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说欲望     
柳萌 《民主》2011,(12):46-46
人都是有欲望的。只是由于年龄、地位、文化教养,乃至所处的环境不同,欲望有时也就不尽一样。就是同样的一个人,此一时,彼一时,每个时候的欲望都有变化。不过有一点大概没商量,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有一个欲望却是共有的,而且绝对是永恒的,这就是要有衣穿有饭吃。只有在吃饭穿衣得到满足之后,你才有可能有别的欲望,不然就是欲望小到走路,恐怕也不会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敢接触“欲望”问题了,大家对如何满足人的欲望谈得很多。其实,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日常的、大量的以及交织着种种复杂矛盾的思想问题,大都可以归结到人的欲望和如何对待欲望的问题上来。欲望的几个特征欲望,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想达到某种目的或想得到某种东西的一种愿望。过去说人有“七  相似文献   

3.
盛芳 《学理论》2012,(15):12-14
节制与自制是伦理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节制属于德性,而自制是居于恶与德性之间的混合品质。自制者刻意地约束欲望以使行为合乎规范,而节制者没有不合适的欲望,其欲望适应人的自然本性、合乎主体心意,同时依据欲望而做出的行为也符合规范。教育的目的在于教人做节制者,同时教育也强调自制,是因为要达到节制这个最终目的,自制这个中间环节是不可或缺的。但人们在通往获得节制德性的途中,追求自制品质既是当前社会安定团结的需要,也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根本。  相似文献   

4.
德勒兹与他的合作者加塔利建构了以欲望为逻辑起点的微观政治学,他们颠覆了"欲望即匮乏"的传统欲望观,更加强调欲望的生产性和革命性。他们认为,资本主义带来欲望的空前解放的同时,对欲望又进行了再辖域化,使欲望被再度囚禁。为重新焕发欲望的生机,他们主张通过解辖域的方式来实现欲望的解放,并力求把这种微观层面的欲望解放渗透到宏观的经济和政治层面,试图以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嬗变实现整个社会的根本性变革,为促成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自律与自由     
蔡建军 《民主》2014,(10):60-61
<正>自律与自由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体。自律,在常人看来是一种约束和限制,而作为领导干部来说,却是一种素质和本领。人生在世,欲望与生俱来,挥之难去。合理的欲望,是引人向上的阶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在于,人之为人,不是一个"欲望的洞窟",有理智、讲理性,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才是人的价值所在。泰戈尔说:"顶不住眼前的诱惑,就会失去未来的幸福。"在形形色色诱惑的面前,如果不能保持高度清醒,不具备内省、自警、自律的定力,出问题是迟早的事情。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包括少数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从忽视对自己的基本约束和严格要  相似文献   

6.
作为白日梦类的文学,架空历史小说以塑造的时空人物境象为显露内容,用伪装的形式掩盖了小说的深层动机——欲望。这些经过伪装的欲望在小说中主要包括情色、物质、权力三大类,它们曲折隐晦地折射着现代人深受欲望困扰的心理现实。  相似文献   

7.
梦与文学自古以来就存着极其微妙但又难以表述清楚的联系。在众多的文学作品里,作家借作品叙梦、或借梦的形式来构筑作品内容的创作现象是屡见不鲜的。梦与文学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弗洛伊德第一次用创作动机论将梦和文学创作的深层机缘联接起来,并给予合理的解释。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一切动机来源于无意识的本能欲望。无意识的本能欲望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动力和动因。艺术创作也不例外,文学创作是作家以幻想的形式满足其本能欲望的一种手段。人的幻想是由人的实践欲望形成的,幻想的实质就是人在实践中被压抑的欲望的感性显现。对于作家…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32)
王国维在其诗词中表达了很明显的悲观主义倾向,他完全赞同叔本华的人生观,认为人生就是一场迷雾,世界是一个骗局,人生而有欲,但人越是追求欲望的满足,就越是深陷在欲望的泥潭中。生命的本质就是痛苦,生活与欲望、痛苦如影随形。人生就是一片茫茫的苦海,于是"明朝又是伤流潦"。受这种悲观情绪的影响,他在衰落的现实中挣扎无力时,选择了自杀的"解脱"方式,留给后人的是无尽的惋惜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极简主义生活,是对自身的再认识,对自由的再定义。深入分析自己,首先了解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然后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专注地追求,从而获得最大幸福。放弃不能带来效用的物品,控制徒增烦恼的精神活动,简单生活,从而获得最大的精神自由。欲望极简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不盲从,不跟风。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最迫切的欲望上,如提升专业素养、照顾家庭、关心朋友、追求美食等。精神极简  相似文献   

10.
经济学家说,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无人能够得到满足。不能把"需要"和"欲望"混为一谈,两者的差异是很大的。人类的基本需要都差不多,不外乎拥有自尊心、成就感,得到别人的赞同、关爱与尊重,至于我们认为自己非要不可的东西,其实都是我们希望拥有却可以轻易放弃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时装表演的文化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装表演是当今突出的文化现象 ,其彰显出复杂而多层面的文化内涵。本文从欲望的辩证法、审美意识形态、消费意识形态三个层面来探寻这种文化内在的运作模式 ,揭示其唤起大众的欲望与激起审美快感来制造流行的根本目的 ,就是推行一种消费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理性、激情与欲望是构成人性的主要成分,人的行为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三种因素的影响。腐败行为的滋生与蔓延主要受到人性中的欲望驱动和理性导向的影响,激情因素在寻求权利认同与维护公共利益方面作用明显。构建绿色健康的政治生态,需要达成反腐的社会共识,更需要形成反腐的持久性动力。通过培育人性中的激情成分,抑制欲望和理性的影响,在社会中实现三者动态平衡,形成人民、党、国家共同反腐的制度体系以实现反腐的持久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师华 《理论导刊》2005,(7):80-81
人欲指人所具有的各种欲望。人活着总是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从中得到刺激得到快乐。叔本华认为生命的本质之所以是无尽的痛苦和烦恼,是由于一切欲求皆出于需要,欲求得不到满足,人就痛苦。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需求是经久不息的,即所说的“欲壑难填”。黑格尔将私欲统称为情欲,在《法哲学原理》中他说情欲是人的自然本性,它具有原始本能的特点,并认为人恶劣的情欲———贪欲与权欲是历史发展的杠杆,肯定人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肯定它是激发人创造、努力的原动力。满足私欲是人的原始本性,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无止境的追求带给人类的往往是…  相似文献   

14.
《廉政文化研究》2015,(4):80-84
《论语》"不欲"思想的内涵是节制欲望,即在禁欲与贪欲之间寻求一种"中庸"状态。为政者的贪婪是春秋末期一种普遍的政治事实,这是导致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根源。"不欲"思想具有明确的官德指向,"不欲"是为政者应当恪守的基本道德规范,孔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具有节制美德的君子。"不欲"论对我国廉政建设建设具有深刻的启示在于,鼓励官员向具有节制美德的榜样学习,以崇高的道义来引导欲望的升华,以刚性的规则来制约欲望的泛滥。  相似文献   

15.
幸福是一个派生性范畴,它的内涵取决于人性的预设和政制的性质。从人性"理性—善"视角看,幸福在于德性的完满程度,幸福之人是理性起支配作用、激情和欲望受到德性节制之人。从人性"欲望—恶"的视角观之,幸福是个体的感觉和状态,是欲望的满足和激情的绽放。然而,单论幸福观的人性基础尚不足够,幸福的含义还有赖于政体的本性及其教诲。与古人生活在自然的第一洞穴相比,现代人生活在诸种幻象建构的第二洞穴之中。因此,政治哲学的反思就要拆解古今的法—权之变(自然法—自然权利转换),评判幸福内容的主—客之变(客观性—主观性转变),进而为获得幸福的真理性见解扫清地平。  相似文献   

16.
阚侃 《民主》2014,(9):60-60
<正>罗曼·罗兰说过:"我们要征服的不是高山,而是我们自己。"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自律不仅是一种领导素质,还是一种领导能力。人的一生是为欲望而生的一生,也是与欲望抗争的一生。所以人这一生,既要坚持理想忠贞不渝,又要甘于放弃非分之想。对于领导干部而言亦是如此。领导干  相似文献   

17.
创新是主体根据自己的独特性,产生出能够满足主体需要、实现主体欲望、达到主体目的具有新价值、新效用的思想与方法的活动。创新的本质就是这样一种客观活动,主体在特定的时间、环境条件下,根据自身的欲望与需求对自身所拥有的物质、能量、信息与知识(广义的知识)进行重组与再现,使之形成具有新价值、新效用的能够满足主体特定需要和达到主体特定目的的新思想与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党政论坛》2008,(14):61-61
经济学家说,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如果真是这样,那就无人能够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提高人民的政治素质,培养人民积极、进步、健康、丰满政治意识,强化人民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主体性地位。提出和探讨人的政治知晓欲概念,有助于这一任务的完成。一所谓政治知晓欲,是指人们要求了解社会政治运作情状的主观欲望,是人的渴求摄取社会政治信息的主动性心意状态。它是人的重要欲望之一,具有欲望的一切基本特征。从其本质来说,它是主体对自我在政治信息占有方面贫乏与匮缺状态的觉知,是心理世界的不平衡状态,由此生成强烈持久的精神张力和心理冲动,强烈要求主体走向政治信息场,寻觅和接收政治信息,化解心理张力,恢复平衡,达到对政治运作情状的把握,形成政治意见,抉择政治行为。因此,政治知晓欲是人参与知政活动的内源动力,是议政、决政活动的前提条件,在人的政治活动结构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节制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行为,把精力和智慧集中在莱一项或几项事业上,并且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取得成功。如果能够这样做,人们常常会称赞这个人有志气,而要是放纵自己的欲望,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难免要被看作庸人。在中国古代,判断一个人有无大志往往看他对金钱美女的态度,对金钱美女的欲望被认为是最需要节制的。比如,范增对攻破咸阳后的刘邦这样评述:“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也。”有些功高盖主的权臣,为了向皇帝显示自己胸无大志,常常故意买地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