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造就了人类历史,"现实的个人"的具体化放在历史语境中也就是历史主体身份的具体化.马克思在论述唯物史观过程中,针对革命和生产力发展这两个动因,逐渐形成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和发展两个视域.与此相对应,历史的主体也从总体化的人民逐渐转变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现实的人".在中国,这个转变的过程就是人民主体地位变迁的过程,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进步的过程,也是人朝向本质复归的过程.立足新时代,积极探寻"人民"内涵变迁的唯物史观依据,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角度来讲都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中国政治文明发展进程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加快推进"三个转变",是推进四川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和现实选择."三个转变"的本质是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把资源转变为资本,实现土地、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效益提升;关键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人才和科技的作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抓"三个转变"就是进一步启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就是抓财路、抓发展.要把"三个转变"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在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融合推进.  相似文献   

3.
"街道经济"是现今基层政府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但这一概念从产生到发展过程无不体现出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这个概念愈发暴露出其落后性和不适应性.放弃使用这一概念,将标志着政府尤其是作为基层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职能的真正转变.  相似文献   

4.
"十五"期间,是四川省农村经济形势最好的5年,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最具活力的5年.中央连续出台了两个1号文件,农民负担从高到低,从低到无,农业实现了零赋税.全省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总体思路,积极推进农村"三个转变".围绕增粮增收目标,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工作力度,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通过政策调动、改革推动、市场拉动,实现粮食恢复性增产,农业结构稳步调整,产业化经营加速发展,农村改革继续推进,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  相似文献   

5.
结合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静宁县委把乡村两级班子的职能转变与作风转变紧密结合起来,以思想转变促观念创新,以职能转变带作风转变,具体工作中突出了四个结合:一是把乡村干部作风转变同推进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深入农户,释疑解难,提供咨询,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是把乡村干部作风转变同减轻农民负担结合起来,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和村务、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三是把乡村干部作风转变同党的廉政建设结合起来,狠刹吃喝风,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四是把乡村干部作风转变同提高乡村于部素质结合起来,加强政策理论、实用科技、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乡村干部依法行政和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的本领,使乡村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实现了由具体的"事务型"向"超前思考型"转变,改变了过去上传下达、当传声筒、忙于事务的做法,能够转变观念理思路,立足实际求发展.  相似文献   

6.
加强和改进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是当前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重要课题.回答好这一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最根本的是要抓住治于"心"、严于"律"、慎于"微"三个关节点.  相似文献   

7.
"三个有利于"和"三个代表"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理论体系上是一脉相承的,在判断标准上是一以贯之的."三个代表"是"三个有利于"的继承、发展和提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是在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基础上,为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党建工作而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在党的建设方面的运用和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政府过程视阈中的"两会"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会"机制是中国在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政治机制,为更广泛和更直接的意见表达和政治参与提供了制度化平台,是政府重大决策过程中极为关键的环节,也是重大决策过程中社会向政府的"输入"过程转变为政府向社会的"输出"过程的枢纽.目前"两会"机制本身仍处于探索阶段,还有很大的探讨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9.
许维安 《探索》2004,(2):9-12
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第三代马克思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阶段.这样的划分,不仅有其根据,而且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一、"三个代表"的目的和归宿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是贯穿"三个代表"的主线."三个代表"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它既是一个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整体,又有各自强调的侧重点和特定含义,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则是贯穿于其中的一条主线.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要求我们党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基本原理,掌握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始终走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前列.为此,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如何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开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也意味着人民利益的不断满足和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强调党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蕴含着党必须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教育转化"法轮功"痴迷者使之真正从思想上转变是一项艰巨任务.只要牢牢把握"理"、"法"、"情"这三个方面,坚持不懈就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和国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我国在这一历史时期,经历了"三大外部挑战"、"两大内部转变"和"一个新的起点",取得了历史性的跨越.这些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呼唤新的理论突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贡献可表述为"明确三大目标,抓住第一要务,确立三个保障,把握三者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这一系列理论贡献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特色是高举旗帜与开拓创新的统一,坚持"一个中心"与促进全面发展的统一,尊重客观规律与实现人民利益的统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部论述的思想核心、理论归宿和精神升华,是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这一思想定为党的长期指导思想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是马克思晚年研究历史发展,特别是东方社会的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对于东方后发国家在探索其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对于如何理解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以及由此设想而引导的诸多实践等问题上,一直颇有争议.其主要原因在于将"演进"与"跨越"完全对立起来.本文认为,"演进"与"跨越"并不能抽象地对立起来.在所谓"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上,首先必须弄清楚跨越什么,其次是弄清楚如何跨越.在这一理解的基础上,我们当前最大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并且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主导来发展生产力,来掌握最先进的生产力.内涵于马克思上述设想中的诸多观点,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无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荣 《探索》2006,2(4):77-81
1997-2005年是破解中国"三农"问题用农业的内生力量→内生力量+外生力量的转变时期,这个转变时期是2000多年破解中国"三农"问题史的分水岭.这个转变时期的教训是用减少种粮面积的代价来增加农民收入使国家出现粮食不稳定的局面,经验是围绕增强农业的内生力量和外生力量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创新较好地化解"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全面深入开展,笔者认为,在当前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稳定面临新情况的形势之下,基层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通过学习教育活动,自觉实践"三个代表",加快推进"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6.
《实践》2015,(11)
<正>"十三五"不仅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刚性目标,从转方式调结构来讲,"十三五"可能面临三个转折"。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指出,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三个转折的"拐点"。他谈到,第一个拐点是由过去的数量型向未来的质量型来转换。过去我们的发展可能更多注重数量、规模,但是未来应该特别强调经济增长质量;第二个拐点是从引进型朝对外扩张型的转变。我们过去更多是引进消  相似文献   

17.
提炼当代"浙江精神",意在把握浙江改革开放社会实践主体的精神世界中最具特色,而且发挥了主导作用的那部分内容,以拓开新一轮浙江大发展局面.有关的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1.关于历史中积淀下来的浙江风气特色的把握;2.前阶段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浙江精神"的认识;3.新形势下提炼当代"浙江精神"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刘祖云 《学习论坛》2009,25(5):41-45
"有限政府"的实现,必须对行政权施以控制.对政府行政权的控制应遵循三个最基本的逻辑理路:一是在内部控制上,从"道德约束"向"责任约束"过渡;二是在外部控制上,从"政治设计"向"法律设计"发展;三是在控制方式上,从"正式控制"向"非正式控制"转变.把握这三个逻辑理路,对于厘清政府权力控制的思路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论"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是政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实现这一转变,需要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的经济前提,逐步形成良好的法治秩序是"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的根本途径,建设以契约精神为核心的权利文化是"权力"政治向"权利"政治转变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20.
温笃明 《求实》2003,(4):63-63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在实现城乡协调的战略中,要在认识上、观念上、举措施上做好"三个转变"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