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德,国家之基也”;“德惟治,否德乱”。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的生存,道德薄弱就治理不好国家。而官德尤为甚。所谓官德,即为官者的道德,是指领导干部在实施领导、管理、协调、服务计程中所具有的道德意识、道德活动及道德规范等。官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用,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前途、社会的发展进步。宋代名相赵鼎说得好:“更不善,政虽善不行。”领导干部担负着重要的政治使命,道德是保证权力…  相似文献   

2.
论官德     
郭永平 《今日浙江》2012,(18):44-44
为官之道,德在其首、“官德”不仅是检验领导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更是党风政风的“风向标”,是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导向仪”。领导干部必须自觉加强“官德”修养,时时刻刻以德修身、以德立信、以德立威、以德服众。  相似文献   

3.
贯彻江泽民同志“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关键在“官”,关键在“官德”,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因为良好的“官德”可以教育、感化、激励人民群众,从而使我党有效地实施以德治国。古人说得好:“君子之德风,庶民之德草,草随风倒。”就是强调当政者的道德在老百姓中的教育、感化和激励作用。我党历来把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搞好思想作风建设看成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国家安危和人心向背的一件大事。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端正党风,是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每一个党员都以身作则,我们一切都好办了。”江泽…  相似文献   

4.
古人常说没有道德就没有国家的生存,道德薄弱治理不好国家。而官德尤甚。用现代的话讲,官德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为官之德,是社会道德建设中的龙头工程。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对社会道德和家庭伦理道德起着示范和导向作风,而且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前途、社会的发展进步。因此,一个好的政治家无疑应当是一个道德家,一个为人民掌好机用好权的人无疑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也正如俗语所说的:一个好人不一定做成一个好干部,但一个好干部必定是一个好人。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纪之交,人国干…  相似文献   

5.
黄仁兴 《当代广西》2005,(11):38-38
正在全党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我们党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保持先进性,关键是要解决好“人品官德”的问题,这是基础,是保障。没有人品官德,就谈不上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员的先进性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要解决好“人品官德”的问题,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一、强化人格修养,追求崇高品位。孔子曰:“政者,正也。”即为政之道在于正,为政要讲政德,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好人品官德问题。孔子这一为政的基本思想,对几千年来的政治道德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没有高尚的人格,就不可能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高尚的人格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弥补才能的不足,而天大的才能却填补不了人格的缺陷。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强化人格修  相似文献   

6.
正古人云:"德不厚者不可使民。"官德是各级领导干部从政、执政之基。对领导干部来说,应当是"德不厚者不可为官。"当前,党中央提出了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执政为民、爱民的品德教育,把领导干部的"德"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也对领导干部的官德提出了更严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对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如何维护、提升自己的官德水准,强化、打牢执政为民的基础,履行好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一、官德的历史内涵与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厉行德治是我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特征。我国是文明古国,历史悠久,素称“礼仪之邦”。我们的先民,不但曾以高度智慧的物质创造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也曾以高尚纯粹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古代思想家子产曾说:“德者,国家之基”;“敬德必胜,失德必败”。德治的核心是官德,很多有识之士早就提出“官正民服,官直民从,官曲民忧,官败民怨”。“为政以德则治,不以德则乱”。这是长期以来国家治理经验的深刻总结,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党继承了历史上优秀道德文化遗产,对干部道德建设历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曹立耕 《湖湘论坛》2004,17(5):85-85
领导干部素质影响力是指在领导活动过程中 ,由领导干部自身的品德、知识、才能等素质所衍生出来的 ,影响改变下属群众的思想和行为的力量。它虽不像职位影响力那样具有强制性 ,但对下属群众能产生潜移默化、持久广泛的影响 ,对于树立、巩固领导权威起着关键性作用。作为下属群众的“领头雁” ,领导干部的品德修养言谈举止、精神面貌 ,影响着下属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认同。领导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影响力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要加强自身“官德”修养。“官德”即为官从政的基本道德 ,它是领导干部素质影响力的基础。所谓“士有百行 ,以德为首…  相似文献   

9.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德是为官之魂。这突出强调了干部德的重要性。干部的德是干部政治素质、道德品行、思想作风的综合反映,其核心是党性。"官德正,则民风淳;官德毁,则民风降。"领导干部德的好坏,事关社会风气好坏、人民利益得失、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  相似文献   

10.
赵敏 《淮海论坛》2011,(4):13-16
近年来,官员“失德”案件频频爆出。与官员有关的各种“门”事件和“雷人语录”层出不穷。一些官员嚣张狂傲、漠视民众、瞒上欺下、私生活不检点,不断刺痛着公众的敏感神经,挑战着公众的心理承受底线。也折射出当前加强“官德”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加强“官德”建设。是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干部队伍现状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11.
胡军 《现代领导》2011,(12):47-47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换届时期。最能看出一名从政者的“官德”。换届中,领导干部的“官德”体现在“进”不争位、“退”不松懈、“留”不自馁、“转”不浮躁,从容对待得失,坚守一个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固。  相似文献   

12.
官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在古代社会,治理国家和天下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职业,所以,“官德”也被看作最重要的道德。一个社会官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祸福。因此,官德也就成了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先哲深睿智慧,包含着往昔成败经验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并与时俱进,加强当前的官德建设,使以德治国方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 一、传统官德的内涵 “官德”又称为“政德”,是为官者在其管理活动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德行素质。由于中国古代几千年在政治上所实践的是儒家的…  相似文献   

13.
正3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官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中的优良传统。我国历来强调"官德","以德治官""以德配天""明德慎刑"的"官德"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闪耀着光辉。在儒家文化经典中,更是蕴含着丰富  相似文献   

14.
贾克水 《前进》2000,(6):14-15
国历史上有不少进步的或有作为的政治思想家都提出过反对腐败、建设廉明政治的主张。围绕勤政、择官、吏清、正心、廉耻、任贤、考绩、爱民等议题,提出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论点,留下了极有价值的传世之作。不少政治家还将自己的政治主张付诸实践,做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能够做到的事情。这些主张和经验,对于后世的政治建设和文化传统无疑产生了重要的积极的影响。古代有关反腐倡廉的主张和经验,可大致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一、诛贪必严。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大都主张“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他们认为,建设廉明政治就必须…  相似文献   

15.
朱有志 《求索》2011,(9):256-256
魏源(1794—1857),湖南邵阳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驱,是清末乃至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纵观国内外形势的查化,从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站在为党的前途命运负责的在应.以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敏锐性和洞察力,郑重向全党提出了“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的要求。江总书记的这一指示精神,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大力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顺利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远景目标,有着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公安机关是国家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手中的“刀把子”,在巩固国家政权、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因此,公安机关的领导干…  相似文献   

17.
陈波 《现代领导》2011,(3):44-45
越南头号“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在当今的越南政坛,阮富仲是一位有着极深理论造诣的政治家。在民众眼中,他是一位儒雅、稳重、学富五车的国家领导人。“有德、有才、有能力、有眼界”,越南各界如此评价他。在一些国内外的政治观察家跟中,阮富仲是一个“性格柔和”的领导人,有人将其描述为“一位慈祥祖父式的政治家”。尽管众说纷纭,但外界普遍认为,阮富仲亲民、稳健的执政风格.将确保权力的平稳过渡和越南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政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自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历经各代贤哲们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官员职业道德和“官德”文化,这对于中国古代传统的官僚君主制度的有效运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一定会传承。所以对我国古代官德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对当今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对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道德底线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所谓官德是指领导干部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领导干部严格遵守为官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就不会伸出贪污受贿的罪恶之手,也不会堕入违法乱纪的不归之路。所以,官德建设是领导干部拒腐防变的一条重要的道德防线。我们在为一些领导干部腐化变质而痛心,为他们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给党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而愤慨的同时,必须抓好官德建设,筑牢这条拒腐防变的道德防线。  相似文献   

20.
为“官”者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权力。有权就有个用权问题。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德法并举,既要依法用权,又要以德用权。德,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立官”之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向强调选人用人必须德才兼备,两者缺一不可,并且把“德”放在“举官”标准的首位。大思想家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官”是人民的表率,为“官”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自古以来,官德隆,民德昌;官德毁,民德降。可见,“官德”决定民德,“官风”决定“民风”。为“官”者必须以“君子检身,常若有过”的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