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具有"个人魅力"的领导人往往能使人对其忠诚,但并不是每个社会都需要一个"个人魅力"型的领导人,在非洲和一些拉美国家,个人魅力甚至会起到副作用.在没有个人魅力的时候,只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领导人.  相似文献   

2.
在非洲,不少国家的领导人往往通过独特的穿衣着装方式来体现其领袖风范,凸显其个人魅力,增强对民众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影响着一代甚至几代人。对于这种现象,有人称之为“着装治国”。在摆脱殖民统治、实现国家独立后,许多非洲人都认识到,服装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独立后的非洲人民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服饰。不少非洲领导人也以身“试衣”,努力寻找一种具有非洲特色并能为非洲人认同的服装。在这方面,赞  相似文献   

3.
“南方现象”的魅力有人也许会不以力然,一个经济落后地区的小所,也能担起“名所”之名!凭心而论,我刚接受这一采访任务时,也是疑窦丛生,基至在飞临赣州上空时,望着机翼下这片贫瘠的土地,我还在担心会虚此行。是的,在南方所,你也许翻阅不到巨额标的卷宗,听不到高额创收的炫耀,但只要你踏进这个所,了解这个所,你就会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一种精神——“团结奉献,开拓创新,立足未来,争创一流”的“南方精神”,你就会亲眼目睹和认识到“一年三大步,两个效益并举发展”的“南方现象”。我想,评价一个律师事务所是否够得上“名所…  相似文献   

4.
郑承镇从没想到,自己这个20年前“走到哪儿都觉得丢脸”的劳改犯,会在20年后作为全国道德模范,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走到哪儿都有人羡慕”。  相似文献   

5.
今天,但凡看过美国警匪片的观众都会看到警员宣读米兰达权利:“你有权保持沉默。如果你放弃保持沉默的权利。你说的一切会在法庭上用作对你不利的供词。你有权获得律师。如果你希望有律师,但没钱请律师,警方讯问开始前可为你找一位律师。”但美国刑事案件中律师帮助权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为权利而斗争”的结果,每一个人都用他们自己不懈的努力和抗争在改变历史。  相似文献   

6.
战钊 《公民与法治》2011,(24):38-39
在各种不同的网站上注册个人资料、频繁进行网上交易、经常光顾各种交友网站……对于互联网时代的人而言,这一切似乎再正常不过。但是,当登陆互联网时.用户或多或少会留下“痕迹”,而在这个过程中,个人身份信息、网上银行、股票、房产、车辆,甚至你的朋友关系都有可能会成为被泄露的对象。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与个人主义 “个人”对于人们来说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概念。我们用个人这个名词来指代所有的单个的人。但是从中仍然能区分出个人的两层含义。首先是作为一个生物有机体的个人,在这种意义上,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独立的单位。而那些集合名词并不存在对应的生命有机体。这是一种唯名论的看法,比如说世界上只存在一个个的各不相同的苹果、桃子等,并不存在“水果”这个事物,“水果”只是人们观念中的集合名词。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爱情”是男人们发明的伎俩,这话不无道理.男人们发明了“爱睛”这个概念,不劳而获取了女人芳心,“爱情”成了恋爱之中法定的流通“货币”。“爱情”只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也能当“钱”用?美国华尔街那些金融家们玩“概念”已经玩到很多人倾家荡产了,如果你还不承认“概念”可以充当货币,只能征明你OUT了。  相似文献   

9.
可贵的细节     
朋友,当你阅读这篇文章的的时候,也许你会觉得,这有什么,都是些不足挂齿的小事,甚至还称不上是个“事”,确切地说,只是一些小小的细节。然而,我却认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些细微之处,点滴之间,则往往更能折射出一个人的品质,更真实地反映一个人的人格魅力。这些不经意间的细节。是他们精神内核的一种证明和对做人的一种坚守。我想,并不是所有的人在遇到这些小事情的时候,都能像他们那样做。所以,我用笔,将这些细节,一一地记录了下来。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名法律职业者,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命题?警人,警己,后者更多一些。我把律师当成自己一生的职业,并不是什么神圣的梦想,就像你是会计,他是医生,还有人是教9币一样。但是,我的确希望,当自己在向别人介绍自己职业的时候,就算不会得到赞许,也起码有一些尊重。可是,像“律师就知道赚钱”“律师都是骗子”“律师就会拉关系”“律师钻法律空子”之类的话语,时常充斥在耳边,我明明知道对方不是在说我,但是也很是不舒服。甚至,我自己有时候,都很讨厌有些律师同行,也不是什么不好,就是一个字——烦。因为,有时候你就需要一场轻松的聊天,可是对方非得把你拉进辩论的泥潭。你要和他解释乃至争论,我说的是这个意思,不是那个意思,你应该这样理解等等,等到谈话一结束,你会发现自己很累,消遣休息的效果没有达到。律师,为什么会这样不招人待见?以下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愿意和大家共勉。  相似文献   

11.
婚后一段时间,你会发现他对你很冷淡,甚至连家务也不干了。你拖地,到了他面前,让他抬脚,他都感到很不耐烦,往日的殷勤全无。你下班回来时,他连一句“回来啦”都舍不得说了。甚至,他会很晚回家,你做好饭打电话给他,他只是说你自己吃吧。于是,你开始猜度,他是不是不爱你了,在外面另结了新欢。你便惴惴不安,试图跟踪他,以至于跟他吵架,闹别扭。  相似文献   

12.
《法律与生活》2011,(3):29-29
中国人民大学女大学生苏紫紫因为“裸”成名了。这个时代,敢“裸”的人不少,但苏紫紫胜在“裸”得坦然,她在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中一丝不挂地坐在男记者的对面说,我可以坦然地看着你,你能吗?  相似文献   

13.
“要打官司先交钱”,这是多年约定俗成的惯例,然而“风险办案”不用你先交钱,律师就为你代理仲裁、诉讼。尽管这种符合国际惯例的办案方法不违背法律及公共利益,可至今许多律师无心问津,原因何在?请看记者的调查——“风险办案”刮不起风  大凡看过几部美国小说的人,对美国律师制度以及律师办案程序会有初步的了解。在美国,即便你穷困潦倒,一旦你涉案被人侵害或被侵权,总有消息灵通的律师踏上门来,劝你“告他去”,而这时当事人只要与律师签订一个委托代理协议,剩下的事你就甭管了,你也不需先交任何费用,律师就会全权为你代…  相似文献   

14.
肖菲 《法律与生活》2009,(16):54-55
不知是谁给未婚男女同居起了“试婚”的好称谓,甚至还有人对此大唱赞歌,如果你见到这对当事人,你也许会对同居有新的认识。要知道,以前“同居”一词在法律上被称为“非法同居”,这能是好事吗?  相似文献   

15.
话题背景 如今在这个信息社会里,你知道自己的隐私正面临怎样的安全风险吗?从4S店买完不久,你就会收到保险公司的短信或电话,或许电话那头连你的车号,保险到期时间都说得清清楚楚,生完孩子不久,你就能收到“神奇”电话——制作胎毛笔;报了一个亲子班,不久之后就有人向你兜售婴幼儿产品;各种偷窥,偷拍正在侵入你最私密的空间,在互联网上,你可能早就成了一个“透明人”……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爱看戏,尤其爱看反腐大戏。对贪污腐败深恶痛绝,与其说是人之天性,不如说是个人权利意识觉醒的结果。我纳的税,被某个人给糟蹋了,一旦“你他”之间有了关联,粗这个“他”损害了你的利益,那种仇视的劲儿甭提有多大。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揪出一个大贪官的时候,举国欢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把握你自己     
如果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认识你自己吗?你一定会感到好笑。朋友,你先别笑,你还真的不一定认识自己。要说认识的话,那也是表象的你。 毛泽东同志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就没有自知之明,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优点和缺点,问题的关键是你能否正确认识它。我们每一个公务员,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那就势必犯错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在评价某一个人时,人们好说:“这个人没有一点自知之明!”这就是说,这个人不能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8.
布衣 《公民与法治》2011,(23):50-50
曾听朋友讲过这么一件事,遇事想打政府公开电话,但这几个对外咨询电话总是处于占线状态,即便是深夜或者非工作日也占线,实在是“日理万机”、“废寝忘食”。如果电话接通了,你最好说是某某权力部门或单位的,这样对方会解释得清清楚楚、客客气气:倘若你以个人名义或是平常老百姓,那对方的听筒就会出现故障.“啊一啊”,似乎什么也听不到,然后自然就会把电话挂掉。你再打这个号码。对不起,没人接了……  相似文献   

19.
东方 《江淮法治》2008,(24):46-46
美国人换工作也比较勤,到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州去,甚至从西海岸到东海岸去工作,在美国人看来是很简单的事情。美国人的祖先最先从欧洲移民到北美时,就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是祖国。”现代美国人继承了这个精神,哪里生活好,哪里就是家园。  相似文献   

20.
律师幽默     
请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从善如流柯孔德希:“律师先生,如果我在开庭前进一只肥鹅给法官,并附上我的名片,您认为会怎样?”律师:“您发疯了?您立刻会因为贿赂法官而输掉这场官司的!”开庭的结果是柯雅德希赢了这场官司。第二天,他得意地告诉律师,“我没听你的劝告,还是把鹅给了法官!”律师怀疑地说:“这不可能!”“可能的”!他解释过:“只是我把对手的名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