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近年来,反智主义在美国颇为流行,形成了从精英到平民的“集体智商衰退”现象。美国反智主义的生成有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它既是资本利益愚弄民众的“需要”、美国对抗性选举政治和冷战思维主导下的美国国际政治实践的产物,也与美国宗教文化传统、激进反主流文化和后现代主义的“滋养”密切相关。同时,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媒体中虚假信息的泛滥和群体极化现象,对于反智主义的泛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根本上说,美国反智主义的盛行集中反映了美国的制度性危机和严重的治理困境。  相似文献   

2.
王静修 《理论月刊》2023,(10):14-23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从国难中走来,从模仿“泰西”到借鉴苏联和学习欧美,已扎根中国大地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话语表达。这些表达分别从发展的使命、宗旨、原则、方针、基础、目的、方略、维度、内容、目标十个方面构建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话语体系。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实践及其话语建构既需要先进思想的指引,也需要积极分析其历史依赖性,坚持守正创新,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4.
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包含依次递进的三个基本的问题:在有了中国传统的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话语体系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的情况下,为何还要提出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应该具有怎样的特性,它与其他话语体系处于一种怎样的关系?这种话语体系应该如何构建,其基本路径和手段是什么?解答并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才能构建好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刘恩东 《人民论坛》2020,(23):128-131
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美国反智主义的影响可以发现,反智主义已经在美国形成了较为深厚的社会根基和政治基础。反智主义表面上是反知识,本质却是反精英、反理性、反权威和反建制。美国反智主义是美国反全球化、逆全球化的一种直接反映,是民粹主义的一个变种;其回潮和大量现实存在与某些政客的炒作不无关系。美国反智主义是美国充分的民主社会的自然反应和必然产物,也是美国当代思想困境的直接体现,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国内政治的恍惚和迷茫。  相似文献   

6.
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从方法论角度看,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实现话语指向由西方化到中国化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改变世界的建设功能,实现话语思维由革命到建设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实现话语重心由精英到大众转变;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的分析方法,实现话语视野由中国到全球转变。据此,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才能取得实质性突破。  相似文献   

7.
在汲取和运用话语理论的基础上,对于法治话语及其体系化的发生发展进行本体论证、实证考察,尚属法律社会学、法律文化学研究中一个亟待开拓的领域。就其作为一个法学范畴而言,尚且缺乏必要的严格界定和系统的现实剖析,因此,当前紧迫的研究任务首先就是努力提出相对准确的法治话语体系的基本内涵和外延类型,并针对我国法治话语体系所面临的挑战和所处的困境进行归纳,明晰法治话语生成的路径及相互之间的关联作用,提出法治话语体系健康发展的应有举措,促使法治文化得以有效传播,并由此推动法治理念大众化、话语实践的法治化,摆脱长期以来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针对党政公务人员的法治理念教育实效有待提高的困境,营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并使之在社会和谐和宪政法治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法治的价值内涵的不同,可以将法治分为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两大类.形式法治是分析实证主义法学传统的法治观念,认为法治就是法律之治;而实质法治则是价值法学传统的法治观念,认为法治必须是善法之治,必须以保障人权和自由为目的.在价值内涵上,实质法治和宪政主义的基本理念相契合,宪政主义构成了法治主义的价值本质.  相似文献   

9.
10.
英国是一个因奉行法治主义而发达的国家 ,其当代法治理论最显著的一个特征是具有多元主张和多样性的价值诉求 ,主要有 :形式主义法治观、福利国家法治观、程序法治观和新理性主义法治观。这些法治主张虽各有其理论侧重 ,但又存在着一致的理论前提和相类似的基本问题指向。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虽然已经形成,但是法治体系还没有形成,而且与真正意义上法治体系的形成还有非常大的距离。当我们作出这样的评断时,有两个基本概念是必须予以澄清的,也只有将这  相似文献   

12.
彭刚 《前沿》2023,(1):86-93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探讨其现实的运化从而深入指导法治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实践价值。思想本体同以其为依托所生成的话语之间存在逻辑关联性,以此发掘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体系传播的契合点和与时扩展的生长点。本文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本体为采样,以话语传播的参与要素为观照基点,以话语活动为视域,探寻习近平法治思想在话语传播过程中生发、运化的机理证成及其传播格局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郭建宁 《人民论坛》2015,(10):60-62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绝不能自说自话,更不能走自己的路说别人的话。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需要理论界学术界长期的扎实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4.
15.
刘鸿武 《人民论坛》2011,(11):34-37
快速推进的中非合作关系正在成为呈现中国新的全球思维及其话语建构的国际舞台,成为中国与西方发生思想交锋的特殊领域。如何以中国的立场和方式展开创新研究,最终建立起属于中国的"思想与学派"的知识体系与话语形态,从而在非洲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上实现东西方话语优势的主客场转换,中国学界还需有更开阔的思考与持续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历史意识是人们自我意识觉醒、自我认知深化的体现,对夯实当代中国话语体系创新发展的根基、拓展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价值。历史观和历史思维是历史意识的根本,历史情感、历史智慧汲取意识和历史批判意识是历史意识的现实表征。推动当代中国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需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核心指导地位,重视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培育历史情感,增强历史智慧汲取和历史批判意识的自觉。  相似文献   

17.
18.
“反本质主义”既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基本质素,也是中国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根本立场。“反本质主义”批评提出的直接目标在于颠覆现代性的“本质主义”文学观,倡导所谓“反本质主义”的文学写作。依据这一批评观,90年代中国小说被阐释为对没有“本质”的生活现象的直接书写和不顾一切的文本生产。中国90年代后现代小说批评话语的“反本质主义”倾向充分体现在陈晓明所使用的“现在主义写作”、“仿真叙事”和“欲望化叙事”三个术语之中。  相似文献   

19.
反本质主义与当代叙事的人生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代语言学转向,语言透明性与叙事合法性受到质疑。西方叙事摆脱不了主客对立逻辑,以准确的语言穿透叙事的隔阂达到意义本质,形成基于认知客体的知识论启蒙模式;中国叙事则抛开言意对立问题,以主体境界避开语言叙事,形成基于认知主体的道德论启蒙模式。反本质主义对言意关系的清理、对启蒙叙事的消解,昭示当代叙事将从宏大叙事转向个体话语,成为主体价值的人生实践。  相似文献   

20.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既是推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顺利实现一系列重大战略目标和完善顶层制度设计的迫切需要。当下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受到西方政治学话语体系严重侵蚀,缺乏原创性理论和自主性话语,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践之间存在明显的不适性。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话语体系,要坚持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为指导,以"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作为理论前提,以阶级分析方法为主要方法,坚持社会发展阶段论为现实依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