外单位解放思想,本单位本人似乎解放思想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不问姓“社”姓“资”吗?周仁近年来,不断有人发表文章,著书立说,把1992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称作是第二次思想解放,说它的重要意义就在于“破除姓‘社’姓‘资’”。在他们笔下,小平同志似乎是不问姓“社”姓“资”的,而且是反对问姓“社...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有些人把“不问姓社姓资”、“冲破姓公姓私”说成是“思想解放”。那是胡闹,是那些想在中国搞“私有化”,把社会主义中国引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人散布的歪理谬说。试想,共产党员在方向道路、基本制度等问题上不问姓“社”姓“资”,那还是共产党员吗?如果各级干部、各行各业劳动者的思想都“解放”到不问姓“社”姓“资”、不分姓“公”姓“私”的地步,我国将会天下大乱,重蹈苏联剧变的覆辙。“思想解放”是必要的。人的思想受到愚昧、错误的歪理谬说禁铜,需要解放出来,才能认识真理;情况发生了变化,人的思想还囿于旧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效益分配。”这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思想,其意义重大而又深远。第一,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突破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困扰,为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一段时期以来,姓“资”姓“社”和姓“公”姓“私”的争论一直困扰着我们,有些人总要把纯粹的经济问题纳入政治争论之中,“左”的影响一直挥之不去,使人们不能统一思想,一…  相似文献   

8.
张君 《民主与法制》2014,(13):30-32
从一名法律的门外汉成长为具有高等学历的知识人才,从一名普通的检察干警成长为具有深厚法学功底的专家型检察长.30年的检察生涯,留下了他过多的辛勤汗水和跋涉足迹。30年来,为了孜孜以求的公平与正义。他秉公执法、六亲不认,信奉手中的公诉权只姓“公”不姓“私”。他。就是原河北省任丘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现任河问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崔志华。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这段谈话,可以说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思想解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改革中的股份制问题,经过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迄今终于摆脱了姓“资”姓“社”、姓“私”姓“公”的种种困扰,迎来了茁壮发展的明媚春天。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带来了新时期第一次思想大解放,那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确立则带来了新时期第二次和第三次思想大解放;如果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决了“唯书”与“唯实”的问题,推翻了“两个凡是”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藩篱,那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讨论则解决了姓“资”姓“社”和姓“公”姓“私”的问题,冲破的是“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这个实行了几十年社会主义制度,至今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里,提出这个问题似乎是奇怪的。然而近几年来在我国一些人的头脑里,这个问题却成了杂七杂八的一笔糊涂账了。以前就有某位“理论家”提出奴隶制等不同社会形态都有公有制的说法,现在又有“共同所有制”、“公众所有制”等所谓公有制的新解释,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所有制和股份制企业,都叫做公有制。经过这样一番演绎,他们就可以指鹿为马,把私有制说成公有制,冲破姓“公”姓“私”的界限,不问姓“社”姓“资”的前途,再搞私有化就简单得多了。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  相似文献   

13.
舒国增 《政策瞭望》2013,(12):19-21
改革的实质,说到底是一种权力再调整和利益再分配。改革开放初期,我们主要的问题是方向选择.于是有了姓“社”与姓“资”、姓“公”与姓“私”的争论,有了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抉择。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一沦断为我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彻底消除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疑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强大的思想武器。 十堰市属不发达地区,要想加速发展,必须大力发展非公有  相似文献   

15.
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发展需要创新。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实践,就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思想创新的历程。从打破“个人崇拜”的桎梏,树立群众的权威,到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树立实践的权威;从搞清姓“社”姓“资”的标准,树立市场经济的权威,到澄清姓“公”姓“私”的争论,树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权威;直到目前纠正“有产”和“无产”的偏见,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权威。正是由于不断推进思想创新,才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正视困难思考对策加快发展———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思考□中共濮阳市区区委书记杨广勤当前,我省大部分县区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少人摆脱不了姓“公”姓“私”的羁绊。有的干部存在“门第”...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层次,作为姓“资”姓“社”争论的延续,姓“私”姓“公”的争论也随之产生。这不仅使那些非公制经济心存疑虑,有的甚至千方百计挂靠到公有制经济单位,戴上一顶红帽子;也使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迈不开步子,陷入了困境。为了排除这些疑虑和干扰,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认真总结以往实践的基础上,回答了这一牵涉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从而在认识上产生了新的飞跃,在理论上实现了新的突破。1、对公有制的含义作出了新的科学界定,突破了以往将混合所有制中国有和集体经济排除在外的理论误区。  相似文献   

18.
股份制中国还能对你说不□江苏智敏神洲尽吹“股份”风中国曾因股份(合作)制姓“公”还是姓私,姓“资”还是姓“社”而争论不休。从1993年1月至1994年7月,山东诸城市委、市政府对全市288家乡镇以上工商企业中的272家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试验,其...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制度,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就使得长期以来姓“公”姓“私”的争论有了明确答案,结束徘徊,把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加速改革、发展生产力上。因而,“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一论断的提出,被认同为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标志。思想解放是在邓小平理论指导呼,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应运而生的。一方面,每一次思想解放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改革开放的实践又强…  相似文献   

20.
杨继国 《湖湘论坛》2002,15(1):70-71
有关股份制的性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讲得很清楚:“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的说股份制是姓公还是姓私,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但至今有两种极端的不正确认识需要澄清:一是将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把公有经济的股份化改造等同于“私有化”;二是把一切形式的股份制都等同于公有制。对股份制的糊涂认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或者使国有经济现代企业改革方向误入歧途。一、对股份制性质两种极端认识的分析1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吗?把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的认识有其理论和实践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