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中国减灾》2006,(5):18-19
随着环境问题愈来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沙尘暴又成为焦点中的焦点,每逢春天一到,人们对于沙尘暴又有一番必不可少的讨论,究竟沙尘暴对人们是有利?还是有害?一场利害的博弈又随之展开——  相似文献   

2.
人类步入21世纪,肆虐的沙尘、沙尘暴天气有增无减,每年的春季甚至更早些时候,横扫北方地区乃至大半个中国。作为我们东北地区的长春市,其市民深受其害。如何使青少年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树立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实为刻不容缓。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高彦国老师执教的《环境问题之一——沙尘暴》一节活动课,对此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课例:1.创境引题。教师借用流星花园人物名字,自编古代神话,引出沙尘暴现象,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愉快地进入——《环境问题之一——沙尘暴》的学习活动中。2…  相似文献   

3.
污染空气、影响交通、破坏植被、危害人类健康——沙尘暴的种种危害显而易见。在很多人谈“沙”色变的同时,科学界出现男一种声音:“从整个地球环境来看,沙尘暴并非百害无一利”。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在沙尘暴治理中有两个误区,一是不少人认为,防治沙尘暴就是治理沙漠。二是不少人认为,治沙就是造林。国家三北防护林建设,环京津防沙、治沙项目,都只重视植树造林。两个认识误区,导致防治沙尘暴工作,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没有对症下药。林带只是防治沙尘暴的一个措施,即设立风障。沙尘暴重点发生区多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不是森林地  相似文献   

5.
卞吉 《中国减灾》2010,(5):47-47
土地荒漠化是世界性的难题,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荒漠化危害地区。沙尘暴是一种跨越国境的自然灾害,就像瘟疫一样,困扰着北美、澳大利亚、中亚以及中东地区。为此,全球围绕沙尘暴治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据媒体报道,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6.
徐娜 《中国减灾》2006,(6):38-39
沙尘暴这个话题,已经谈论了很多年,比较严重的说法是,沙漠已经包围了我们,而沙尘暴只是沙漠向人类居住地进攻的一个前兆……  相似文献   

7.
蓝天常在     
初春,乍暖还寒,我们在期待一个晴天. 3月15日,一场"遮天蔽日"的强沙尘暴席卷我国北方,局部地区能见度甚至不足500米.这场近10年来影响我国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黯淡了刚刚绽开的春花的颜色.而在此之前,雾霾也已盘踞了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8.
沙尘暴和荒漠化既是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又是一个已经威胁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在沙尘暴和荒漠化的威胁下,许多地区从沃野良田变成遍地黄沙,许多人因此而染上呼吸道疾病。可以说,沙尘暴并不只是一个影响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影响可持续安全问题,是中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另外,人类面临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挑战,也需要采取新的思路应对。  相似文献   

9.
从沙尘暴成因看河西走廊以至甘肃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愈演愈烈的事实告诉我们 ,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每分每秒地加剧恶化。我们不愿看到 ,今天的河西会重蹈丝绸古道上曾经繁华喧嚣的楼兰、且末、精绝这些古国名城的覆辙而在地球上永远消失 ;我们不愿看到 ,在沙漠化的推进、沙尘暴的侵袭下 ,西北告急 ,华北告急 ,东北告急 ,中华民族告急。我们正被日益猖獗的沙尘暴逼在了没有退路的边缘。  相似文献   

10.
西部沙尘肆虐 荒漠步步逼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静 《人大研究》2000,(8):29-30
20 0 0年 3月中旬到 4月下旬 ,我国北方先后10余次受到沙尘暴的袭击 ,沙尘暴肆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华北大部和黄淮北部地区 ,袭击范围之广、时间之长、频率之高都是历史上罕见的。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地 ,平均每周就发生 1— 2次沙尘暴。首都北京2 0 0 0年 10次被沙尘暴“光顾”。沙尘暴刮来时 ,风沙铺天盖地 ,树木倒了 ,广告牌歪了 ,微型车刮得晃晃悠悠 ,行人步履艰难……整个大地灰蒙蒙一片 ,人们戴着口罩也免不了满嘴黄沙。沙尘暴不断向南推进 ,一路刮到济南、武汉、南京。沙尘暴所到之处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4月…  相似文献   

11.
从沙尘暴成因看河西走廊以至甘肃全省的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尘暴愈演愈烈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每分每秒地加剧恶化。我们不愿看到,今天的河西会重蹈丝绸古道上曾经繁华喧嚣的楼兰、且末、精绝这些古国名城的覆辙而在地球上永远消失;我们不愿看到,在沙漠化的推进、沙尘暴的侵袭下,西北告急,华北告急,东北告急,中华民族告急。我们正被日益猖獗的沙尘暴逼在了没有退路的边缘。  相似文献   

12.
强风沙尘暴灾害及减灾对策李福兴,陈隆亨(中国科学院兰州沙漠研究所)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地区先后遭受了罕见的强风沙尘暴袭击,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本文系笔者参加林业部强风沙尘暴灾害科学考察的初步总结之一。一、强风沙尘暴灾害...  相似文献   

13.
西北地区中尺度强沙尘暴天气监测预警系统工程建设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轻我国西北地区强沙尘暴对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造成的危害,在现有气象台站网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中尺度强沙尘暴天气监测预警系统的工程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06,(5):21
人们在向沙尘暴宣战的同时,也对沙尘暴这一现象进行了调侃式的解读,这是否也意昧着人们在沙尘暴的面前已不再是无能为力,而是逐渐由被动慢慢走向了主动……  相似文献   

15.
人物语录     
秦大河:所谓制止沙尘暴,实际是违反科学规律的日前,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一语惊人:“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不可能被消灭的,所谓制止沙尘暴,实际是违反科学规律的。”秦大河认为,沙尘暴给人类造成损失的同时,也有其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16.
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启运 《中国减灾》1995,5(1):50-52
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减灾对策徐启运(甘肃省气象局)1993年5月4日—6日晨,在我国西北地区11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发生了一场自1927年以来罕见的特大沙尘暴天气(简称“5.5”沙尘暴),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这场沙尘暴西起新疆准噶尔盆地和东...  相似文献   

17.
沙尘暴的警告——内蒙古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防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年之际在于春,春光无限好。然而今年3、4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沙尘暴七次袭击首都北京,不仅影响遍及我国北方,而且向长江流域推进,对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扬起大量沙尘,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灾害性天气现象。今春沙尘暴天气出现早、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而气温高、降雨少、大风多及与其相关的植被破坏、沙化土地不断扩展、城建工地表土裸露正是形成沙尘暴天气的主要原因。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横跨西北、华北、东北,东西长2400多公里,南北宽17…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沙尘暴天气时空分布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尘暴是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所致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发生在沙漠及其临近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世界范围内沙尘暴多发区位于中亚、北美、中非和澳大利亚,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及华北大部分地区,主要位于35°~45°N之间,属于中亚沙尘暴区的一部分,是全球现代沙尘暴的频发区之一。沙尘暴发源于人口稀少的沙源区,然而,在适宜的大气环流背景下,沙尘气溶胶可以输送到其下游上千公里以外的人口稠密且经济较发达的国家与地区,这种影响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区域环境问题,它已经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具体说:沙尘暴过程对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9.
薄茹 《北京观察》2005,(12):12-13
人们都希望生活在优美的环境之中,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随之产生.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启动的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环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几项大型生态保护工程的启动,水土流失、沙尘暴等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有效治理,"久违"的蓝天终于重新出现在北京上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沙尘暴频繁发生已严重危害到人类生存 的环境。早在 1988年新华社就曾播发过一条题为《风沙紧逼北京城》的消息把联合国将北京列为沙漠化边缘城市的消息公之于世。新世纪第一天大自然赠予北京人的礼物居然就是沙尘暴。作为北京市的绿色屏障河北省重任在肩。我们就此走访了河北省林业局局长萧凤来。 记者:您从事林业工作多年对林业工作总的想法是什么? 萧:没有什么问题比林业问题更重要的了。中华民族有两大心腹之患长江、黄河的水患和荒漠化这两年频繁发生沙尘暴的直接原因是荒漠化的加剧。防沙要从治沙开始治沙就要造好林育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