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浅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商品属性邹吉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是不是商品?可不可以成为商品?这是一个十分敏感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直接关系到人才市场乃至整个市场经济体系的培育、发展和完善的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遗憾的是,理论界和人才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虽然它首先产生发育于资本主义,但它并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它不仅可以同资本主义相结合,而且也可以与社会主义相结合。就其一般性而言,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需要有完整成熟的市场  相似文献   

3.
王珏 《前线》1993,(10)
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调节资源配置,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经济体制。我们已经肯定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这就必然涉及到劳动力资源性质这一敏感问题,因为经济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从逻辑上说,只要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那么,无论物质资源还是人力资源都应成为商品进入市场,通过市场调节实现其在社会各部门的配置。但困难在于,如果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是商品,那么如何解释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关系?如果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力是商品,那么又怎能谈得上资源的市场配置?这是一个有待说明而又必须阐明的两难问题。我们知道,无论在任何社会里,劳动力都是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物质要素和人力要素两者结合的结果。其中人力要素是首要的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历史时期,家庭仍然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每一成员。正确处理这一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人的社会性,是人类的重要属性之一。人类自从脱离动物界,就以社会一员的资格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并且在这两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 ,经济全球化的讨论越来越热烈 ,不仅是国内学术界 ,国外也是同样。这一讨论所影响的范围和所涉及的学科 ,在社会科学的发展史上恐怕都是不多见的。这本身也说明 ,人类已经意识到经济全球化将深刻地影响自身的发展进程和历史命运。科学社会主义是最关心人类的整体命运和健康发展的学说 ,因此 ,科学社会主义应该特别关注经济全球化问题 ,认真解读它所带来的当代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变化 ,从而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人类的走向作出科学的阐释和判断。从不同的层面多角度地、前瞻性地剖析和预测经济全球化这一前所未有的历史场景 ,给世界社会…  相似文献   

6.
编辑同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象劳动力流动、劳务市场、人才交流、第二职业等等现象,逐渐多起来了,成为一种趋势。有人说,这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的必然结果。不可否认,这些现象具有积极的探索意义。但是,我觉得这里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令人感到困惑。从公有制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劳动者是生产资料的占有者,是主  相似文献   

7.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商业一、社会主义商业的性质和作用商业并不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一切历史阶段。它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特别是第三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交换活动日益频繁,才在客观上要求把商品交换的事务从商品生产者那里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业发展到了顶峰,我国现阶段还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特别是当前我们还需要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所以也需要有一个专门从事商品收购、商品调运、商品储存和商品销售的商业部门来担负商品经营工作。不同历史阶段上的商业具有不同的性质。社会主义商业,不同于人类历史上任何一种私有制的商业,它是一种新型的商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是一种人为的、有目标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过程,它围绕着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涉及到包括政治、法律和社会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整个社会的变迁,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几乎涉及人类活动和思想的一切领域。 现代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它由工业化、民主化、城市化等一系列子系统组成。现代化要完成的是结构性的转变,内部的各项内容是有机的统一体,不可孤立分割开来,它们是携手同行共同演进的。 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情特征 现代化是人类共同的发展过程,是一项长期的全球性进程;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进程,但不是全盘“欧化”或全盘“西化”。中国是世界的一员,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具有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所普遍具有的特征,如必须经过大工业的发展,必将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导致社会高度分工,实现人的真正解放和自由发展等。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特征,具体表现在起点不同、历史环境不同等。  相似文献   

9.
谢宏 《党的文献》2015,(2):94-100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中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而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毫无例外地发生在经济文化欠发达的国家。如何认识这种"理论断层"现象,关乎人们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确立。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推动人类更加自觉地去创造历史。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提供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一些经济文化欠发达国家首先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条件。这个"历史条件",不仅涉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具体状况,同时涉及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形势。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强弱,甚至和国际大环境有关,是"历史条件的总和"。经济文化欠发达国家创建社会主义社会,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正是紧紧抓住生产力这个经典社会主义的内核,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概括,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理论概括,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定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称得上是一场革命,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如何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挤建设的成败,这是每一个关心改革的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它不仅从战略上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目标模式,而且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策略设计.所以,提出和探讨这一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些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引发出的某些社会现象,一些职工表现出种种忧虑和困惑,有的职工还提出了这样一个既现实,又颇具理论色彩的疑问:“个人顾个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吗?”对此,笔者有如下认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个人顾个人”的社会  相似文献   

12.
我国80年代曾经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问题进行过讨论,那次讨论对于正确地认识这一问题起了开拓性作用,但是不能不承认这一问题至今仍然是一“悬案”。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已经确立,各地劳动力市场已在开始建立,这就为从理论上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条件。应该是鼓起勇气如实承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仍然是商品的时候了。一、承认劳动力是商品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3.
张艳涛 《求实》2006,(12):51-54
回顾15年来我国人学的研究状况,人学研究在走过了“人性”、“异化”、“人道主义”到“人的现代化”再到“人的主体性”问题的发展历程之后,到20世纪90年代沿两条路径继续“上下求索”一是在理论层面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去建构人学理论体系,就人学的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继续展开深入探索,并走出书斋,眼睛向“下”,以学育人,对民众现实生活进行关注,以对人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带动重大现实问题的哲学研究,影响力不断增强,已成为“显学”;二是在实践层面上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进程,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关系展开探索,脑袋向“上”,以学资政,对国家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事情,也不仅仅需要经济因素的作用。这是个相当宽泛的时代课题,涉及到方方面面,其中包括思想领域的工作。在思想领域,确立全局意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人们一方面看到,生产发展迅速,商品琳琅满目,市场活跃健旺,整个经济生活呈现出充满生机活力和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领导的改革,是一场涉及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和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崭新事业,是一项伟大、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走的是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发展观,表明我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认识.已经从一般的经济技术层面上升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高度。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来的,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这一理论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已经发挥了非常重大的作用,并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重大理论突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开放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但是,改革的基本走向和目标是什么,必须确定下来。当时讨论的计划与市场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涉及到两者之间一些本质层面的深度,如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形式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是否应当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计划和市场是否分别…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这符不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否表明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最终会受到惩罚 ?我们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先要补一补资本主义的课 ?等等,这些问题当前困惑着相当一部分党员干部和一批群众,使社会主义在当今面临着特大挑战。正视这一挑战的严峻性,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探索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一、世纪之交全球范围的社会主义低潮中,“原罪论”在欧美的回归与泛…  相似文献   

19.
张明  杨明 《唯实》2008,23(2):37-41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现象,不是市场经济不可回避的必然结果,而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以及不能正确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的结果.当前,迫切需要建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和道德精神.这是唯一现实的路径.这一路径大致包含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与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这是一种本质适应;二是与市场经济的运作方式相适应,这是一种形式适应;三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是一种动态适应.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进程,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人的发展个性化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激烈矛盾运动之中。这在客观上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现代化的动力来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从方法论层面完成以人的发展需要为目标指向、以人的权利为教育起点、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为活动建构基础的三大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