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平 《新长征》2009,(6):35-36
把一颗心交给一个人,这个人会体会到她的温暖和爱意;把一颗心交给一番事业,人们会永远牢记她创造的业绩。参加工作29年来,她始终牢记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披肝沥胆巾帼不让须眉,呕心沥血播撒党的雨露,把心血和汗水都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她就是榆树市第一实验幼儿园园长马玉艳。  相似文献   

2.
在地处塞外的河北北方学院,有这样一位老师: 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23年如一日扎根塞外,倾心育人、无微不至、诲人不倦,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  相似文献   

3.
正她是一名普通党员,有着70多年的党龄,一生追随党,一生忠于党,对党充满深情;她文化程度不高,红色歌曲却熟记于心、常挂嘴边,靠字典识字,《毛泽东诗词》百抄不倦;她一生勤俭节约,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临终嘱托将自己全部的抚恤金15万多元作为特殊党费交给党组织,将收据作为"传家宝"教育后人……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武城县离休干部张其树用实际行  相似文献   

4.
徐国亮 《新长征》2014,(11):52-52
当面对着党旗庄严宣誓的那一刻,更坚定了她为党的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信念:她决心在自己所钟爱的教育岗位上辛勤耕耘、无悔奉献,以此来回报党对她的培养,回报生她养她的这片沃土。十几年的工作中,她倾注了所有的热情和全部的爱,坚守着这份平凡而又神圣的育人信念。她就是洮南市第四小学教师顾香玉。赏识博爱幸福如歌"生命如水,赏识人生,学会赏识,爱满天下"是顾老师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5.
今年39岁的石云萍是通化县快大茂镇中心小学校的一名教师。1981年,年仅19岁的石云萍从踏上三尺讲台开始,就受到了学校党组织的悉心培养教育,在模范党员先进事迹的激励下,参加工作不久的她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把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生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 20年来,她以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出色的教学成绩,一步一个脚印地追求着崇高的理想:对教学工作,她虚心求教,精益求精;在育人中,她精心培育,诲人不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她带了3届学生,每名学生的家都多次留下她的足迹。学生穆东雨的妈妈是个体户很忙,爸爸长年在…  相似文献   

6.
三十年代以来,闽粤边区一直传颂着一位令人敬仰的革命母亲、红军“阿姆”——李梨英。人们永远不会忘记,是她,为了党的事业,鞠躬尽瘁,呕心呖血,为革命献出了自己的五个亲人;是她,在几十年漫长的革命征途中,无论是艰苦卓绝风雨如磐的游击战争岁月,还是白色恐怖魑魅横行的地下斗争中,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崇高品质,总是那么忠贞、坚定、勇敢、顽强,始终如一地服从革命的需要,从事着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她以自己不朽的业绩,谱写了一曲壮丽的凯歌。  相似文献   

7.
学校思想政治课承担着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社会主义学校教育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我党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党的领导人,对此都有过深刻论述和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8.
山村红烛     
“我深知青海高原条件艰苦,可越是困难的地方,越需要文化、需要教育。我的信念就是倾注一生的心血,为党的教育事业尽到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32载春秋,她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她就是化隆县第一小学高级教师、共产党员李梅华。  相似文献   

9.
爱,永不枯竭     
以心换心,以爱育爱,"国宝"老师霍懋征把毕生心血献给教育事业和她的学生,赢得了人们永久的爱戴和怀念。  相似文献   

10.
正谷华老师1996年8月走上教师工作岗位,一干就是22年。2006年6月,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踏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怀着对教育事业无比崇敬的神圣情感,她为自己定下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作准则。寒来暑往,8000多个日日夜夜,她始终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业,敬业,乐业,始终如一地关爱着自己的学生,发挥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爱是教育的灵魂。用爱心感  相似文献   

11.
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只有对事业的热爱,他将是一个好老师,如果一个老师把对事业和对学生的爱集于一身,那么他将是一个完美的老师。”农五师高级中学的师德标兵丁建兰老师,就是一个将对事业和对学生集于一身的完美的老师。牛康是农五师高级中学高二(11)班的学生,他在中考时,名列全师第二名。当学校把牛康分到丁老师的班后,她的压力很大,她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教育他、引导他,要让他3年后考上名校,作为班主任的丁建兰老师,既当严师、严父又当慈母,在学习上、品德上严格要求他,在生活上关心他,要求他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丁老师对牛康是…  相似文献   

12.
常言道,"人生七十古来稀",可年近七旬的易惠芳老师从1956年起,已经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了半个多世纪,至今仍坚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在五十载漫长岁月里,易惠芳从风华正茂到两鬓风霜,从一位年轻教师到学生心中亲爱的"易妈妈",再到现在慈祥的"易奶奶",她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她说最珍贵的就是赢得了学生们的心,那是用什么都换不来的.……  相似文献   

13.
于志华是松原市逸夫小学的青年教师,现任学校教研室主任。十几年来,她把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实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人生价值。悉心育人,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于志华参加工作不久,接的第一个班就是个“乱班”。为了带好这个班,她每天下班后都坚持家访,及时...  相似文献   

14.
她有阳光般的笑容,灿烂的笑容总能感染周围的人;她有春风般的话语,总能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里。在七年的教学生活中,她始终用尊重和信任,铺设着师生之问心灵沟通的桥梁。 欲知农一师中学王艳老师的感人事迹,请阅读第二十五页的《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王艳老师的巾帼风采。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延安保育小学校长——郭青老师祝贺百岁诞辰写一篇文章,项苏云邀集了她的“保小”同学和我们一起见面,因此便和她相识。项苏云说,当年延安保小就像个大家庭,郭青老师就是我们的“家长”。许多年来,项苏云每年都要去看望郭老师。她还召集保小、延中  相似文献   

16.
正郭德贤是1949年"11.27"大屠杀的幸存者之一。她命运多舛,道路坎坷,仍始终坚守党的信仰,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忍痛告别亲人郭德贤,又名郭羽白、郭淑贤,1924年9月出生于重庆云阳一个地主兼工商业家庭。1936年,郭德贤在上海读书的哥哥回到家乡,联络进步老师筹划武装起义,她的家成了武装起义的秘  相似文献   

17.
王金山是浠水县实验小学的一名女教师,也是一名副校长,1968年从事教育工作,1978年入党。3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她像一支红蜡烛,无私地燃烧自己,用挚爱和温暖把孩子的心照得亮亮堂堂。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为了不误人子弟,提高学生的素质,王金山老师自参加教育工作起,就坚持学习业务知识和文化知识。多年来,她用“钉子”精神,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教学研究,钻研教学方法,她还坚持参加了大专中文函授,获得了大专文凭。除此之外,她还涉猎了音乐、美术、体育、自然、计算机等学科。30多年来,她白天工作,晚上学  相似文献   

18.
高红 《世纪桥》2008,(10):136-137
现代教育理论倡导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体。在高三政治复习课堂中,怎样贯穿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潜能,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思考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自身自主的知识建构,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在复习文化生活的过程中运用“角色变换”,让学生扮演“老师”,交给他们特定的有挑战性的任务——讲解某一课题或某一框题,让学生主动去看书,精心去备课,站在讲台上接受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检阅,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整个基础教育事业中,中小学校长的岗位非常特殊、职责特别神圣、工作格外重要。从一定意义来说,对学校,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对学生,有一个好校长就有许多好老师;对国家,有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批好学生。  相似文献   

20.
说起李秀文老师,六师红旗农场乃至整个六师没有不认识她的。今年53岁的她,本科毕业。自1978年任教以来,一直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在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线,三尺讲台成了她人生的唯一舞台。1997年,她所带的四年级(3)班转来了一个新生叫刘艳,每次数学考试最多得十几分,家长很无奈地对李老师说:"就让孩子在你的班上当个旁听生吧,能会多少就算多少,我们不为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