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蕾 《世纪桥》2014,(7):43-44
在行政行为的"大家族"中,行政强制是一类比较特殊的具体行政行为。说其特殊,一方面是说它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保障行政法律规范的实施、督促行政相对人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中起着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不可比拟的强制作用,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行政强制的滥用又极易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基本权利。正是基于行政强制行为的这种"两面性",有必要对行政强制行为从原则和制度上进行法律规制。比例原则是我国行政法上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涵是指行政权力的行使除有法律依据外,行政主体还必须选择对人民侵害最小的方式为之。我国虽然已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行政强制法》,但行政强制仍然是目前我国行政权力中最活跃、最容易被滥用的一部分权力。本文就"比例原则"在行政强制程序中的合理适用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村委会组织法》规定了乡镇政府具有监督村民自治的“责令改正”职责,但在履责方式、程度、法律后果等方面的规定缺失,导致实践中监督流于形式,且司法机关很难统一审查标准,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现象,损害了村民合法权益。该制度缺憾实质源于理论实践中对“责令改正”的行为类型认知混乱,基层政府难以把握行政管理权和村民自治权的边界。为此,应认识“责令改正”在法理上是一种单独产生法律效力的意思表示行为,将其视为要求村民自治组织履行“第一性法律义务”的工具,具有行政裁决的行为结构。据此,在司法审查中应明确《村委会组织法》两处“责令改正”的适用区别,确立实质性审查标准,乡镇政府既应对村规民约进行合法性审查、确保合法性落实,又应恪守权力边界、敦促村民自治组织作出最终决定。  相似文献   

3.
实践中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在有些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如对行政相对人的隐私利益、声誉利益造成损害等。究其原因主要是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功能定位不明、公开标准抽象。为此,行政处罚决定公开应有限度,要明确“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适用标准,区分不同主体公开行政处罚决定。同时,要禁止行政处罚与信用惩戒的不当联结,践行政府信息公开中的区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刘文忠  王绿瑛 《新视野》2005,3(1):52-54
行政相对人是指直接参与行政过程并且其实质利益受到行政行为影响的与行政主体相对应的另一方主体。在整个行政过程中,行政相对人并不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角色, 整个现代行政过程中都充斥着行政相对人积极主动的法律行为,行政相对人的行为影响着行政过程的启动、运行甚至结果,行政相对人不依附于行政主体而具有独立的法律地位和人格,是行政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协作者,而不是行政行为的客体。  相似文献   

5.
行政调查作为行政机关收集信息、制定政策、作出决定所必经的程序性活动,是应向国家承担责任的职责行为,而非向当事人履行的义务,因而一般不承认相对人的行政调查请求权。但是,由于行政调查具有外部性,当行政机关未进行调查或懈怠调查,且理由说明不充分、相对人的利益存在被侵害的可能性,同时该利益属于法律上值得保护的利益时,行政机关对国家负有的调查职责即转化为对相对人的义务,相对人也就享有了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调查权的主观公权利。行政机关拒绝行使调查权的,当事人可以寻求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6.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把握好该原则的适用以及对同一违法行为的理解,既是为了防止处罚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滥用职权对行政相对人同一违法行为以同一事实理由处以几次行政处罚,以获得不当利益,同时也是为了保障处于被管理地位的相对人法定的合法权益不受违法的行政侵犯,更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  相似文献   

7.
来信解答     
《支部生活》2008,(10):13-13
问:我省快速启动行政问责机制有哪些规定? 答:为提高行政问责的实效性,从今年8月起,我省实施快速自动行政问责机制。省政府规定:对省政府所属部门及州市行政负责人给予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等问责方式的,南省监察厅作出问责决定,并报省政府备案;给予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等问责建议的,  相似文献   

8.
行政活动要受法律约束,因此是具有法律性质的行为,行政行为的确定力就是法的确定性的要求。但行政行为的确定力并不具有司法既判力那种稳定性,这是行政权所面对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相对人的信赖利益的保护直接源于行政行为的确定力,同时在于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协调及行政伦理的要求。为此,行政行为须是科学的、合法的,并尊重相对人的知情权,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行为不得溯及既往。  相似文献   

9.
一、行政公开的内涵行政公开是现代法治国家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现代行政发展的基本趋势。行政公开的基本含义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活动,尤其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全社会的管理活动,除依法应保密的外,应一律对社会公开。行政公开的内容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行政政策以及行政机关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为的标准、条件、程序等,都应一律依法公布,让相对人依法查阅、复制;有关行政会议、决议、决定及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活动情况,除依法保密的外,应允许新闻媒介依法采访、报道。行政公开的内容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体现在各项…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许可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的行政管理权力,一般是指行政机关应行政相对人的申请,采取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申请人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和相关权利的一种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11.
刘鹤 《理论学刊》2005,(1):94-95
相对行为即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为。受传统的行政法理论的影响 ,在行政法学研究中 ,学者们往往对行政主体和行政行为的研究较为关注 ,而对行政相对人和相对人行为却有所忽视 ,实际上 ,由于相对人行为在许多情况下往往是行政行为得以形成的前提 ,并构成实施行政法律规范的最根本动力 ,因此 ,深入研究相对人行为对于丰富行政法学理论 ,推动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准确执法也具有重要意义。一、相对行为的概念行为作为社会关系的中介受到不同社会规范的调整 ,受社会道德调整的行为是道德行为 ,受法律调整的行为则是法律行为。法律行为又可根据其所受…  相似文献   

12.
正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正式发布,对"民告官"案件规范进行了统一、明确和细化。"民告官"的原告资格认定。在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方面,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1款规定,行政行为的相对人以及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  相似文献   

13.
行政权力对相对人权利的正价值是内蕴的、实质意义的,行政权力对相对人权利具有确认、保障和发展的积极意义;相对人权利对行政权力同样生产正价值,具有塑造、强化和拓展行政权力的积极意义;倡导两者间的良性互动,有助于强化行政权力,发展相对人权利,可达致权力与权利的和谐与双赢;行政权力与相对人权利良性互动的实现,是一个既具有重大实践价值又具有丰富理论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正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上频频现出"责令整改"这个字眼:陕西省神木发生煤尘爆炸事故、造成21人死亡的李家沟煤矿,曾被责令整改;发生在四川凉山州木里县、夺去30条扑火人员生命的森林火灾,之前也曾被责令整改……在许多安全生产事故和违法案件通报中,我们都能找到"责令整改"的影子。责令整改通知一般由有执法权的行政机关依法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行政权力的行使可能会对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构成某种威胁或侵害。这是因为:一方面,行政行为往往都是由行政机关单方面作出,无须征得相对人的同意,带有行政“特权”色彩,相对人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行政机关的行为都是由具体  相似文献   

16.
行政复议是一项重要的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行政复议在形式上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行政监督法律制度,在方法上是一种行政救济的的法律途径,在程序上是一种按司法体制运行的程序规则。行政复议是为行政管理相对人提供法律救济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有效措施,在行政纠纷解决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发生争议时,相对人经常会优先地选择信访、调解途径解决争议,其次才是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制度具有受案范围宽泛、处理争议高效便捷、决定便于执行、申请不收费等诸多特征,具有其他制度无法比拟的优势。应当充分发挥其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文章深入分析了行政复议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提出了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在化解行政争议中的主渠道作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王雅琴 《世纪桥》2011,(23):49-51
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是为制约行政主体的权力,保障相对方权利的实现,在行政程序中为相对方设定的权利。从实体权利与程序权利的关系中、从程序的独立价值中,可以分析得出结论:行政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具有独立价值。作为一个重要的行政法范畴,相对人的程序权利内容是变化发展的,综观各国法律规定,相对人程序权利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七个方面,而且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程度权利同样是如此。结合当前我国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实践的现状,我们应当有针对性地通过各种方式促进相对人程序权利得保障和实现。  相似文献   

19.
一、行政救济与信访制度行政救济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所做出的行政行为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由行政相对人向做出该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本身或者其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复议,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给予纠正、补救等的  相似文献   

20.
吕学军 《宁夏党校学报》2006,8(1):94-96,F0003
在现代行政程序中,行政相对人成为主要程序主体的地位理应受到尊重。而通过行政程序法确认相对人程序参与权利正是弘扬权利保障这一时代主旋律的具体体现。行政相对人行使程序参与权有其深远的民主与法治基础。行政程序法不仅要明确规范确认行政相对人具体的程序参与权利,而且要对行政相对人行使程序参与权利提供法律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