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向我们告别了,2001年,新的世纪开始了。从我们的文学创作实际情况说,世界的,中国的,本省的文学奖项,得到和得不到,可以不去计较。一但,我们的创作在质量方面,必须进一步提高,作家得树立“精品意识”。 我们呼吁精品意识已经有若干年了。那么什么是“精品意识”呢? 随便提一个很容易理解的算题:假如一百个人没有衣服穿,有一百件质量属于次品的衣服,和只有一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知识经济、共享经济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本越来越成为市场中的稀缺要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文章对人力资本产权理论的产生、定义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当下我国国有文化企业的特有属性,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理论提出国有文化企业的薪酬改革路径,探讨人力资本参与企业剩余分配的实现方式,呼吁从法律方面和会计制度方面做出实质性努力,运用市场手段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从而推动文化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对付不顺手的拉链,厚重衣服快干秘诀,牛仔裤不再愈洗愈白,消除衣服残留气味,干洗后的服装如何收纳.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交通事业发展中软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以及所取得的历史成就和现实状况不存在的问题。并按照适宜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全球伦理如何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伦理依据的事实基础是矛盾的 ;与之相适应 ,全球伦理必然处在一系列两难的处境中 :普遍价值与相对主义的两难、“是”与“应当”、鼓吹与实施的两难 ,等等。在当今世界呼吁全球伦理 ,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色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全球伦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超越这些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6.
当前,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保障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犯罪嫌疑人人身保护的司法救济权利的缺失对正为构建法治国家而努力的中国而言是不相适宜的。为此,文章从犯罪嫌疑人人身保护的范畴界定入手,在分析我国犯罪嫌疑人人身保护现状的基础之上,试图阐述我国犯罪嫌疑人人身保护的司法救济权利。  相似文献   

7.
人类理性分为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在政策问题构建过程中,理性决定着人们对问题的认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工具理性占据主导地位,使贵州物质财富得到极大的发展,但也产生了众多问题。现阶段应该呼吁价值理性的回归,尤其是社会公平价值理性。文章以社会公平价值理性为视角,以贵州农村问题为脚本,运用威廉·N·邓恩的政策问题构建模型,通过实地调研,阐述贵州农村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政府资源不公平的配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 ,色情、暴力等文化垃圾及教育、管理失控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原因。文章呼吁全社会实行综合治理、加大“扫黄打非”力度 ,认为这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作者结合办案实践就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为何居高不下之原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并提出了防控和教育挽救对策。  相似文献   

9.
一个时期以来,不少学者和企业家已习惯于把个业的种种问题都归咎于“立法不健全”或“政府不放权,”更有甚者“言必唤立法,言必呼放权。”谈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他们更是抱怨立法、抱怨政府,然后是更强烈地呼吁立法、呼吁放权。笔者则以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障碍既不在于立法,也非来自政府,而在于企业自身——极端落后的企业法文化。故此,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当务之急乃是大力发展企业法文化。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内涵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0.
王凤香 《工会论坛》2008,14(5):55-56
目前,呼吁维护高校女职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的文章相当多。但是,有关怎样科学、系统地开展高校女职工工作,使女职工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等方面的探讨却很鲜见。建立高校女职工信息系统化管理将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对“次道德”存在价值的置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次道德”,比较流行的定义是指违法者在实施不正当行为的过程中,在违法利己的同时,尽量给社会和他人减少损失。当前,“次道德”越来越多地为人所提及,甚至有人认为次道德的存在将减少社会损失,从而肯定其存在价值,呼吁提倡次道德。但次道德的存在价值仍令人置疑。首先,次道德缺乏自身的道德价值。因为其并不具备道德价值的属性和功能。其次,它不具备操作的现实价值。次道德缺乏明确的标准,而且难以通过它达到价值目标。再次,当我们提倡次道德时,将不可避免地对社会带来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经济和大工业的发展,在民事活动领域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的违法行为.这些违法行为往往由于诉讼主体或受害人无力诉讼等原因,而得不到处置,所以在民事诉讼法上,有必要呼吁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杀行为背后存在着第三者的教唆。对教唆者的行为如何评判,在法律上,具有很大的争议,特别是对教唆自杀的定性问题,理论界至今还未形成通说。很多专家学者呼吁把教唆自杀行为独立入刑。诚然,司法实践中把教唆自杀行为定性为故意杀人罪的惯例还没有足够的法理依据,因而备受质疑。然而,教唆自杀行为完全可以视为教唆者没有履行其先前行为引起的作为义务而构成的不作为犯罪,就如同其他不纯正不作为犯罪一样,教唆自杀行为应当被认定为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教唆自杀行为无须独立定罪,一样能够适用刑法评价。  相似文献   

14.
群体性事件是民众面对政府绩效衰退时的一种呼吁,民众无法自由迁徙则是退出权的缺失。认为退出权的不同和忠诚即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是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两个重要原因,此外还包括参与人数,呼吁的成本,需求质量弹性等。降低群体性事件,应加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提高忠诚感),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增加退出权),畅通利益诉求渠道(提高呼吁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灰霾“这个词,在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频频出现。但人们听后却不以为然。前不久,《南方周末》刊登了一篇《城市灰霾每年夺命30万,专家呼吁严防雾都劫难》的文章,阅后令人毛骨悚然。“霾“为何魔?据气象专家介绍,  相似文献   

16.
对于发展而言,民主有何功效?着眼于发展的稳定性,本文运用"退出-呼吁"模型分析了民主制度的经济意义。发展不仅意味着增长速度,还意味着稳定性,两者缺一不可。民主制度对促进经济绩效恢复、维持发展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民主制度所蕴含之有效的呼吁机制。无论垂直呼吁还是水平呼吁,都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机制化解了经济运行中的波动与风险。非但如此,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呼吁的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同时也将面临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一种浓郁的“文化焦虑”,弥漫在当代中国社会。随着国门的打开,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外来文化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涌向中国。以节日为例,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狂欢节等各种洋节在我国日益热闹,而国内的很多传统节目则被冷落。于是,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呼吁保护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焦虑中有深沉的反思和忧患意识。因为,任何一种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有延续性的,现代知识和文化的传承不可能斩断历史来进行。  相似文献   

18.
税收法定主义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税收工作关系国计民生,可是在这一领域却存在一些不合法或者不合法律精神的活动,因此有必要再次呼吁税收法定主义,并对税收法定主义的内涵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中国经济伦理精神的理性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提出了调节经济活动的三种手段,指出经济全球化时代要批判继承儒家美德伦理和西方契约伦理两种思想资源,提醒人们要慎重对待伦理精神的“国际接轨”,最后呼吁要充分发挥企业界、政府、学术界在经济伦理精神建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整个学术文化的落脚点和承载者的现代大学学者,其学术使命、学术精神与学术品格是决定大学基本职能实现的核心因素,指出随着大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术自由、大学自治等观念越来越深入学者的心中,学术界更是迫切地呼吁重建大学精神,强化大学的学术文化,而学者则在学术使命、社会责任、大学精神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