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来看,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带有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工程,其核心要求就是制度的现代化,而关键在于治理主体的现代化,即要有一支掌握现代治理意识和领导能力的公务员队伍。一、接"地气",培养"民本"意识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田姝 《红岩春秋》2023,(12):12-19
<正>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伟大历程中,毛泽东为了国家利益、人民幸福和新中国建设殚精竭虑,曾先后两次亲临重庆,充分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3.
《探索》2015,(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新政治理念,体现了党对制度现代化认识的新飞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深刻内涵:基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治理"新思维;"一体两面"的相互关照;"立治有体,施治有序"的完美目标。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从四个方面着手推进:以核心价值观铸就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魂,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保障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大力发展人民民主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4.
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的继承和发展,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探索与突破。利益共同体、制度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构成了社会治理共同体演进的三重逻辑。利益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物质基础;制度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根本保障;价值共同体是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的精神引领。社会治理共同体通过多元利益的协调共生、制度的规范运行和价值的共识凝聚实现共建共治共享,最终目标在于超越"虚假的共同体",走向"真实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李适时 《求是》2014,(6):19-2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立法工作,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科学立法,使法律准确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更好协调利益关系,发挥立法  相似文献   

6.
苏伟 《探索》2023,(2):90-102
在中国语境中,国家治理体系全面现代化的核心内涵是,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被组织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真正主体,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才能具备历史的全面性。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党离不开人民。而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治理体系全面现代化的关键作用体现在人民群众只有在党的领导、组织和教育下才能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合格主体,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全面现代化必需的核心价值原则即集体主义原则及其支撑体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构建起来,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根本政治利益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将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人民群众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并实现其总目标等。这也说明,在国家治理体系中人民也离不开党,党与人民形成的合力共同推动着国家治理体系走向全面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9,(24)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强调突出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变革的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在制度转型环境中,制度变迁内在的波动性、软约束性及非耦合性从不同逻辑维度影响着地方核心行动者的行动空间。作为制度建构与解构的中轴,地方核心行动者在制度变迁过程中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选择、建构着制度,又逾越、破坏着制度。以纵向规范央地关系、横向建立权力制衡机制及夯实公民社会根基三个维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强化对地方核心行动者制度环境约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方案,对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具有重要启迪借鉴意义。一、现代化不是只有西方一条路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发展中国家致力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共同追求。纵观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苏东剧变之后许多国家都  相似文献   

11.
吴桂韩 《理论研究》2020,(2):5-10,56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历史进程中,提出了一系列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作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策,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要从认识论、制度论、实践论三个层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述,深化思想认识,掌握核心要义,不断提升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决定》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实现"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和"执行之律"。《决定》在总论部分高度凝练的13个显著优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所在,是"中国  相似文献   

13.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能力结构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萧鸣政  郭晟豪 《前线》2014,(4):21-25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诸多方面,其中治理体系设计是基础、治理能力建设是关键。  相似文献   

14.
大视野     
<正>事件Event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会议认为,制定和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和重大利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在发展和改革开放中促安全,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要  相似文献   

1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机统一体,这一进程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多个研究维度。从政治学维度去研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从政治学的研究视角,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从政治制度和政治变迁层面进行阐释,以此推进我国"第五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理论与当代》2014,(4):1-1
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阐明了核心价值体系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性,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背后,都有其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最重要力量。制度安排是价值取向的体现。没有自己的精神独立性,政治、思想、文化、制度等方面的独立性也就失去了根基。价值认同是制度执行、治理优化的重要基础,现代化的国家治理,需  相似文献   

17.
张丽新 《奋斗》2020,(1):26-27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具有显著优势。因此,坚守“人民立场”是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广泛、真实、管用的人民民主必须遵循的政治初心,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利益最大化的归宿。国家治理应体现人民对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国家的一切治理活动,都应坚守人民立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黄其松  杨志军 《探索》2015,(1):83-88
运动式治理作为一种国家治理的典型模式,产生于国家治理的路径依赖逻辑和有限理性选择,处于社会结构的变迁过程之中且被不断形塑。通过解码运动式治理模式,我们发现其面临"三个正视,两个难以"的多维困境。因此,面对国家治理总目标的新要求,构建新型常态治理模式是当前中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这种模式的本质是依靠制度化的分权系统获得政治支持。只有着眼于国家与社会双向互动的宏观环境优化目标,立足于开放参与政策体制的中观平台搭建过程,落实于地方治理创新的微观行动实践基础,通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各项制度体系,促使国家制度建设定型化,才能最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采用什么样的现代化理论才能最快最有效地达成中国的现代化目标,实现民族复兴。围绕这一问题的解决,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在中国社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实现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为核心,以西化为基本路径;第二阶段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核心,以俄化为基本路径;第三阶段以中国特色现代化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基本路径。以现代化为核心、以西方现代化理论为逻辑中介、以中国具体国情为出发点的"现代化—中国化"逻辑结构的生成、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展开编织了中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历史图像。  相似文献   

20.
正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今天,中央政治局以"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为题进行集体学习,目的是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历程,总结成就和经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沿着党和人民开辟的正确道路前进。中央政治局决定今年10月召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点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这次集体学习,有利于我们深入思考这个问题。古人说:"经国序民,正其制度。"意思说,治理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