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西文化旅游资源丰厚,且文化表现形式种类繁多,既有物化类资源,也有非物质类文化资源,但文化旅游营销却明显不足。目前,山西文化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着文化资源特色开发不足,缺乏文化品牌建设;对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对文化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为此,应从文化旅游产品策略、宣传促销策略、品牌策略等营销环节入手,创新文化旅游营销模式,为山西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对于山西振兴崛起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促进山西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应深入挖掘山西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标识,通过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升级发展进一步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与文化旅游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山西文化强省建设步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转化,大力打造山西文化品牌,深入挖掘文化创意品牌的情感内涵;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文化创意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健全和完善各类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亲""清"的创意产业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3.
《奋斗》2015,(5)
<正>黑龙江省在文化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以"渤海文化""金源文化""满族文化"等为代表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浓郁地方特色的"边疆文化""域外文化"及独特的地域优势形成的"冰雪文化"等相呼应,构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开发民族文化资源,对黑龙江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和谐发展与繁荣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制定规划,加大投入,走政府促动之路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  相似文献   

4.
《国家宝藏》栏目,诞生于国家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和国人文化自信觉醒的宏观大背景下,节目一经播出,即成爆款,迅速在全国引爆"历史文物热"。通过从产品、定价、渠道和促销四个方面对《国家宝藏》节目的营销策略进行分析,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为出发点,研究文博探索类节目的走红现象,剖析文化自信面临的传播困境,以期寻找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途径和方案。  相似文献   

5.
《先锋队》2016,(6):56
《映像》杂志以"中国梦想,文化阐释;山西故事,艺术呈现"为定位,力求通过对山西文化的探赜与解读,展示和品味中华文化的价值之核与独特魅力。本刊为月刊,每月5日出版,每期定价24元,全年定价288元,欢迎投稿,欢迎订阅。编辑部地址:太原市学府街96号省委党校15号楼邮编:030006投稿信箱:sxyx0351@126.com  相似文献   

6.
王瑛 《党史文汇》2022,(12):14-17
<正>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全国文化资源大省。十年来,山西把文化建设作为强省的载体路径和精神动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充分挖掘和利用山西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系统保护传承,建强文化晋军,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标识,是一块精品佳作不断涌现的沃土。近年来山西文艺创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为繁荣创新山西文艺创作,应进一步提高文艺为现实服务的规划水平,立足山西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塑造山西美好形象;进一步加强优势题材的创作力度,力争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高峰"之作、传世之作;进一步创新文艺创作的艺术形式,实现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要求和文艺现代性的完美结合;进一步加强创作主体队伍建设,增强作家艺术家的文化使命感;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文艺评论,促进创作质量和大众审美品位的同步提升;进一步创新文化管理工作,高度重视文化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8.
旅游文化与山西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只有把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旅游产品才更具生命力。山西是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丰富,但山西的旅游业发展滞后,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充分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整体形象设计不佳且未形成品牌。为了真正做好从旅游资源到旅游产品的开发工作,必须深层次地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加强旅游环境建设,加大促销力度;重视历史、社会文化、民族文化的配套利用;搞好自然景观与文化的结合;贯彻旅游文化开发方针,正确处理现存的旅游文化。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市场需求潜力巨大。借鉴国外经验,今后我国农业旅游发展中应采取"政府+协会+旅游公司+中间商+农业旅游项目开发企业+农户"的合力共推模式;因地制宜精心做好规划和策划,糅合游赏型、节庆型、参与体验型、教育科普型、休闲度假型等农业旅游类型,开发特色鲜明、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推进规模经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将农业旅游区打造成集"游、赏、食、宿、乐、购""六位一体"的一站式全方位优质服务体系;适应城市居民消费新需求,加快产品升级,开发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充分挖掘并合理利用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提升农业旅游产品的文化品味;重视对农业旅游资源和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成为WTO成员以来,金融市场的供给和需求正在发生着缓慢而剧烈的变化。面对种种机遇和挑战,山西银行业必须做好应战的充足准备,变革企业现有的营销策略,选择通向未来的经营路径:一是以目标营销取代全面营销;二是以“动态”营销取代“静态”营销;三是以市场开发取代市场占有;四是以关系营销取代产品营销;五是大力开展中间业务;六是实现商业银行的IT化。  相似文献   

11.
山西发展全域旅游打造文化旅游强省应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多领域整合资源,多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旅游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增强全域旅游发展新动能;多层次创新产品,多角度强化服务,通过"点"上着力、"线"上打造、"面"上构建,串点成线、连线成面、点线面结合,倾力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多要素配置资源,多平台共享信息,着力打造最优全域旅游环境;多主体参与投资,多渠道强化融资,搭建好投融资平台,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多媒介宣传营销,多方位合作开放,着力构建具有山西特色的全域旅游体系;多层面统筹规划,多部门管理联动,切实做好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先锋队》2016,(5):56
《映像》杂志以"中国梦想,文化阐释;山西故事,艺术呈现"为定位,力求通过对山西文化的探赜与解读,展示和品味中华文化的价值之核与独特魅力。本刊为月刊,每月5日出版,每期定价24元,全年定价288元,欢迎投稿,欢迎订阅。编辑部地址:太原市学府街96号省委党校15号楼邮编:030006投稿信箱:sxyx0351@126.com微博:http://t.sina.com.cn/2030914341《映像》订阅电话:0351-7980301(办)  相似文献   

13.
文化体育旅游融合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产业演进的新模式、产业升级的新动能。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更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路径。文化、体育、旅游产业融合的核心是获取资源重新配置效率,通过资源共享、要素渗透、业态耦合、市场叠加、规制创新五大作用机制,一体化发展、产业重组、产业延伸、产业渗透四种模式,形成两业融合、三业融合的新型价值链。目前,国内外主要从"文化+旅游""体育+旅游""文化+体育""文化+体育+旅游"四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结合我国实际,推动文体旅产业融合有四个路径选择,即以赛事资源为核心发展体育旅游、以产品创新为核心升级文化旅游、以业态融合为纽带融通文化与体育、以产业生态为核心促进文体旅融合。  相似文献   

14.
欢迎订阅     
《先锋队》2015,(9):56
《映像》杂志以"中国梦想,文化阐释;山西故事,艺术呈现"为定位,力求通过对山西文化的探赜与解读,展示和品味中华文化的价值之核与独特魅力。本刊为月刊,每月5日出版,每期定价24元,全年定价288元,欢迎投稿,欢迎订阅。编辑部地址:太原市学府街96号省委党校15号楼邮编:030006投稿信箱:sxyx0351@126.com微博:http://t.sina.com.cn/2030914341《映像》订阅电话:0351-7980301(办)联系人:王睿婷15536841329联系人:王婧18234054870  相似文献   

15.
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与理论工作者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推进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实践征程中,党的理论工作者应当认清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加强社科精品创作,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加强政策理论宣传,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6.
"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这样强调,目的就是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22年1月26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西考察调研,对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重大问题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  相似文献   

17.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遗存,秀美的自然风光共同构成了以"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为旅游主题形象的丰厚的旅游资源。"十五"以来特别是2003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致力求真务实"的总体目标,把旅游业确定为山西"十一五"时期  相似文献   

18.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悠久的历史,广袤的土地,使山西人民形成了耕读传家、勤劳致富的优秀传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深入挖掘山西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发展山西,振兴山西,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廉政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保证,是形成全面从严治党制度的动力源泉,有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践。当前,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着"圈子文化""公权私用""懒政怠政""新官僚主义新形式主义"等现实问题。吸收借鉴优秀文化资源、营造廉政文化氛围、建强制度保障和监督体系、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发展文化产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我们要深刻理解并全面贯彻这一重要思想,充分利用山西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推动山西文化产业的繁荣,促进山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一、进一步明确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所谓文化产业,就是以文化为主要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赢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