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当代资本主义经过近70年的变迁,取得了进步和新发展,但其基本矛盾深化和加剧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一方面是高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达到了空前发达和强大的程度,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调整的余地已接近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极限。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方面的情形就越实在;而对还不发达或者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则预示着它们的未来景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继续存在,决定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仍将  相似文献   

2.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危机再次把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矛盾凸显在人们面前。资本的本性是追求自身的增殖,从而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首要矛盾是总供给和总需求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第二个矛盾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和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第三个矛盾是商品与货币的矛盾,第四个矛盾是货币与资本的矛盾,第五个矛盾是利润与利润率之间的矛盾。除了这五大矛盾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存在其他矛盾,这些矛盾在不同层面和不同方面刺激和影响经济危机的发生,决定了无论资本主义国家是否干预,都必然发生经济危机。只有摒弃已经过时了的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资本主义,迈向社会主义,才能彻底克服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摆脱给数十亿人带来灾难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3.
现代经济危机与传统经济危机无论从经济危机的内涵、表现特点和成因上都有诸多不同。其内涵比传统经济危机宽泛得多。并表现为国际市场出口过剩、全球虚假财富过剩、形成危机的成因极其复杂、全球性和破坏力巨大的显著特点。其成因主要有:虚拟经济和金融衍生品过度发展;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缺乏有效制约和监管;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失误;房地产泡沫引发危机;劳动分配不公和分配结构不合理等因素。  相似文献   

4.
美国新的经济危机正在扩大发展一次新的经济危机已经在美国爆发,而且正在扩大和发展。尽管美国垄断赘产阶级政府采取了各种“反危机”的措施,但并没有,也不能制止情势继续恶化。十月和十一月,美国工业生产继续下降。减产最多的是那些重要的行业和部门,首先是号称美国经济三大支柱的钢铁业、汽车制造业和建筑业。钢铁工业自七月份以来,就经常有一半设备闲置,开工率在十一月中旬下降到47.5%,已非常接近上次经济危机(1957—1958年)最严重时期的水平。汽车产量,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减少了  相似文献   

5.
施综 《前线》1965,(14)
当前,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的发展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规律,尽管垄断资产阶级采取这种那种办法延缓危机的爆发,结果只能使矛盾积累的更多,从而危机也就更突出。我们来谈谈近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当今资本主义国家对华反倾销的特点。“反倾销”是进口国家为保护本国工业不因进口商品的低价竞争而遭损害所采取的一种措施。按照关贸总协定第6条规定: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国内销售价格或生产成本)输入另一国即倾销;如果倾销对进口国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进口国可对倾销产品征收数量不超过倾销幅度的反倾销税。反倾销作为关贸总协定认可的一种法律手段,本意在于阻止不公平竞争,但近年来被某些资本主义大国作为用来排斥我国产品,遏制我国经济发展的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华滥用反倾销中,有以下特点:(一)征税范围越来越…  相似文献   

7.
通常,当人们谈起当前这场危机的时候,总喜欢说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受美国经济的影响。但是,事情会不会就这么简单?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谈谈对上述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章通过学习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和经济危机理论,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制度要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立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与特征,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及其必然性,并在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般发生机制基础上诠释了其周期性,从而形成了其经济危机理论。这一理论为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形成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仅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各种表现形式的暂时性、强制性解决,同时为引发更剧烈、更深刻、更大规模、更难治愈的经济危机奠定基础。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特征的充分发展的生产力或将导致资本主义的"自我否定"。马克思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为研究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本主义新特征提供了思想密钥。  相似文献   

10.
《世纪桥》2016,(3)
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描述的现象已大不相同,呈现出一些新变化与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国家宏观调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福利政策不断完善、中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意识形态领域的扩张不断增强、金融资本总量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总量。这些变化的实质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表现,是资本主义腐朽因素走向没落、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长、人类社会向更高社会形态过渡的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瑞典模式内涵和基本特征出发,重点阐述了瑞典模式应对当前经济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瑞典模式应对经济危机的一些做法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卫建林 《红旗文稿》2012,(21):15-16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路走来,2011年被称为全球愤怒年。然而如英国《卫报》网站的一篇文章所说,也许不是一年,而是标志一个时代,我们所处的不光是一个极其动荡和前景难料的年份,而且是一个动荡和前景难料的时代,而今年的诸多事件仅仅是个开始。作为一种世界风向变化的时代判断,2011年旋风般带给全球的,是两个现象。一个是遍及世界各大洲的大规模群众性抗议活动。另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重新认识与普遍质疑。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危机的形成与原因 2007年下半年,美国次贷(次级房贷)危机因持续几年繁荣的房市降温而爆发。本来问题并不特别严重,全美被确认的次级房贷不过几千亿美元,是贪婪的华尔街精英们所谓的“金融创新”迅速放大次贷危机的效应。他们以次级房贷的高利率(相对与优质房贷的低利率)为诱饵,将其打包到证券市场,进行炒卖。这些通过所谓的“金融创新”被包装成优质资产,实为一堆呆、坏、烂账的金融衍生品,经过一次次像“击鼓传花”游戏一样的转手炒作,由房产泡沫转化为金融泡沫,并把愈来愈多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都牵涉进来。  相似文献   

14.
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加拿大共产党多次阐明自己的立场和主张,指出:此次危机不仅仅是新自由主义政策本身的失败,更是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运行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应对危机的措施是为了转嫁危机,并利用危机攫取更多的利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危机虽仍未完全过去,但其深刻影响及五个普遍性特征已经充分显现;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局限性,表明了用社会主义替代资本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迫切需要。在此基础上,加拿大共产党进一步阐明了其主要任务及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15.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过一系列调整,出现了一些社会主义因素,突出表现为:资本更趋社会化、经济运行有序化、收入分配公平化、社会福利普遍化、企业管理民主化和政治的民主法制化等。这些社会主义因素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不断孕育和发展,究其原因,并不是资产阶级的悔悟或恩赐,而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尖锐矛盾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国家内工人阶级不断斗争的成果,是当代资本主义借鉴社会主义成就的客观结局,是资产阶级有识之士的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6.
包振宇 《唯实》2009,(10):51-55
由于将市场和资本主义混为一谈,传统危机理论没有很好的解释经济危机。从政治经济学的视野出发,重新审视市场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提出市场和资本主义是不同层面的两个范畴,自由主义者对普遍市场机制的辩护与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历史性批判同样有力,造成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市场失灵,而是资本主义社会政治经济构造整体存在的弊端,国家干预从来不是也不应局限于经济领域的市场,而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政经结构的缺陷。  相似文献   

17.
正一、生态社会主义:"生态危机主要源自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生态社会主义(即生态运动中的"红绿派"),在苏东剧变前,不要说在整个西方思想理论界,就是在生态运动理论阵营内部,也不占主导地位,那时在生态运动理论阵营  相似文献   

18.
正在深度蔓延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席卷全球,各国政府力求探究经济危机的成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的成因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而凯恩斯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对西方各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也较为深远,重温二者的理论,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我国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需要转变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对国际金融经济危机需要转变经济思想,认清美国金融危机的本质,破除"市场原教旨主义"的迷思,坚持用动态比较利益理论指导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强调巨额外汇储备应为国家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   

20.
面对全球金融风暴引发的国内经济困局,各方推出的治理方案逐渐呈现出两个趋向:一是政府保增长的热情与经济学家调整结构的理性正在融汇,着眼当下救急还是着眼未来中长期发展的争议似已不成问题;二是社会学家的介入意识正在萌发,部分学者围绕如何避免经济危机向社会危机演化进行了积极的谋划。考虑到以往的经济建设往往遵从经济中心主义而“见物不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