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就业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利用网络实现就业对缓解就业难问题有着显著作用,是一种对传统就业方式的有效替代.本文从网络求职和网络创业两个视角,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就业的前景,首先从大学生网络就业的微观行为和社会支持状况说明了实现大学生网络求职具有良好的受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从互联网就业效应、大学生网络创业动机、网络创业支持力度等角度考察了大力发展网络创业的优势,从网络创业状况和公众认识分析了相应的问题.最后给出了促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五)失业大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从毕业前的求职、毕业再到失业的这一变化过程,大学毕业生处在社会系统之中,这一社会系统相应地为其毕业前的求职以及失业后的生活和求职提供着一定的支持和环境,构成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理论上,社会支持主要包括来自于政府部门和社会部门的正式服务、社会保障机构发放的货币福利以及个人的社会关系的支持②等。在T县,这一支持系统的现状是:1.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承担着大学毕业生的主要社会支持,尤其是生活和情感支持。调查发现,除了临时打工收入外,失业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开支来源于家庭和亲戚的资助…  相似文献   

3.
主流话语虽然关注女大学生的被歧视状况,但女大学生自己发出声音的却很少。本文通过对女大学生群体进行访谈发现,性别歧视在女大学生的求职过程中是一种弥散的、无所不在的状态,而女大学生常常不会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性别歧视、重建自我,而多以沉默接受歧视,其重建的自我是“第二性”的。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加强女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同时,细化法律条文,使法律具有可操作性,让歧视者为其行为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4.
夏雨 《今日广西》2008,(23):16-16
如今,大学生缺乏求职经验是他们就业不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里的经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所应聘职位具体要求的工作经验,这一点无数人已有体会;二是指求职应聘的经验。这一点,许多人似乎体会得并不那么深。由于求职经验的欠缺,许多大学生的求职思路和求职方法十分狭窄和单一。大致说来,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只会实力求职法和关系求职法。  相似文献   

5.
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对湖北省武汉市重点高校2007、2008两届硕士毕业生的社会支持与求职行为两个变量及其关系进行探索的结果发现:硕士毕业生对正式社会支持的使用仍比非正式社会支持次数更多;非正式社会支持越多,求职行为越多;从求职结果来看,硕士毕业生非正式社会支持比正式社会支持求职的成功率更高;硕士毕业生对非正式社会支持为其求职提供帮助的满意度比正式社会支持更高。  相似文献   

6.
我长期在高校从事学生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每到毕业前夕,不时有大学生为求职择业找我咨询、求教,让我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每当此时,我总是把自己多年深思熟虑的求职的四句忠告,当作秘诀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第一句忠告:求职要靠实力,不要指望关系。时下,有些大学生求职往往喜欢走捷径、投机取巧,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地寻找、疏通各种关系,托人情,找门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希望靠关系和职权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由于把求职的愿望完全寄托在人情关系上,有的大学生在校三日打鱼、两日晒网,不安心读书,不注意练内功,忽视增强就业竞争的实力,…  相似文献   

7.
《协商论坛》2013,(6):63
近日,有调查显示,超过两成受访大学生求职时动用过"关系"。而在山西太原,一个诈骗团伙4年来以帮忙找工作为名,骗得500个大学生近9000万元,原因也是迷信求职要"走后门托关系"。找关系求职成为集体"潜意识",很大程度上折射了就业之难。的确,这个夏天,近700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却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需求下降,  相似文献   

8.
刘瑛 《人民论坛》2012,(35):162-163
提高大学生创业率及成功率需要良好创业环境的支持。创业者的社会网络为其提供了支持、信息和帮助的渠道,创业者可从网络关系中获得精神、技能和资源等支持。文章从社会网络角度构建了以学校为依托的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模型并揭示出其作用机理:校内创业支持系统与校外创业支持体系交互作用,共同提供多方位支持。  相似文献   

9.
利用社会网络的理论研究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与职业获得的相关情况发现:他们在面对大型的现代企业和外企求职时,由于存在公共信息渠道不畅、就业制度壁垒、职业中介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很难从这些正式支持网中获得满意的支持;家人的支持“远水”解不了“近渴”,亲友同质性过高,效用递减,故非正式支持网发挥作用的空间不大;因此,他们必须从自己新构建的社会网络中获得求职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王丹平  刘妍君 《前沿》2012,(13):153-155
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求职渠道及影响因素。通过随机抽样调查380位大学生,结果表明:学生干部经验在求职渠道、求职自我效能感和求职清晰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求职目标清晰度和学生干部经验对正式求职渠道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求职自我效能感对非正式求职渠道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果还表明理工科学生性别在求职渠道、求职自我效能感、求知情绪度上得分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高校毕业生的追踪测量,考察了社会支持对求职行为和求职满意度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和政治面貌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的效应后,社会支持和求职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和求职满意度之间也存在正向的、显著的预测作用;与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相比,主观支持更能预测求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眼下,又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求职也越来越困难。个别用人单位抓住毕业生急需就业的心理,在试用期这一特殊阶段上耍花招,侵害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在此提醒求职大学生一定要弄清试用期的“门道”,在求职时多加注意,以防上当。  相似文献   

13.
就业焦虑下,求职无门让不少在校大学生担忧自己“毕业即失业”,纷纷选择提前实习以充实简历。一些求职辅导机构抓住“商机”,渲染“没有大公司的实习就无法得到好工作”的恐慌情绪,引诱求职焦虑的在校大学生“付费实习”,一些大学生为购买虚假实习证明耗费不菲。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抽样调查,从网络规模、网络趋同性与异质性、网络关系构成等方面定量描述了大学生就业社会支持网的基本结构及特征,并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及上岗成为新职业者的过程中,依法享有不容侵犯的就业权益.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平等就业权、自主择业权、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及相关就业法律、法规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树立求职过程中的权利观念,以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6.
黄少洪 《传承》2009,(8):122-123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及上岗成为新职业者的过程中,依法享有不容侵犯的就业权益。而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平等就业权、自主择业权、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受到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高校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及相关就业法律、法规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帮助大学生树立求职过程中的权利观念,以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7.
不法分子利用网络招聘求职的择业形式进行诈骗、强奸、甚至于绑架人质等一系列犯罪活动 ,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犯罪形式。这些传统的作案方式移植到网络 ,它具有了犯罪的欺诈性、方法的隐蔽性、手段的多样性、时空的广泛性、速度的快捷性 ,犯罪成本低廉且回报丰厚的特点。大学生在网上求职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 ,对于发布招聘信息的网站 ,法律法规也应该对其严格规范。  相似文献   

18.
求职择业、就业难是当代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诸客观因素,党和政府正不断努力改善、克服和纠正,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某些主观因素仍未引起大学生们的足够重视.近几年的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实践告诉我们,要获得求职择业与就业的成功,有两点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学生毕业前"求职黄金季"的到来,一批断开学校"脐带"的应届毕业生将成为职场新人。但是,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并不知道如何维权,遭遇一些法律问题时,大多抱着维权成本高、吃点亏算了的心态。其实,对这些职场新人来说,求职维权也是迈向成功职业生涯的一堂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求职择业的不良心态和误区透视及其调适校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择业中 ,由于社会和个体等原因 ,部分大学生表现出种种不良心态 ,陷入就业误区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择业观 ,调适就业心理 ,克服和避免不良心态的干扰 ,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帮助大学生择好业、就好业是高校每个就业指导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