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1年6月11日,日本颁布了修改后的《日本银行法》,并于1998年4月1日起实施,它标志着前桥本政府发起的日本金融大改革的正式启动,以及更具独立性的日本中央银行体制的建立。本文拟简要分析新日本银行法颁布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尚存的不足。一、新《日本银行法》颁布的背景修改前的《日本银行法》最初于1942年制定,为适应于当时战时的需要,以德国《路易斯银行条例》为原型,到1997年已经运行了55年。1942年的日本银行法有以下几方面主要内容:①日本银行(中央银行)没有独立的政策目标,其目标与国家目标完…  相似文献   

2.
孙珺 《德国研究》2010,25(1):42-48
增强央行的独立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二战后,德意志联邦银行的高度独立性保持着德国在发达工业国家中最好的低通胀记录,使德国央行制度成为典范。欧洲央行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受德国央行制度的影响,它具备高度的独立性。本文首先阐明研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法律规定与司法判例对德国和欧洲央行的独立性进行法律分析,进而阐明两者的关系,最后总结了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德国中央银行体制分析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充分独立性的中央银行体制是稳定而又灵活的货币政策的前提,进而也是健全的宏观经济体制的重要保证。在这方面,德国的体制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本文从分析中央银行充分独立的必要性入手,通过简要对比德国与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提出了对我国中央银行体制改革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4.
德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走向及其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华 《德国研究》2009,24(4):51-56
近年来,德国实行以刺激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赤字财政政策,由于未达欧盟公共财政标准,德国于2006年出台“税收改革法”,年度财政转而基本趋于平衡;2008年,受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德国重拾具有扩张色彩的财政政策,其财政政策经历了由赤字到平衡、再重返赤字的过程。在此期间,德国中央银行则主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通过利率杠杆的调整,实施由紧缩向扩张转变的货币政策。德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双松”组合符合“丁伯根法则”,未来可能出现“强财政、弱货币”的调控方式,同时面临遵守欧盟财政标准与自由运用财政政策的艰难选择。  相似文献   

5.
文章介绍了联邦银行的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分析了这些政策工具的发展变化及各自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科尔总理要求改革国家与社会联邦总理科尔在一项政府声明中向德国联邦议会介绍了今后四年联合政府的计划。政府声明的标题是"走向未来-共同革新德国"。声明陈述了世界上的变化,而这种变化要求德国经济和社会改变观念。国家、工业和科学都需要改革,中等企业应得到相应...  相似文献   

7.
2009年对德国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德国2009年有许多值得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1919年2月德国通过了《魏玛宪法》,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欧洲战争爆发。经历了灭顶之灾的德意志民族在战后不得不面对国家分裂的现实,1949年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相继成立。1989年11月柏林墙倒塌,在分裂40年后,德国漫长的和平统一之路的终点近在咫尺。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总量的方针及措施的总称,一般由政策工具、中介目标和政策目标三部分构成。一国的货币政策对于维持本币汇率稳定,对于推进本国宏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关键性作用。一般来讲,一国货币当局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主要参照标准是本国特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不同的经济环境又直接决定着本国当时的特定性宏观经济目标。因此,考察一国的货币政策首先要置于不同的经济背景下进行分析。一、基于不同经济环境下的日本货币政策回顾二战后至今,日本经济环境大致经历了经济起飞阶段(二战后到1960年代末)、经济平  相似文献   

9.
德国的州徽与州旗翁裕斌编译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目前由16个联邦州组成,而每个州的州徽与州旗各不相同,都拥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独特含义。巴登-符腾堡州(简称、巴符州)人口:1000万面积:35751平方公里首府:斯图加特巴符州是根据1951年全民公决,...  相似文献   

10.
杨菁 《德国研究》2003,18(1):68-72
阐述了德国从中世纪的等级代表会议到民主的代议制的议会制度的演变过程,着重叙述了普鲁士邦代议制度的产生;北德意志联邦会议以及魏玛共和国议会.  相似文献   

11.
在德国乘火车的常识曾德顺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运输网,遍布整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意志联邦铁路是德国最大的交通运输企业。原东德铁路企业以缩写字母DR为标记、西德铁路企业以缩写字母DB为标记。两个德国自1990年10月3日统一后,原东、西德铁路企业至今虽未...  相似文献   

12.
德国各联邦州的宪法是德国公法学的重要现象。二战后,德国各联邦州分别在分区占领时期、《基本法》颁布后和两德统一后涌现出三次州宪法的制定高潮。州宪法已经构成德国以《基本法》为核心的法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由《基本法》和各州宪法所共同确立的双重联邦制原则框架内,《基本法》和州宪法共同构成了整个德国的宪法秩序。州宪法对于确定联邦和各州的分工、州事权的边界以及保持德国法秩序的完整性、统一性和多样性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政治制度吕耀坤一、政体德国《基本法》第20条规定,德国是一个民主制、联邦制、法治和社会福利制的国家。民主制指选民通过投票选举自己的议员,由议员组成联邦议会,行使国家权力。联邦制指德国是由16个州组成的联邦国家。联邦议院和联邦政府的权...  相似文献   

14.
从国家法角度看,德意志帝国没有由于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而消亡。作为平等的国际法律主体,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于1973年同时被联合国接纳,获得国际社会的承认。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在1990年两德统一之前,联邦德国与德意志帝国在国际法上的主体身份是一致的。1990年10月民主德国根据《基本法》第23条加入联邦德国之后,联邦德国成为整个德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惟一代表。对于德国的法律地位和柏林曾一度拥有的相对特殊的地位,关、英、法、苏四国的行动具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5.
德国商法的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德国商法概况商法的兴起源于经济发展的需要。从19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资本主义上升阶段,是商法在体系上建立和完成时期。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开始了《德国商法典》的编篡。这部法典于1897年5月10日颁布,1900年1月1日生效,中间虽经过...  相似文献   

16.
李伯杰 《德国研究》2009,24(2):58-63
本文把魏玛城作为一个媒介来分析德国历史进程的几个显著特点,即德国历史上的政治分裂、由此产生的被迫借助文化来实现民族意识的建构和与德意志国家的认同、以及文明与野蛮的关系。这些关乎德国命运的重大的历史问题,都可以通过魏玛的兴衰荣辱得到见证。一个小城,却成了德国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小城不小。  相似文献   

17.
《新民周刊》2012,(47):33-33
德国:1970年,德国黑森州颁布了旨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数据保护法》,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隐私保护法。7年后,德国《联邦数据保护法》正式出台。有在德国生活多年的中国记者说,几乎没有收到过除手机运营商之外的其他广告短信。2003年,德国就通过了《联邦反垃圾邮件法案》(包括短信)。法案规定,任何机构向用户发送推销商品和服...  相似文献   

18.
宏观调控与金融稳定是现代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马来西亚和泰国央行法出于加强国家金融宏观调控之需,确立了两国央行名义上隶属于财政部的实质独立性。同时,将金融稳定职能作为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的新考量,赋予中央银行在国家金融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方面的法定职权,并建立严厉的法律责任制度。这些规定高度强化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与金融稳定两大领域履职的法治保障,对《中国人民银行法》的修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德国统一以来,德国出现了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惑。文章从经济增长与投资支出;宏观政策;货币政策与对外贸易等方面分析了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及德国政府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历史学派与德国特殊发展道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明 《德国研究》2008,23(3):48-53
本文作者分析了德国历史学派的历史观实质及其民族(国家)主义的内在逻辑与德意志特殊道路的关系。作者认为,历史学派的民族(国家)主义为德国的特殊发展道路提供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也为其悲剧性结局负有部分责任。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引起中国经济学家客观地分析和探讨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