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年建设时期,毛泽东在地方主持召开了若干中央工作会议、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及扩大会议以及中央全会,这些中央会议从调查研究、参会方式、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会议人员以及会议主题等六个方面呈现出鲜明的特点。但在地方召开若干中央会议,这确实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一种特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与这一时期党和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建设的环境以及党的工作方法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一个按照预定的目标不断推进深化的过程。明确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对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邓小平曾多次谈及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问题,形成了一个包含不同层次的完整的目标体系。(-)根本目标任务或长远任务目标。先是根本目标或长远目标,这种目标对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导向性和规范性。邓小平在1986年9月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根据邓小平这一思想,党的十…  相似文献   

3.
从建国之初到现在,我国教育一直是中央集权型的管理体制,应该说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民族心理特点,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教育基础来说,这一体制几十年来为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国民教育乃至近几年的普九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大批人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变革,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现行的教育体制已经显露或必然出现一些与之不适应,需要党和政府以及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探索、研究,扬长避短,甚至进行一场大的革命,建立起一套既符合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实际,又符合教育管理科学的教育管理体制,使之能最大限度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我认为应在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中央与地方关系50年略考:体制变迁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央与地方关系根植于一个国家的社会体制之中,尤其是一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状况直接决定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形态特征。可以说,中央与地方关系是一国政、经体制的结合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其构架,是变动不居的。这也决定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变化。正是从这个原理出发,本文把这一问题放在我国50年来社会体制、政经体制构架的历史变迁的视角之下进行研究。一、前30年:政经一体化构架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在现实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作用与反作用原理,表现出丰富的特…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党的十三大精神的指引下,正在全面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了解“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概念的由来、含义和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苏联东欧学者和我国学术界对这些概念的研究现状及其观点,无疑是直接关系到政治科学的理论建设和指导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现就“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研究概况,作一简略的综述。  相似文献   

6.
一、对十年政治体制改革的估价一种观点认为,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基本上是不成功的。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滞后;改革的措施流于形式;传统的高度集权的政治结构未根本突破;出现了严重的政治衰败,如机构膨胀、效率低下、官场腐败、“官倒”猖獗等现象。第二种观点则认为,尽管十年的改革存在诸多的失误和问题,但毕竟迈开了沉重而  相似文献   

7.
<正>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抱有浓重的偏见和反感,一直把中国列入"别类",认为中国政治体制一无是处,不仅数次预言中国政治体制行将"崩溃",而且通过各种途径试图加以改变或促其改变。近年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情况有所变化,西方有些人开始重视中国成功的经验,在探讨中国发展模式当中,也在思考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和中国政治体制取得成功的缘由。尽管这还只是少数人,只是些许的改变,但也从另一  相似文献   

8.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各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国有企业、产业结构、政府机构这三个“老大难”问题尚未根本突破,某些方面甚至有所恶化。究其原因,乃是这些深层次改革都遇到原有政治体制的障碍。只有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打好这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开创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新局面。一、先规范公司,再发展公司从1986年到1996年,我国股份制试点迅速发展。十年中建立股份制工业企业7760个,数量虽只占全国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1.5%,但资产总值却占6.1%,利润总额占13%。这表明,股份制工业企业的规模和效益都远远超过一般工业企业,是国有大  相似文献   

9.
党的八大与适合中国国情的领导体制的最初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我国进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按照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以权力高度集中为特征的政治体制越来越不适应全面经济建设的需要,其弊端日益暴露出来,因此,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体制成为必要。在这一历史背景下,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相似文献   

10.
从建国之初到现在,我国教育一直是中央集权型的管理体制,应该说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民族心理特点,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教育基础来说,这一体制几十年来为保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国民教育乃至近几年的普九教育,提高民族素质,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相似文献   

11.
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任务时,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提出这个重要目标和使命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政治文明概念是马克思1844年提出的。但这一概念只在马克思著作中出现过一次。150多年来恩格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高度计划经济的彻展的革命,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经验的重要总结,是我们党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必将有力地推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但是,“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任何经济体制既要受基本经济制度的制约,又不能脱离一定政治体制而孤立发展。经济体制的发展,势必要求有与它的发展相适应的政治体制。如果政治体制不能与经济体制同步发展,那么政治体制就无从集中表现先进的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从而箝制经济体制的发展。作为…  相似文献   

13.
越南目前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法权国家"的目标推进政治体制革新,这是基于越共七大以来不断探讨和研究的结果,同时也是吸收了世界各国关于法权国家的普遍认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越南社会主义法权国家的特殊性的一些认识。越南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法权国家的理论并继续推进实践探索,这一模式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必然会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4.
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林彪大搞个人崇拜,逐渐骗取了毛泽东对他的信任。这成为毛泽东选定林彪为自己的接班人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一历史悲剧的出现,与当时我国政治体制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有关。深入研究这一问题对于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制造个人崇拜是林彪篡夺最高领导权总策略的一个基本点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林彪担任了国防部长,开始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担任这一重要职务以后,林彪篡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个人野心恶性膨胀起来。为了实现这一野  相似文献   

15.
李贵贺 《世纪桥》2010,(21):58-60
回顾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可谓是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在创新中不断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政治体制改革进程在曲折中不断前进的过程。通过30年的改革,我国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党政分开"和"精简机构"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现行政治体制中仍存在着权力过分集中、民主化程度不高、公民政治权利得不到实现等问题。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工作也更加紧迫。通过对30年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回顾来探析改革前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我国传统的机关后勤体制是在产品经济和低工资制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目前,随着我国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及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传统的机关后勤体制已越来越显得不适应。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革,无疑是体制改革领域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许多学者对此做了有益的探讨和研究,现将这方面几个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汪永兴 《新长征》2014,(9):60-62
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破解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体制问题进行的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刻思考,是一个内容完整且正确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在中国发展的又一个丰硕的理论成果。深入学习和科学实践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对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政治体制对一个国家很重要,但其作用绝不是无限的。一国政治体制,总是根据统治集团对所处社会的理解,对以往政治体制进行批判性继承而创立,通过官吏影响社会。政治体制作用的发挥受着发展水平、传统、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要使政治体制发挥积极作用,并促使国家状况不断改进,必须确保政治体制始终以发展为目标,在真正实事求是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且不影响国家的稳定,以不断改革为特点,能对外界反映作出及时、适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19.
第四章香港特别行政区政治体制的特点21.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体制有什么特点?1997年后,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民主的政治体制,由香港人自己管理香港,实行高度自治,对香港原有的一些适合香港情况的政治体制尽可能不作大的变动,但是中英联合声明规定要改变的内容,特别是涉及国家主权或用于殖民主义的体制必须加以改变。同时,将循序渐进地发展民主,以保持香港的稳定与繁荣。总之,1997年7月1日之后,香港的现行政治体制将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是/(1)给中)港督为标志的殖民主义统治的政治体制:港任的统治宣告结束;英国在…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三大把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全党工作的日程,其首要关键是实行党政分开。目前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实行党政分开的认识并不统一,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虑。有的同志认为党政不能分,有的同志认为党政不好分,分不清楚,等等。笔者想试就这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和不断发展,现行政治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关系构成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展开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紧迫的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程,应该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