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倾向日益增强。已相继形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东南亚经济联盟等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进入80年代以来,在北美又形成了以美、加为中心的自由贸易区,欧共体也将于1992年建立  相似文献   

2.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显示了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生机与活力,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一体 化方兴未艾, 区域经济合作已然成为时代的潮流。东北地区独特的地缘优势, 相同或相近的文化、政治、经济特征 决定了东北成为新兴快速发展地区的可能性。而东北亚作为亚洲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体化的趋势渐渐显现, 东北地区在东北亚的独特地缘优势决定了其必然有所作为。振兴东北战略实施一年多了, 制度创新成为这个阶段 的主旋律。我们把东北振兴置于国际国内区域经济合作这个视角下提出了东北地区一体化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联动发展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3.
韩国外向型经济的结构调整与东北亚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韩国是一个领土狭小,人口密集,资源贫乏的国家,缺乏发展经济的良好自然资源条件。从1962年起,它针对本国的特点,改变了过去的进口替代战略,确立了“贸易立国”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国际资金,从国外进口原料、中间产品和机器设备,引进先  相似文献   

4.
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形势发展很快,切实把握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格局及其走势是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球经济虽企稳向好,但博弈竞争日益激烈。在全球化进程放缓,全球系统性风险不断增加的大变局下,东北亚区域发展合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东北亚论坛》继续搭建东北亚高端学术交流和沟通协调的平台,期待与各国学者通过交流对话加深了解、凝聚共识,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在世界变局中把握发展大势,为东北亚和平发展大计提供智库支持。为此,《东北亚论坛》在2018年第1期特别组织三位外国优秀的智库学者撰文,就“一带一路”框架下东北亚区域合作中面临的大国协调与东北亚地区安全架构、东盟共同体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建设的启示等一系列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韩国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及东北亚中心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韩国政府提出了东北亚中心战略,即充分利用韩国连接东北亚地区大陆和海洋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以韩国为中介、枢扭,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及合作。为此,韩国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经济结构,确保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建立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促使东北亚地区建立起开放而活跃的市场。  相似文献   

7.
世纪之交的东北亚经济合作发展前景与合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东北亚地区发展与合作的前景出发,在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可行性选择,即:以“环黄渤海增长三角”和“图们江增长三角”为核心,多“增长三角”复合(Compound)推进,建立囊括整个东北亚的“经济增长特大三角”。并提出了世纪之交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当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世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依存、依赖关系加深.东北亚是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区域之一,从总体发展看,目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 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必要性已经在各国的有识之士中形成了共识,但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的实际进展却起步艰难。由于近百年来东北亚诸国之间的一些政治障碍很难在近期化解,一些学者提出了建立朝鲜东海经济区、黄渤海经济合作区、纳霍德卡自由经  相似文献   

10.
东北亚(中国东北三省,朝鲜半岛,俄罗斯远东及日本海沿岸地区)的经济合作构想始于80年代中期。关于该构想的框架,较普遍的看法是:日本、南朝鲜的资金、技术、管理及销售渠道,中国、朝鲜的劳动力、市场,俄罗斯的资源、科技人才,三者结合,互助互利,结成合理的经贸分工体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东北亚经济圈”。1990年7月在中国长春举行了“东北亚经济开发合作国际讨论会”;1991年3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图们江下游地区的开发列入其工作范围,同年10月,该署在平壤召开协商会议,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也理应提上日程。然而 ,到目前为止 ,这还只是一种构想 ,一种对本地区经济关系发展趋势的预测 ,现实的区域经济合作尚未正式起步。因此 ,探索研究在这一地区开展多边经济合作、形成区域经济集团的主要障碍以及克服这些障碍的途径 ,对于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该地区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东北亚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主要障碍东北亚地区各国存在着其他地区所没有的特点 ,正是这些特点制约着东北亚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进程。(一 )社会制度的非一致性。东北亚地区存在…  相似文献   

13.
关于东北亚经济合作的构想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关于东北亚经济合作已经讨论多次 ,现在的问题在于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来开始行动。东北亚地区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在经济全球化成为普遍的趋势、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加快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 ,东北亚必须通过经济合作 ,发挥集体的力量 ,提高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再创辉煌。从中、日、韩 3国开始 ,由相互投资启动合作 ,建立成长三角可能是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从长远看 ,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发展终归要从非制度化走向制度化 ,最终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东北亚区域以其地缘优势和经济互补优势,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区和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由于各种原因,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为尽快建立区域经济联合体,必须寻找区域合作的切入点。中日两国直接投资活动是促进该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抉择。因此,只有把中日两国直接投资作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切入点,才能以点带面,夯实区域经济合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亚区域各国利害关系复杂,多重矛盾并存。但由于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增长趋缓无力,国际民间资本集团为寻求分享一份东亚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巨额利润,将越发积极地参与中国的经济合作。然而,中国东北三省与周边日本、韩国相比,经济、贸易规模落差很大,整体上企业经济技术实力明显落后,市场竞争力软弱。只有明了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与走向,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化弊为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 ,顺应区域集团发展的要求 ,东北亚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大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但是由于东北亚地区时至今日仍然是国际政治经济矛盾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尚存在许多制约主权国家经济合作的阻碍因素 ,因而从一个较长时期看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很难直接上升为各国中央政府的行为。而各国地方政府作为区域开发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 ,却有其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的内在动因和有利条件。从目前看 ,东北亚区域地方合作的外部环境还不理想 ,影响了民间企业在区域贸易和投资上的积极性 ,制约了地方国际经济合作的进程。因此 ,现阶段 ,地方政府作为地方国际合作的组织者和推动者 ,其战略重点在于为民间企业的贸易交往和投资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体系是以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力核心,包括发达国家日本、新兴工业国韩国,还包括中国、蒙古、朝鲜等发展中国家等多层次、复合式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中国东北地区占有极其特殊的位置,它不仅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雄厚的工业基础,而且还处于与日、韩保持着的垂直分工,与俄、朝保持着密切的水平分工的交叉点上,是不同层次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纽带,也是未来东北亚地区最大的市场。因此,以中国东北地区为核心,开展多层次的多边经济合作,有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区域内的多边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后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角度研究东北亚国际经济合作,指出:在世界经济运行出现新特点的条件下,区域集团合作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与多边贸易体制发生联系,即发生相互促进的关系,增强中小贸易国的地位,保护中小成员国在区域集团中的权益。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了区域集团贸易的自由化,削弱了区域集团化的作用。多边贸易体制有助于东北亚各国经济互补性的实现、缓解政治矛盾、排除各国由于经济运行机制不同而发生的影响经济合作的障碍,增强各国贸易法规的透明度,并有利于削减非关税壁垒。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构想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进入 2 1世纪 ,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开发的外部与内部环境、政治与经济环境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随着美俄、俄欧和中俄间加强合作 ,东北亚地区也已由各国自主开发进入了双边及多边合作为主的开发阶段。根据东北亚地区目前所具备的条件 ,现提出在东北亚地区建立跨国经济合作区 ,并利用当前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和已有的合作基础 ,促进区域整体合作目标的实现 ,推动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朝鲜半岛的战略稳定是保障东北亚安全与稳定的核心因素,因而一直得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东北亚相关国家的高度关注。2011年岁末朝鲜领导人金正日去世带来的朝鲜政坛变化以及相关各方的不同反应,再度要求我们进一步理性审视东北亚可能出现的新变局,判断这些变化将推动东北亚局势及世界局势向什么方向演变,以及思考身处变局的中国应该作出何种政策或战略调整与应对。为此,2012年1月6日,《现代国际关系》杂志社举办了"东北亚新变局及其战略影响"研讨会,邀请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国防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等国内著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就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现将部分与会者的观点辑录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