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超主权储备货币:看上去很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建议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作为超主权储备货币,改革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文章一出即引发国际性轰动,支持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超主权储备货币固然是打破美元霸权的一种可能,但在目前条件下是否可行?  相似文献   

2.
主权的提出是与对国家概念的解析密不可分的。随着世界统一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协调机制应然而生。国家货币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国家在其国内发行和管理本国货币的最高权力,以及在国际上独立执行其对外的货币政策,平等参与处理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权利。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一国的出发点应从本国的利益及具体国情来考虑经济全球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胡进 《理论月刊》2002,(2):37-38
传统的货币主权原则包括中央银行统一发行货币的原则和货币流通的地域限制原则,而电子货币的这些新特点、新机制却给传统的货币主权原则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创造》2009,(4):66-69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金融危机屡屡发生且愈演愈烈,研究者认为全世界为现行货币体系付出的代价可能会超出从中的收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提出创立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观点,立即在世界上引起轩然大波,各方人士作出了不同回应。  相似文献   

5.
2019年以来全球出现了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和应用热潮。CBDC的研发和应用主要是应对全球私营数字货币的发行与交易日益活跃并对主权货币的货币资产市场形成重要影响,以及基于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主权法偿货币自身的优势。在CBDC体系的运行过程中,我们要密切关注其运作风险和安全问题,包括金融稳定性风险、技术层面风险、国家风险与国家利益冲突、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操作风险,以及战争、无电和天灾人祸等“不可抗逆”风险。这些都可能导致央行数字货币面临运行风险与问题。可以预计:短期内全球多数国家CBDC会与原实体货币并行运作,长期趋势是CBDC会取代实体货币的地位,但现金(纸币和硬币)仍会存在相当长时间;各国CBDC的国内封闭运行会比国际运行更安全和容易;未来CBDC将在全球国际结算中广泛应用,并挑战SWIFT和CHIPS两大全球结算系统的国际结算地位;在全球CBDC发展的新形势下,数字人民币的全民推广应用、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以及支付宝和微信国内国际支付的拓展,未来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杨帅  温铁军 《探索与争鸣》2022,(1):51-62+178
在全球化危机和疫情冲击的双重影响下,中国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试图改变过去对外依存度过高条件下形成的“外储发行+土地吸纳”的货币供给体系,以及由此造成的货币发行对外依赖和国内经济脱实向虚的问题。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转型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重要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建议以“两山”新理念来统筹金融与农业两大供给侧改革,探索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让货币“回锚”到生态资源价值化的“三级市场”之中,通过建设生态资源价值化的三级市场和发行“两山债券”相结合,以此吸纳货币,从而将主权货币发行用于主权范围内的“资源货币化+资本化”,进而带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畅通国内大循环。  相似文献   

7.
作为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延伸和蔓延,欧元区货币危机事实上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希腊等国过高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直接导致欧元区货币危机的产生,欧元区货币危机同欧元区货币制度的设计、欧洲各国的高福利与高水平公共服务的经济模式、欧元区各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国际投机者的炒作都有密切关系。我国作为欧盟的主要贸易伙伴,必然受到此次危机的牵连。本文对此次危机成因及对我国人民币币值稳定及外汇储备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给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创新的蓬勃发展,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不断增强,制约了中央银行对货币供应量目标的有效控制。本文在对内生货币理论做简单回顾的基础上,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内生性以及电子货币的发展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表现,并用传统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历史事实和我国的法律法规,从货币本位制度演变、货币职能和金价波动等方面阐明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不是黄金的"代表"和"符号",指出了几种有损人民币的错误观点,同时提醒思想政治课教学要谨守我国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0.
名词解释     
《时事资料手册》2009,(3):51-51
超主权货币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前撰文指出,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反映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和系统性风险。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这种货币就是超主权货币。它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月末,中国首家货币经纪公司——上海国利万邦货币经纪有限公司——在上海开业,成为中国货币市场上的首家货币经纪公司。作为建立一个有效率的货币市场的重要进展,旨在提高货币市场运行效率的货币经纪公司的发端、发展,引起了各方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货币和通货膨胀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货币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 ,经济学家都为此争论不休。本文通过回顾和评论有关理论研究 ,认为货币、通货膨胀和长期实际经济之间存在非单调关系 ,货币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在低水平上的较小变动与长期稳态资本存量和产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但当变动超过临界点 ,则将损害稳态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  相似文献   

13.
货币作为商品形态的特殊性和作为价值形式的一般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不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把货币商品自身的“物理——自然”属性与货币商品的“经济——社会”属性的契合作为货币商品具有超越“一般等价物”的“特殊性”规定,是“倒因为果”的货币商品形态论而不是货币商品本质论,更不是货币本质论;货币的本质是要说明商品怎样、为什么成为货币而不是强调货币是商品还是特殊商品;货币现代虚拟化的发展形式充分说明马克思货币本质论具有广泛的理论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货币流通的历史是一部多数货币逐渐地统一于少数货币或单一货币的历史。货币流通的边界应当由商品流通的边界来确定,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内在地要求世界货币的统一。生活在只有一种货币的世界,人类将享受到更多的便捷、富足和闲暇,地球上将永无战乱和冲突。  相似文献   

15.
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中国--东盟区域货币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磊 《前沿》2004,(3):196-198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和欧洲货币一体化使中国和东盟各国认识到货币合作的重要性 ,从而提出了区域货币合作的构想。本文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对建立中国 -东盟区域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并得出结论认为最优货币区的建立要分阶段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6.
货币哲学的探讨是近年来哲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为哲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对近期的货币哲学研究进行评述总结很有必要。从观念史的研究方法、马克思货币哲学、货币与其他经济范畴的关系、货币与人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等四个方面,可以了解到货币哲学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10,(1):46-46
朝鲜外务省官员2009年12月1日在平壤向驻朝使团通报说,朝鲜政府做出决定,从2009年11月30日起,原有的朝鲜货币停止使用,将更换新的货币。旧货币与新货币的兑换率为100比1,即100元旧货币兑换为1元新货币。  相似文献   

18.
孟兆娟 《前沿》2006,(2):55-58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中所特有的一种货币性扰动。本文探讨了货币替代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了中国的货币替代程度,并提出了反货币替代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货币蕴涵着人与人相互间的社会交往关系。它催生并推进社会伦理关系;它使个人在社会交往中愈益表现出独立性;它使属人的本质目的的社会交往外化为人和货币的关系,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低俗化;它物化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血缘关系,打破原有的单一交往,走向世界交往;它使个人拥有对社会、享乐和劳动的普遍支配权,它是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牵线人”。货币给个人的社会交往带来双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禹芳琴 《求索》2007,(5):145-147
货币伦理要研究和解决的是道德行为和货币交往活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对货币伦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科学的货币伦理思想:货币改变人际伦理关系的内在维度;货币成为“道德秩序的辅币”;人的价值和货币价值通约具有不公平性。这些思想也构成了货币伦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