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秀英 《前沿》2012,(6):107-109
"问题家庭"与日俱增,由此带来青少年在心理和行为方面的负性影响。根据多年的调查研究,本文对我国目前"问题家庭"进行了系统分类及特点分析,重点探讨了"问题家庭"类型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方面产生的消极影响,为进一步探究解决途径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是-应该"问题逐渐演变为事实命题与规范命题之间关系的问题,对道德知识的考察从过去的经验论证或先验论证,转向了对伦理语言的结构及其含义进行逻辑分析和语义分析。"是"与"应该"之间的不同又被进一步发展成为事实与价值二元分立,尤其在元伦理学的创始人摩尔及情感主义那里得到更加深入的论证和重大的发展。摩尔的"自然主义谬误"、"善不可定义"、"摩尔的开放问题论证"以及情感主义的无意义的价值判断等思想,是对休谟关于事实与价值关系的问题的补充与发展,深化了休谟问题。  相似文献   

3.
预算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牢牢看住人民的"钱袋子",才能看住政府。国家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高度"决心推进预算、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  相似文献   

4.
曾芳莲  袁新秀 《传承》2013,(5):54-55
建国后,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目标,毛泽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其探索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积极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式。回顾毛泽东为探索和谐社会所作的努力,对我们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大履职问题既是一个认识问题,又是一个责任问题。通过近年的人大工作实践,笔者对人大法律地位的认识和工作内涵的理解在不断深化。这里,谈几点对人大履职过程中如何处理几种关系的思考。"缺电"与"充电"在人大工作中,常常遇到翻书本、查资料、找依据、向上级询问的情况。这就说明,我们对人大知识掌握得还不全面、不系统,还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提,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广州荔湾区"六普"资料为根据,就"人户分离"问题与社区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探讨。荔湾区"六普"数据显示,在户籍人口为主的管理体制下,"人户分离"现象普遍,易诱发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失真、流动人口公共需求难以满足、居民生活便利性受阻等问题。"人户分离"问题的治理,除依赖"顶层"部门的制度与工作配合外,属地化社区人口管理服务机制与具有暂时替代意义的有关机制建设,是化解问题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村官’计划”实施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高权 《前沿》2011,(13):142-144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我党干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组织实施十多年来,对于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诸如在选拔、使用、考核、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其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本文从"计划"实施的现状入手,分析研究了"计划"实施存在的核心问题,探讨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以提升"‘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永刚 《新东方》2014,(1):60-62
随着党员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党员存在理想信念动摇、目无组织纪律,甚至是思想蜕变、堕落腐化等问题。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党员管理,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应注意解决好几个问题:一是数量与质量的问题;二是"进"和"出"的问题;三是外延调控与内涵提高的问题;四是主体性与非主体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官志红  欧阳锋 《求索》2013,(11):126-128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深受启蒙思潮影响,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相继思考当时的中国社会性问题,"问题小说"得以生成。"问题小说"的发生,引发了中国民众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整体性思考。"公共性"是研究中国"问题小说"的重要维度,它以时代性的姿态占据社会公共性话题论域,其实质不只是推导出一个现成的结论,它更倾向于围绕一个共同关注的论题展开多向度的思想探索。"问题小说"的写作者们以其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敏感意识,观照和审视社会人生,他们的小说文本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角度反观当时中国的诸多社会问题和人生的诸多重要课题,透视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特有的时代脉搏,以此勾勒出了特定时代境遇中的中国问题之"公共性"镜像。当下文坛需强化文学作为"公共性"镜像的叙事方式,力争在呈现问题方面再度创新,此乃文学之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段时间,农夫山泉"标准门"、"老鼠肉假冒羊肉"、"毒生姜"等事件相继曝光,再次引起了社会上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公众的不安甚至恐慌,人们不仅要问:还有什么食品可以让人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1.
梁亚敏 《前沿》2010,(19):8-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的本质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凸显渗透与反渗透、入侵与反入侵的当下,切实解决好四大根本问题: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人们行为规范"的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解决摩擦、应对消长、有力整合各种思想意识的重要前提,更是不断壮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需要和现实召唤。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族群政策怎么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正绪 《同舟共进》2009,(12):23-24
【国族认同:要改变我们对"民族"的定义】 中国的族群问题有一定的复杂性。除新疆、西藏外,各民族关系和睦,基本不存在所谓的"民族"问题。这就使得一些民族政策在部分地区有效,在部分地区却失效。而西藏、新疆的民族问题,又和政治、宗教、分裂主义、  相似文献   

13.
石岩 《思想工作》2009,(7):24-25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至今,已经从"止血"、"输血"进入了培育"造血功能"的阶段,世界经济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需要及早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这次危机表面上看是总量矛盾,但暴露出来的主要是结构性问题,无论世界经济还是我国经济都是如此。从以上两个方面来看,在扩内需、稳外需、保增长的同时,深入研究开放型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问题,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土化中国模式的内在规律及机制的深刻揭示和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高度总结和抽象;其所要关注的核心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改革以及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结合"问题,而这种"结合"所形成的专布性取向与泛布性支持之间的关系问题则事实上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模式论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5.
欧阳海燕 《小康》2010,(9):46-49
调查显示,"入园难、入园贵"、"教师素质问题"和"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是最受关注的三大教育问题。"歧视、侮辱、体罚学生",被选为中国老师最令人讨厌的行为,而"比吃比穿比阔气"则成为最令人讨厌的中国学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计划已经圆满完成,而且各项指标都完成得很好,作为港澳委员,从内心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也对"十二五"有了更高的期待。在这里,我只想说两个小问题:一个是品牌建设问题,一个是国民素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每到年关,农民工讨薪总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堵路讨薪"、"罢工讨薪"、"讨薪被打被砍"等新闻频频见诸媒体,使得农民工讨薪难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心     
廖盛芳 《中国人大》2010,(18):52-53
资料表明,30%的中国家庭存在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既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在一个由祖孙三代组成的家庭中,最常见的家庭暴力来自父亲。通常被视为家庭顶梁柱的父亲,怎么会对自己的亲人"下毒手"呢?要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必须认真考察一下父亲的心。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中美关系的缓和,美国面临如何处理与台湾关系的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的考虑,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双轨政策",这种做法符合美国的战略和实际利益。但这仅是解释问题的一个方面。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解读,就是根深蒂固于美国人思想观念中的"改造中国"的使命。概括起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采取"双轨政策",是其战略与实际利益以及"改造中国"使命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在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背景下,美国将会持续设法阻挠中国的统一进程。  相似文献   

20.
何永泉 《重庆行政》2011,(5):107-109
2011年以来,上海出现"染色馒头"事件,奶业"三聚氰胺"卷土重来,台湾的"塑化剂"风波,西班牙的"毒黄瓜",德国的"毒豆芽"事件,震惊全国的"瘦肉精"事件,西瓜的"膨大剂"事件,一系列恶性事件像锋利的钢针刺激着人们脆弱的神经。食品安全究竟问题何在?应采取什么样的治理措施?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南充市食品药品监查支队、市工商局、市质监局等,对食品安全问题现状进行了调研,并据此提出治理对策。一、南充市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食品安全,共分三个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消费环节。由于南充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