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洪霞 《前沿》2013,(14):45-48
从易学发展史方面来说,胡瑗不仅在象数易学的继承和发展上有所成就,在义理易学的开拓上也功不可没。他有志于恢复经学对国家政教的思想引领地位,看重经学的基本精神对国家政教的规范与引导。但他又清醒地意识到汉代经学的弊端,对汉代不断走向极端的象数易学也进行了扬弃,并试图恢复士阶层价值理性意识之自觉来代替宗教神学之精神,卦气说的重建就是一个重特征。胡瑗的易学诠释原则与方法对包括程颐在内的后世易学家深有影响。从经学到理学的文化转型角度来说,胡瑗思想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易》之为学,在中国有着非常深远的历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中,历代都有解易之人。先秦易学初创后,两汉易学中较有影响的有孟喜的卦气说、京房的官方易学、虞翻的象数易学等。魏晋隋唐易学中,王弼首开义理易学之先河,韩伯康则继承发展了义理易学的主要思想。唐人孔颖达结合象数说义理,对易的解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两宋时期,随着中国古代思想史步入自己的成熟期,易学研究也相应地大放异彩,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两宋的思想家,无不借《易》立言,几乎所有理学家都为《易》作过传注。张载,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人物之一。从符号学…  相似文献   

3.
王棋 《理论月刊》2012,(10):63-66
阴阳概念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元素。传统文化从形而下的现象直感上升到形而上的抽象运思离不开这对概念。先秦诸子当中,《周易》侧重于在阴阳观念系统中建构它的哲学思想。用这套话语系统阐释阴阳,探究宇宙与人生的终极依据,是易学的一个基本主题。在对"易"之义理解的脉络下汉末著名象数易学家荀爽建立了独具特色的阴阳观。其《易》注通卷阐述了阴阳交易、阴阳合居、阳升阴降、阳命阴成的阴阳之义。荀爽透过象数体例的发明挖掘了阴阳变化的深层哲学意涵,在象数易学语境中对传统阴阳观念作出了合乎时代需求的新诠释。  相似文献   

4.
王天彤 《求索》2007,(1):156-157
本文主要论述了三国魏的易学发展状况。易学思想在三国魏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在魏国不过七十年的历史中.先后经历了汉代象数易学的式微,郑氏易学的兴盛和衰微,王肃易学的产生,以及义理派易学的代表之作王弼易学的产生等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历史事件都对我国的易学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此时的易学发展概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易学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标识,易学文化影响着中国思想的方方面面。易学之所以有这种"致广大,至精微"的能力,是因为它是中华民族集体书写的历史哲学。如果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那么西方的历史哲学只是到了黑格尔才达到了自觉,其实那只是时代精神的历史自觉;而中国的历史哲学则是集体无意识的群体创造。在易学中包含着一种时代精神,而这种时代精神似乎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始终。也就是说,这种时代精神本身又是超出了时代而成为历史的时代精神了,这是由亚细亚生产方式所特有的稳定性导致的,这正是易学能够"至广大,至精微"的唯物史根据。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的政治思想和实践深受《周易》的熏陶和濡染,特别是其政治改革理念,更是直接反映了《周易》的思想和影响。范仲淹提倡"经以明道,文以通理",开一代易学新风,《周易》的变法革新理念和崇德尚德观念都对范仲淹的政治改革思想有着重要的启示。范仲淹的易学思想是他推行庆历新政的理论根据和指导思想,他的政治改革思想与实践又丰富和发展了其易学思想,二者相互影响、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7.
文平 《求索》2012,(12):93-95
虞翻易学思想突出地表现出西汉易学向东汉易学的转变,在象数易学和义理易学的转换过程中,虞氏易呈现出承上启下的作用。虞氏易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发展而形成专门化。研究虞氏易,可采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诸方法。虞氏易主要分为太极、卦气、卦变、易象等部分。  相似文献   

8.
邵雍从三皇、五帝、三王、五伯的异化、异教、异劝、异率中论述其政治价值理想、为政治国的政治哲学原则、政治导向、政治措施,以及如何化民、教民、劝民、率民等,有一整体性政治设计.这种政治设计需要理论思维的支撑,经典文本的依据,才具其合理性、合法性和权威性.邵雍的天学与人学的圆融无碍,使其先天象数推步之学与后天理性命人文之学得以妙凝和合,为宋明理学开出线路,具有筚路蓝缕的历史价值.邵雍之所以如此,是与其思想世界的大气、价值理想的幽远、人文情怀的崇高、安身立命的关切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金末北方易学,一方面延续了北宋道学家的易学研究传统,在对“《易》以载道”的考察中,确立了以北宋易学为旨归的研究路径。这一时期易学知识的交流与传播受地缘影响,以河朔地区为传播重镇,极具学术价值的民间交流成为当时易学传播的最有效方式。另一方面,面对金元之际动荡的环境,易学家选择以《易》占作为理解天命的途径之一,对于《易》象数的运用,并未因宗于北宋义理派易学而偏废。伴随着新统治秩序的建立,北方象数易学家政治与社会实践的成功,不仅提升了汉人在元王朝的影响力,而且与元朝统治的“实用主义”紧密结合,促进了元代易学的繁荣。同时,一部分义理易学家,在与理学的互动中进行易学理学化研究,为南北思想统合及元代朱子易学官学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易学”(IOLOGY)这个词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问题意味的用语.我们可以仿效海德格尔对哲学所作的追问那样,提出“易学是什么?”人们今日称之为易学的东西,实质上是一个在历史上形成的、经历了复杂的文化演变过程的学术和思想的综合系统,这一系统蕴涵了种种基础不同、来源不一、性质各异,而在一个漫长的时间历程中逐渐融汇为一体的各式各样的学术思想材料.要将如此复杂的历史现象和如此丰富而又性质各异的材料纳入一个问题框架中进行分析,从而作出确切的归纳,似乎并非轻而易举.因为,我们所要追问的这个东西,就其意义而言,既有确定性、亦有不确定性;其不确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智慧,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及在文化自信自强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人民至上是其唯物史观品格,实践第一是其认识论源泉,守正创新是其辩证法思维特质。习近平文化思想饱含丰富而深邃的中国哲学智慧:“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化用了中国哲学“体用之辩”的精髓要义,开放包容体现了中国哲学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思维智慧,胸怀天下生动诠释了中国哲学的天下观和交往理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对反实在论哲学和给予神话的批判、科学实在论思想阐释、因果内在实在论建立三个方面,评介了图奥梅拉的科学哲学思想。作者指出,在当代勃兴的科学实在论中图奥梅拉的学说是富有独创性和启发性的,该学说充分体现了科学是现存的万物(在本体论的范围内)尺度的思想。其哲学基础在于认为,理性原则上能够把握世界、科学方法是理性的最佳说明,从而,堵死了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的通道。  相似文献   

13.
詹鹏 《传承》2010,(36):34-35
费尔巴哈没有抛弃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马克思也没有指责过费尔巴哈哲学中缺少辩证法思想,反而提出了"费尔巴哈辩证法"的概念。费尔巴哈哲学的根本缺陷是"直观性",而不是"形而上学性"。费尔巴哈哲学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相似文献   

14.
大概很少有国家能够象我们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幸运地成为千百万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我们曾经在多年的“学哲学、用哲学”中获益匪浅。然而,也正因为积累起不少切身体验,才使自己觉得必须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哲学思维是否同时也带有了某种狭隘性?我们是否需要把它从一  相似文献   

15.
方以智是明清之际著名的遗民诗人、学者,他荟集古今学者的学说炮制《庄子》,对庄子虚无主义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使其唯物思想和质测之学得以展现。方以智主要是以象数来会通《易经》与《庄子》内篇七篇,通过《药地炮庄》三十三篇,使庄子学著作始终贯穿着易学象数学思想,从而把以易解《庄》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以"公因"、"反因"说来解释《庄子》则更闪耀着朴素辩证法思想的光辉,实为以往的一切解说者所不能及。  相似文献   

16.
论象数易学     
象数之学是前人研究《周易》的主要方法,从春秋战国时代起,中经汉、唐、宋、清直至当代,不少易学家都以象数为注释经文的工具。象数学派认为:《易经》的卦爻辞是根据象数写下来的。《系辞下传》说:“易者,象也。”《系辞上传》则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但是,易学研究的发展史证明,用象数来注释《易经》颇为牵强附会,时至今日,这种陈旧的研究方法,早已显得苍白无力,处处捉襟见肘了。怎样认识象数之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袁枚对园林之道与冶园技巧有深刻的美学见解,并且留下了相当丰富的园林美学思想。这种极富创造性的造园思想源于其特立独行的人生态度与极具个性的性灵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随顺自然与体认自由的统一、程式化与独创性的统一、宜居与宜游的统一、随中有借与借中有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首次正式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科学思想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在新时代的新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哲学,为解决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作出了哲学贡献。  相似文献   

19.
邓辉  左珂 《求索》2010,(7):121-122
对于王船山思想,学界一般将其定性为儒家,但就其思想具体归属而言,却仁者见仁。本文认为,船山思想之根本挺立于易学,其晚年自我定性以张载为"正学",认定"张子之学,无非易也",恰恰在于以易学思想为轴心而得出的,并将易学思想看作为周孔圣贤之正道、儒学思想之正源及其学术义理之圭臬所在。  相似文献   

20.
哲学是一种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也是一种方法论。哲学解释学是由伽达默尔提出的,是现代西方哲学的重要体系之一。文章从哲学解释学的历史演进出发,指出哲学解释学蕴涵着丰富的方法论意义,并将其与唯物辩证法进行比较分析,接着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出现的现实难题进行了剖析,指出应合理借鉴哲学解释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