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当今时代的智慧和真理,真有不可超越的意义,这种不可超越的时代意义通过多视角的考察将会理解得更深刻。首先,从中国社会精神文化、中国哲学发展、演进的历程看,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最新阶段。与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畸形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三大社会形态相适应的,是以孔儒学说为主体的传统唯心主义哲学、孙中山进化论的唯物主义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哲学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即以毛泽东哲学思想为代表的现代哲学。这三大哲学形态依中国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而发展,依中国三大社会形态的更替而更替。不难看出,从近代形态中脱颖而出的、实现了向现代哲学迁跃了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现今时代的精神表现,它正处于  相似文献   

2.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的奇迹。长征作为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战略转移,是一次军事行动;但“长征精神”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更是对民族精神的创新和升华。我们应当珍惜这个财富,更需要认真研究和开发这个文化资源。本文从文化的视角对长征精神提出一些看法。本文所论的“文化”,主要指思想文化或”观念文化”。笔者认为观念文化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作为精神产品存在的观念形态,即文学艺术、哲学、社会政治法律思想学说等,古代和中世纪在这方面的精神产品就是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文化的活的灵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220页)真正的哲学精神就像普照大地的阳光一样,照亮了人类的生活;如果失去真正的哲学精神,人类的生活就会黯然失色,文化必然走向腐朽和衰落。数千年来,特别是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及其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清晰地昭示着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民族有什么样的哲学精神,它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化形态;一个民族的哲学思维越是趋于健全和成熟,其文化自觉性也就越高,与之相伴随的则是各种创造活动空前活跃和文化繁荣时代的到来。  …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规定的一元性与存在形态的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自己的本质规定,它具有"一以贯之"的一元性;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形态又是演变的和多样的.构成一个"哲学形态"必具哲学问题、理论硬核、学说重点、文化形式等四个要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也必须从这四个要素去考察和把握."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全球问题的解答为切入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核心,突出人学学说的研究,并反映当今时代的文化发展;"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则以中国社会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把毛、邓、江对于实践论的坚持和发展的成果作为核心,将中国的"人"的问题作为重点,重视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确立具有中国文化气质的哲学思想.中国马哲界必须在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深化学术研究,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进一步建构和完整创立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作为对时代精神的提炼和表达而反映时代和影响时代。任何哲学思想上都会打上它那个时代的烙印,这是哲学时代性。然而,任何哲学在它反映时代精神的同时,由于它特有的思维抽象和它作为意识形态形式的相对独立性使哲学又具有一定程度的超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因其严密的科学性和实践性的本质特征,使它更具有超时代性。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性的同时注意它的超时代性,有助于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未来发展的生命力和世界性功能的内在根据。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也是超时代的结果  …  相似文献   

6.
张文儒 《新视野》2000,3(4):80-8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作为一种学术思想,仍然有分析、探讨和评论的余地。就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其学术与文化是否繁荣,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这个民族的命运。学术思想的活跃与兴旺,会使一个民族的精神充满活力,变得生机勃勃;反之,学术思想的凝固与停滞,会使一个民族失去生机。这里,我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哲学的关系,就可以先当作一个学术问题来讨论。 本世纪初,梁启超在《论学术之力左右世界》这篇论文里,高度评价了学术与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设问:…  相似文献   

7.
文化是一个多意词。从人们日常的使用范围上看,它可以分为宏观文化、中观文化和微观文化。宏观文化是指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总和。如,夏、商文化,龙山文化,丁村文化等等。中观文化是指精神文明,即意识形态,如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政治理论,法律观念,文学艺术,自然科学等等。微观文化是指学校教育,音乐美术,书法绘画,或某一具体文化,如茶文化、酒文化、陶瓷文化等等。从作用上看,还可以分为先进(进步)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所谓先进文化是指能够反映客观事物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8.
何银玲 《共产党人》2005,(13):52-5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发展历程中,培育并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稳定、最精华的内容,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核心,因而对民族文化的各方面内容起到支配、协调、整合的作用,并通过民族文化各方面的内容表现出来。回族是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之一,在回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宝贵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9.
张东荪是20世纪上半叶了解西方哲学最深、最广的学者之一。他的西方哲学的背景,使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特征和缺陷。汉语言的泛现象主义思维、伦理中心的实践哲学、有人伦而无人格、整体主义的天人关系,是张东荪对传统中国哲学思想精当的判断。只有立足于对本民族文化清楚的自我意识,才能明确我们文化改进的方向,就此而言,张东荪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功绩是值得好好总结的。  相似文献   

10.
"打篾鸡蛋"虽然只是一个表演项目,但它不仅具有民族性、观赏性,还有很强的对抗性。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色反映了仡佬族丰富的民族文化,更以积极的风貌体现了仡佬族人民团结协作、勇敢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1,(23):19-20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失去了民族文化传统,就如同浮萍,没有了根,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就如同流浪者,失去了家园。  相似文献   

12.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根基。近年来,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江泽民多次强调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论述了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弘扬民族精神的路径,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过程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所在。一、民族精神的内涵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悠久历史的积淀和…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与当代》2005,(4):58-60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思想情感的集中反映。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这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它对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世纪桥》2020,(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精髓的凝聚和反映,是影响民族兴盛衰亡的重要因素,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助力着一个国家的复兴。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不仅是物质实力层面的积淀,更需要精神层面的积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为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条件,塑造了国家认同,促进了物质实力的发展,并且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的文化哲学精神,是这个民族存在的“缆绳”,是这个民族繁荣的根基。以周恩来为典范所代表的民族文明精神,是中华民族必定振兴的一个希望的支点。正因为如此,我们在纪念周恩来的时候,应该研究以周恩来为人格代表的文化哲学精神。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中国古代廉政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绚丽华章,源远流长,深厚重实,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理想与追求,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和群众基础。中原是中华文明的滥觞之地,在中原沃土上产生的礼义廉耻、仁爱忠信等深邃思想,反映了循道立德的理性品质和廉洁从政的核心价值观,经过千百年的岁月积淀,  相似文献   

17.
发挥文艺潜能 弘扬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20世纪后期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文化在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每个民族和国家都注意到,要在经济一体化中保持本民族独特的精神品格和个性,就必须大力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文化已成为一个民族最鲜明、最引以为荣的名片。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并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加入WTO之后,经济上我们将更加开放,面临的机遇更多,挑战则更加严峻。文化上也是如此。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新思潮、新观念纷至沓来,人们的文化视野将更加开阔,使我们可以全方位地吸…  相似文献   

18.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十大观念之一。据深圳人说,这个观念在30年前应运而生,它是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特区成立早期深圳精神的观念。我深信,这个观念过去对深圳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民族是以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和共同经济生活为纽带,有着共同的心理素质、思想情感和文化观念的共同体.民族精神就是这个共同体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精神支撑,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历史和现实证明,一个没有民族精神作支撑的民族,就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民族精神作支撑的国家,就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民族精神作支撑的政党,就难以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20.
人们谈文化,如果将文化与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联系起来,很明确,那是指观念形态的文化。但是,如果从文化最基本的意义上去体会文化的内在涵义:文化就是人类的全部活动,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部创造。那么,观念形态的文化,就是体现着人类活动过程中具有社会整合力与创造力的观念。而最具有社会整合力与创造力的观念,就是能构建整个民族、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影响着这些社会群体的行为方式的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