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发智到临沂市委统战部工作之前,已在市政协秘书长的岗位上工作了整整11个年头。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位“资深老秘”。2007年12月,市里干部调整,当时他有三个职位可选,可他却偏偏选择了市委统战部。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李发智却不这样认为。他说,统战工作是一个政策性、挑战性和创新性都很强的工作,也是富有亲和力、富有人情味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年逾古稀的杨进生教授是我国第一代防化医学专家。他不仅在学术上硕果累累,在人才培养上桃李满园,而且在工作之余还坚持学雷锋为大家义务服务,他是军事科学院有名的“雷锋教授”。70年代后期,杨教授看到院里一些短学制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与科研工作不相适应,便利用业余时间办起了各种形式的英语培训班,义务给年轻的科技人员补习英语。没有教员,他自己当;没有教材,他自己编,自己刻蜡板、油印、装订。为提高学生的听力,他购买了数百盒医学英语原声录音带用于教学。后来,他又办起了实验技术操作班、计算机应用班和医学统计讲座…  相似文献   

3.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然会来到中国生活和工作”,伊拉克人阿巴斯(Abbas)说。这是他来到北京后的第15个年头,“上初中的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了中国,知道了万里长城,知道了这个遥远国度的古老文明,也知道了中国是依靠自己的农业养活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眼睛失明后。从没有人和我说这么多话!我们老百姓不懂法,就知道这个理,谢谢法官您还我公道。”唐老太激动地握着赵洪波的手,赵洪波都记不清这是第多少次接受当事人的感谢,他把当事人的感谢当作对自己工作的肯定。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邵武市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围绕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要求,大力建设“文化中心户”,发挥其知识传播、信息交流、咨询服务、技术推广、民情征集和文化娱乐等六大功能。全市已在136个行政村发展了456个“文化中心户”,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和活力。被确定为第一批“文化中心户”的农民黄德红,原来是村里的个体户,近些年,他连续建起了粮食加工厂、机砖厂和冷冻厂。当被问到他近些年为什么有这么快的发展时,黄德红说:“起初是凭着自己的本事摸索,做了一些生意,后来,市里让我当‘文化中心户’,我从中了解了更多…  相似文献   

6.
程朔  张傲 《台声》2014,(2):88-89
这是一个很珍惜时间,又极为细腻的男生。这么说,是因为两次相聚,都见他踩着独轮车穿过车流人群赶到面前,再见他仔细地收拾起车子,妥帖地安置好。敝帚自珍地为“爱轮”物色落脚点时,那认真的样子,起初曾令我哑然失笑,可之后一经回味,却领悟到这样的细节恰恰表现了这个男生可贵的一面。试想,不能对自己认真负责任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地对他人认真负责呢?  相似文献   

7.
十五而学三十而立子姜许多乡亲不理解他──能到北京,端上铁饭碗,当这么大的“官”(在乡亲眼里,能进北京大机关的都是“官”),还不满足?还想折腾什么?他不满足,他“折腾”了,他成功了。他自己当自己的老板是不是很带劲?他有钱了的生活过得怎样?“历史为我们这...  相似文献   

8.
白矿武,河南省洛阳市白川县鸦岭乡人,保安分队长。 白矿武是位白净斯文、眉清目秀的小伙子,当保安有两年了,提起往事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那是1998年,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到他们家乡劳动局招工,白矿武这个从未走出过白川县城的小伙子怀着对首都的憧憬和向往,放弃了正在进行的高二学习生活,经过严格的体检、面试来到了北京。在老家的时候,他什么都不用操心,每天想做什么尽可由着性子去做。自从干上保安工作,一切都变了,严格的军事训练、艰苦的工作环境锻炼了他凡事靠自己的习惯和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更磨砺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相似文献   

9.
1959年,中国陷入了自然灾害的深渊中,城乡的粮食和食品供给严重缺乏。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区几十个孤儿院里的孤儿,因为食品不足,营养不良,大多数都患了病,每天都有孤儿患病死亡。周恩来看过有关报告心情十分沉重。眼巴巴地看着这么多孤儿挨饿,他这个当总理的心里怎么能平添‘!他清康克清同志找乌兰夫商量,看看他能否有办法从内蒙古调些奶粉过去。当时,内蒙古牧业也还受了特大灾害,不少乳品厂都停产了,奶粉也很缺乏。怎么办呢?乌兰夫将这件事告诉奎壁、杨植再、正挥、吉雅泰等自治区的领导同志,请大家想办法。吉雅泰说:“我…  相似文献   

10.
近日,笔者走访了四川省自贡市社会福利院。生活在这里的孤儿,得到了特别的爱。院里对婴幼儿进行了专门护理,大一些孩子在食堂吃饭,饭菜味道可口。到了读书年龄的孩子都上学了,从小学、初中、高中、技校到上大学,院里承担一切费用。孩子长大成人,有残疾的安排在福利企业工作,健全的在社会其他单位就业,保证他们生活有靠。但近年来出现一些新问题。由于企业用工制度的改革,孤儿的就业困难起来。现在工厂招工均要进行及化、技能考试,孤儿们由于从小受到创伤,生理和心理受了伤害,与正常人相比总有一定差距,考试中往往敌不过他人,…  相似文献   

11.
泥土的伟大     
我认为,直到现在,在中国,仍然有这么两类人:做事的人和在一旁指手划脚的人。我们往往把这些措手划脚的人.误认为是批评家。但他们与真正的批评家有一点根本的不同,即批评家是从某个事业发展的需要发表自己意见的人,他与被批评的对象同处于一个事业中,是为这个事业而奋斗,而努力的。在这个意义上,批评家也是做事的人,而不是只发议论而不为任何事情负责任的人。那些指手划脚的人则不同了。他们好象是生活在别一世界的人,好象人类的各项事业是与他毫无关系的别一星球的事情,好象它的成败得失都只是做事人的责任,他们不用负任何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残疾人》2006,(4):52-53
我碰到一个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普校的聋人在心理上好像有点问题,他们脾气古怪,孤僻不合群。为什么会有这种问题出现呢?我认为,听力损失的他们长期生活在健听人的包围圈里,与人说话有点模糊不清,人家也觉得和他说话特别费劲。而这种人又会固执地以为健听人看不起自己,心里感到很痛苦,有一种恐惧和仇恨在心底里,表面看不出来,但是自己心里却很清楚,他知道自己永远也不属于这个健听人圈子。因为在和健听人的接触中,他看到了自己的弱点,而且这种弱点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无论自己怎么努力也不能改变这种现状。这种痛苦的生活如影随形,无论他走到哪里…  相似文献   

13.
一个玩游戏长大的23岁青年,仅仅凭借着为这个“无聊的世界”所创造的两款网络游戏,就轻易拥有了1个亿的财富。他的成功来自于他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生活,而不是父辈的指点,也不是在社会安排好的阶梯上攀爬。  相似文献   

14.
最近,手机上经常会收到一些抱怨的信息。内容大抵分为两类:一是哭穷缺钱花的;二是工作压力大,已下岗或者濒临下岗。怨妇都怨到男人了,金融危机跨越性别界限。我原以为这么大的事情不会这么快来到我们身边,但它却悄无声息地与我们见面了。  相似文献   

15.
陈振西,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二等乙级伤残军人。他把自己的满腔热忱奉献给了他热爱的殡改事业。一 陈振西是湖北省应城市殡葬管理所的一名整容工。他 1972年入伍,在部队因公致残,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军人。退伍后,组织安排他到殡葬所工作,有人对他说,你是伤残军人,又是个党员,何必要干这整天与死人打交道的苦活呢?“正因为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更要服从组织安排。”他说,“如果你不来,我不来,谁来干这些工作呢?”他这一干就是10多年,在遗体整容这个岗位上无私地奉献着。 1996年 3月,应城市发生了两起交通事故,死…  相似文献   

16.
《劳动保障世界》2006,(6):12-13
43岁的赵孙立驾驶着宝马轿车疾驰在马路上时,经常会忍不住多看两眼路边的环卫工人。他有时候也会问自己:如果当年没有放弃环卫工作下海创业.24年后的今天.自己正忙碌在这个城市的哪一个角落?  相似文献   

17.
果农张某有一车水果急需出库,运往市里某果品超市。家中唯一的一台货车,因会开车的儿子生病,无人驾驶。于是他临时找来了邻村司机老王,说定给他五百元钱,由他负责开车将果品送到市里的果品超市。老王虽有驾驶执照,开过自家的货车,可自从他把自家的车卖了以后,已好长时间没摸过方向盘了。  相似文献   

18.
郭忠福 《春秋》2013,(4):26-27
今年是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在这个特殊时期,我经常回想起自己在主席身边工作的那些日子。他老人家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疾苦、俭朴的生活和忘我的工作精神,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毛泽东同志的一些亲友,纷纷给他写信,希望能在毛泽东的关照下,获得工作、入党、救济的机会。在他们看来,自己的亲友做了那么大的“官”,自然会给“自家人”以照应,解决诸如此类的事,应该不成问题,何况他们的要求也说不上过分。但毛泽东不这么看,他一一复信,对要求工作的,他明确表示“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京,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致杨开智》)。工作“不宜由我推荐,宜由他自己本人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20.
赞赏的力量     
“这么简单的问题,你怎么还不会……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怎么能找个好工作……老 师都是为你好……”又是一番苦口婆心的说教,学生A低着头,眯着眼睛,一言不发。显然 我那母亲式的智慧之词又一次在他装聋的耳朵面前失败了。  我做学生A的政治教师已半年有余。第一次政治考试他竟然得了零分,印象中的他课堂 上总是将他那肥硕的身体斜靠在椅子上,上课总是低着头,偶尔抬起头看看墙上的钟表,一 脸木然的样子。坦白地说,我不喜欢这个学生,看得出来,他也不喜欢我的政治课。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他的才能。课堂上他的笔不停地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