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各高校法学院都已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学实践教学机制创新。以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为例,其所实行的"模拟实训、法律诊所、基地建设"三位一体的应用型法治人才实践教学机制是一项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如何"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如何"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完成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日益成为各高校法学院法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改革的重点。行政救济法学则成为限制行政机关权力、保障公民权利并培养公民法治意识最好的实践实训科目。一堂精心设计、比较成功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行政复议实训演练课,表明了高校法学课程实训教学改革还是有章可循、能够有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3.
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关键之一。教育机制的完善,是提高法官队伍职业道德修养的有效措施。本文在介绍法官职业道德基本要求、我国法官队伍职业道德现状基本评价的基础上,探讨了高等院校法学院系学生和在职法官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机制,以期在"兵源"和再教育两个方面促进我国法官队伍职业道德修养能够在目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社会与法学院长期以来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学院经过多年的积累,在校内外建立起一批相对稳定,高质量的教学实习基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就其学术范式而言,当今中国法学院中的中国法律史研究/教学,仍然是传统的史学风格占据着主流地位,而未能在知识体系中真正融入法学的主流传统.这种状况,致使中国法律史往往被视为是"虚学",在注重实务取向的法学院中日趋边缘化.造成这种窘境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近代以来频繁的法律断裂性变革及其带来的"知识断裂",使得中国法律史研究丧失现实运用的可能性;而在普通法传统中,却存在着弥合"时空距离感"并因而赋予本国法律史以现实意义的机制.欲求超越目前的困境,传统的说教并无太多助益.可能因应之道在于,在注重法律人思维方式培养这一方向下,加强三个具体实域的探索与开拓,最终促成中国法律史在法学院中的知识转型.  相似文献   

6.
实践性法律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根本途径,具有单纯的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目前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方式缺乏统筹规划、零散不成体系,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管理和评价机制,"双师型"教师队伍缺乏,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缺乏实践教学的环境.面对以上诸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规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等途径提高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前,诊所法律教育作为一种"在实践中学习"的法学教学方法,在很多法学院校已经开花结果.各法学院校在结合本校特色的同时通过诊所法律教育不同程度地服务于各类当事人.在诊所法律教育中,进城务工女性维权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来自:当事人自身、女性用工单位、诊所教学.因此,应从强化务工女性的法律意识、约束用工单位、完善诊所法律教育环节等几方面入手,来推动进城务工女性的维权.  相似文献   

8.
2019年在回顾总结和推进形成新法学的进程中具有显著节点和标志意义。中国法学会八代会在京隆重召开、中央政法委创新工作机制启动实施"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纪念新中国法学教育70年、全国法学教育"两会"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与法学教育"论坛的召开、法学院校纪念复办40周年、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受到高度关注、法科学生写作与职业能力训练得到普遍重视、法科学位授权点和一流专业建设稳步发展、法学家积极参与地方法治实践、甘肃政法学院更名为"大学"等都是值得法学和法律工作者关注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多年,目前仍面临诸多困境,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不足是重要原因。文章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路径和模式三方面入手,提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完善创新创业的运行、保障和激励机制,从课程体系、专业实践教学等方面思考实施路径,提出并论证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前店后校"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与专职教师相比,辅导员更了解学生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更明白学生所思所想,更容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他们年纪轻,流动性大,教学经验也不足.高校辅导员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采用"独立承担一门课"的方式不利于提高整体授课质量,也不利于辅导员队伍建设,应采取"分专题合作式重实践教学"方式,同时完善辅导员教师的选聘机制、考核培训机制和实践教学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著作权法》第11条和第16条分别规定了有关"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但在司法实务中常常因为法律规定的原因使得一些作品既符合"法人作品"的构成要件又符合"职务作品"的构成要件,这无疑给我们的实务工作带来了不便。为此,有必要从我国《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入手,结合两大法系不同国家的立法现状,探究我国著作权法所产生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超载现象"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问题,却久治不绝,在某些地方已经演化成一种"罚款放行"制度。运用法律经济学原理去分析,这种制度性事实存在的深层次经济原因就在于,交易双方--超载车司机和治超站执法人员短期达到了自身利益最大化。但问题的实质在于,超载造成的整个社会效益的减退使"罚款放行"制度交易成本扩大化,而不是缩小。遏制扭转这种制度性做法需要对症下药,一味地加强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并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而应从加大司机超载的成本入手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人肉搜索”现象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人肉搜索”事件的愈演愈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法律难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完善。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探索建立网络实名制度;加强对网站的管理,尤其是网络运营者需加强对自身网站的审查、监管力度;网民应提高自身素质,加强自律。  相似文献   

14.
“人的尊严”思想的法律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尊严”是二战以来许多重要的法律文件所确认的重要价值。“人的尊严”的观念发端于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而在康德的笔下形成成熟的理论体系。在法律上,“人的尊严”成为法律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是个人确保其自由、独立身份的护身符,也体现了人的权利、义务、责任的统一。由“人的尊严”思想可以衍生出法的主体性原理。  相似文献   

15.
“人肉搜索”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的发展,让资讯传播快捷高效。一种借助互联网的人工参与搜索方式一人肉搜索,让人欢喜让人忧。人肉搜索这把双刃剑在伸张现实正义的同时往往伴随着权利侵害甚至网络暴力,我们应该通过立法规范人肉搜索行为,使其既能发挥舆论监督、弘扬正气的作用,同时叉要切实保护被搜索人的合法权利,以扬长避短,实现法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严打"的法理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打"这一阶段性的刑事政策,相对于法律而言,与依法治国及罪刑法定原则尚存在一些冲突之处.本文试从上述两个方面予以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刑事法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7.
“法律真实”理论与“客观真实”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真实"理论与"客观真实"理论作为证据理论,在证明程度的确定性和证据裁判主义方面具有相同之处,但二者在证据的特性、证明标准等方面也存在根本的分歧。"法律真实"理论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和法治的需要;我国的证据立法应当以"法律真实"理论为指导,确立以证据的合法性为其基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未对商标“平行进口”作出明确规定。依“权利穷竭理论”和“地域性理论”,对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在立法时对商标“平行进口”是禁止还是允许,一定要借鉴国外的一些做法和国际公约、条约的有关规定。商标领域的“平行进口”、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版权领域的“平行进口”的立法倾向应有所不同,对商标“平行进口”应允许并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债转股的法律依据、国家在债转股中的作用、债转股方式的选择、债转股退出通道的法律障碍及现实对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