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高花 《前沿》2011,(5):192-195
突破传统"人际伦理学"的藩篱,使"环境问题"合理地进入到"伦理问题"之领域,是构建生态伦理学的基本前提。要使这一基本前提得以成立,必须重新反思环境与伦理关系的传统范式,探寻环境与伦理关系的新路径。本文在梳理环境—伦理关系的"人类学范式"和"生态学范式"的基础上,提出环境与伦理的"一体性价值观",以期为生态伦理学的哲学前提奠基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
生态-整体论与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斯顿自然价值论伦理学作为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的主要派别,在环境伦理学中具有独特的理论地位。在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中,罗尔斯顿把整体论思想与生态学观念有机结合起来,确立了新的价值论实现原则,即生态-整体论。罗尔斯预借助生态学范式与生态-整体论的有机结合达到对自然价值论伦理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发展需要生态伦理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伦理学是一种新的伦理学,它使伦理学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的领域,被认为是一次伦理学革命.它的基本要求是确立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的理论,保护地球上生命和自然界.它有利于"哲学转向"和"实践转向",从而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哲学解释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汲立立 《前沿》2012,(5):176-178
全球性的社会、经济、生态和发展问题引发了全球性的道德危机和价值困境,现代道德体系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并非某个单一文明可以回答的。这是时代向世界诸多文化,当然也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关于人类如何摆脱道德困境的思考。儒家文化内涵中包含了具有最低限度普世价值的概念,拥有具有普世价值意义的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公共外交视野下,儒家价值观普世化有其独特的合理解释和可能路径,即重视"以身体道"的个人和建立孔子学院。  相似文献   

5.
吕林娜 《传承》2011,(17):60-61
随着人类文明程度和理性文明程度的日益提高,人类越来越重视死亡这一客观事实,同时开始对生命价值进行反思,安乐死的思想应运而生。迄今为止,安乐死仍然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从伦理学视角对安乐死进行探讨,认为安乐死对传统价值观提出严峻挑战,其实施符合人道主义原则,但其实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符合法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内在价值”的含义与环境伦理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何星亮 《思想战线》2000,26(5):7-12
在对"内在价值”进行描述和解释的时候,人们有不尽相同的认识.环境伦理学家对这个概念起码有三种不同用法.然而,按照刘易斯的价值分类法,所有环境伦理学家的"内在价值”概念的使用都是某种误会.实际上,所谓"内在价值”就是人的实践能力(创造)及这种能力的自我肯定(幸福).面对生态、能源和环境的全面危机,环境伦理学首先要解决的不是简单复述某些传统伦理,而是建立新的现代伦理,并对人自身的价值及其艰苦卓绝的创造价值过程有比较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明确地告诉我们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社会问题,只有从解决社会问题入手,克服人与社会的异化,才有可能真正克服人与自然界的异化,研究和探讨生态价值观正是基于此出发的。本文将近几年来学术界学者有关价值以及生态价值观的研究现状进行整合分析,从而提醒人们生态价值不是与己无关,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生态学重视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媛  方浩范 《前沿》2008,(3):150-153
儒家以“天人合一”为基本出发点,以“仁民爱物”为原则,以“天地万物一体”为境界,形成了自己的生态伦理思想。儒家生态伦理观的基本价值和道德取向,对保护中国古代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它摒弃了传统伦理学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基础,开创了西方伦理学的深刻变革;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重归和谐,是一种具有启发意义的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中叶,一门新学——生态伦理学问世。生态伦理学是和传统伦理学相异的伦理学的分支之一。传统伦理学、无论是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康德的伦理学、穆勒的伦理学,还是经典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究其实质均属于人际伦理学的范型。在传统伦理学中,善恶等道德观念;义务、良心、荣誉、幸福等道德范畴;集体主义、英雄主义等道德原则;勿偷盗、勿奸淫、公正、友爱等道德行为规范,都主要是针对人与人(或人的社会)的关系而言的。一句话,它是关于人际道德的学说。生态伦理学则不一样,它把伦理学的知识领域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把道德现象的范围从人类共同体扩大到“人—自然”共同体;把道德待遇、道德关怀的对象由人类自身扩大到自  相似文献   

10.
整合与超越:论新生态伦理观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明 《求索》2008,(1):141-143
生态伦理学是人类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出现的一门伦理学的应用学科,它对传统伦理学理论提出了挑战。生态伦理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一方面是其拓展传统伦理学理论思维的标志,另一方面它也在争论中整合,在争论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