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如何以礼敬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认识和深入挖掘其当代价值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从构建现代社会伦理秩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纠正现代文明之偏等四个方面作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2.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个历史范畴,分析它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特点、思想精神与现代价值,提出应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并有针对性地阐述正确处理各种文化关系,反对两种虚无主义,重视宣传教育工作等问题。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观点体现出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传统文化观的反映,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陆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关于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等八个重要论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的价值定位;关于传承和弘扬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应该着重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向善、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今时代价值的思想精华;关于怎样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方针,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和阐发,努力结合当今实际和时代需要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净  谢霄男 《人民论坛》2015,(8):179-181
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有着丰富思想内涵。其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统一: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统一;三个层面:国家、社会、个人;四种方法:固本培元、扬弃继承、创造转化、深度挖掘。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研究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对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论述的是民主革命时期艾思奇的传统文化观.中华传统文化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都保持着相对稳定性,然而自近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洞开,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被排除在世界文化之外.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伴随着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面对着融入世界还是回归传统,思想文化界发生了激烈的论争,迫使当时所有的思想家理论家做出文化选择.艾思奇站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立场上,遵循世界文化发展的通则,以世界眼光和开放姿态,构筑了全面科学的传统文化观.他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积极参与思想文化论争,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实践,认真总结文化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结合时代和实践的新特点、新要求,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逻辑严谨,涵盖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内容、现实关照和未来发展,涉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定位、重要价值和传承发展,是推进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思想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动力、抵制各种形式的"历史虚无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科学文化观,是指导国家文事业发展的基本理论,指出了文化规律,为文化发展阐明了方向,因此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也是包括民族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形态的理论基础。按照马克思等理论创始人对文化的理解和定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创新要基于世界视野来建构文化根据,要以科学理性为文化发展原则,要以服务民族民众为文化发展的落脚点,要追求和谐共生的文化创新目标。  相似文献   

8.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7):63-63
上世纪初,如何走上富民强国之路.是中国各界人士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共同关注的历史命题。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胡适终生秉持科学理性态度,以审视的目光重新考量传统思想、文化、制度、风俗、人物,并身体力行致力于科学观念的推广,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科学文化观。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的历史观是习近平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与看法,其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敬重历史,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尊重历史,正确认识人民、政党和领袖的关系,客观评价他们的历史作用;学习历史,借鉴历史,从历史中获得智慧与启示。学习和研究习近平的历史观,对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孙中山研究中,孙中山的中国文化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认为,孙中山在阐发其孙文主义中,发表了大量关于中国文化的看法,形成了中国文化观。孙中山的中国文化观,建立在文化开放心态上,既是向西方近代文化看齐的,又是自强不息的本位文化观;建立在文化平等心态上,既是积极取法西方的,又是自尊自信的本位文化观;建立在科学的社会发展观上,既是正确取舍西方近代文化的,又是积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孙中山的中国文化观是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观点,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1.
胡云霞 《人民论坛》2012,(23):164-165
青年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过程中形成的。青年毛泽东中西文化观的核心内容是在批判性地继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汲取西方进步文化,创造中西交融、服务于中国实际的新型文化;在现实应用中,要注意发挥不同文化在不同层面、领域的特长。  相似文献   

12.
民生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它是以民生为本,致力于唤醒和尊重民生意识和民生文明的一种文化建设理念。发展民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民生文化观的产生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民主革命时期,民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唤醒民生意识,启发阶级觉悟。第二阶段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民生文化强调坚持统筹兼顾,侧重精神激励。第三时期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民生文化的突出特点是尊重民生诉求,强调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之一.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科学立法的思想继承完善了传统法律文化"立善法于天下"的内涵;关于严格执法的思想汲取了传统法律文化"法在必行"的合理部分;关于公正司法的思想发展超越了传统法律文化"法不阿贵"的主旨要义;关于全民守法的思想彰显了传统法律文化"人法相维"的精华所在;关于法治工作队伍和领导干部保障作用的思想借鉴了传统法律文化"奉法者强则国强"的理性要素.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文化观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它明确了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建设的根基力量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文化强国,文化建设的根本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建设的辅助动力是外来优秀文化,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二为"和"双百"。胡锦涛文化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体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注入了新活力,是提高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动力支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保障,是形成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相似文献   

16.
试论江泽民文化观的十大理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把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作为衡量党的先进性的一条重要标准,是江总书记在文化观上的一大创举。而这又是江总书记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一系列理论论述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其中内蕴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质。习近平法治思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何以必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等思想,继承发展了传统法治思想的相应内容,赋予自身以浓厚的传统法治理论底蕴;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彰显了传统民本思想关于尊民爱民、惠民安民的价值旨趣;习近平法治思想吸收借鉴了传统廉政思想关于为官者从政能力和道德修养的精髓要义,对领导干部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法治素质要求;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宏观逻辑布展和微观具体建设上,折射出中国哲学的整体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蒋小燕  罗晓洪 《求索》2006,(5):158-160
严复是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比较研究,直接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的历史进程,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本文试图通过严复选译的《天演论》来探析其文化倾向、文化态度与目的、文化创造力以及《天演论》对中国近代文化的影响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执政为民是习近平政绩观的根本出发点。科学发展观是习近平政绩观的理论基础。"群众的呼声"是习近平政绩观的检验标尺。求真务实、坚持群众路线,是习近平政绩观的实现途径。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政绩观,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同志对党内政治生活有许多论述,其中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的建设中带有根本性、基础性的问题",是"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是"解决党内矛盾和问题的钥匙",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等重要论断,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党内政治生活,怎样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目的是什么等问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论断,有助于加深认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这一重大战略任务的时代意义,提高全党切实贯彻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思想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