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925年11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中共广东区委在肇庆成立了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三十四团(共产党员叶挺任团长,1926年1月改称叶挺独立团)。该团骨干都是共产党员,各级干部的任免、调动均由中共中央直接掌  相似文献   

2.
1925年冬,从法国归来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的周恩来和陈延年等决定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二师三十四团(不久改称第四军独立团)。周恩来很佩服叶挺的军事才干,便委任他为团长。在周恩来的鼓励下,叶挺不  相似文献   

3.
叶挺,是赫赫有名的北伐名将。在那风起云涌的大革命时期,他所在的国民革命军开路先锋第四军,被号称为铁军。而他本人亲自统帅的由清一色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又是第四军中冲锋陷阵屡建奇功的开路先锋团。故此,又被称为铁军中的铁军。在汹涌澎湃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中,叶挺显示了他那杰出非  相似文献   

4.
‘铁军’的称誉最初出于口碑。那是北伐战争开始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叶挺独立团,接连攻克湖南攸县、醴陵、平江,湖北中伙铺、汀泗桥、贺胜桥之后,两湖人民因其神勇无敌而称之为‘铁军’。 1926年10月10日,以第四军为主力,光复武昌。1927年1月15日,第四军政治部主任廖乾五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北伐阵亡将士追悼大会’,湖北各界团体派出代表,送来悼词、挽幛。武汉粤侨联欢社特意请汉阳兵工  相似文献   

5.
《党课》2006,(8):89-89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军事工作部门,是1924年11月由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设立的军事部。周恩来任军事部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是1925年11月周恩来在广东肇庆亲自主持组建的,由叶挺任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  相似文献   

6.
李仲凡 《湘潮》2005,(9):1-1
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生于湖南长沙县福临铺一个佃农家庭。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7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过秋收起义和井冈山的战斗,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三十一团连长,红四军特务连连长,特务营党代表,二纵队四支队政治委员,独立团团长,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七师师长,十九军五十四师师长,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长等职。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8万多人开始长征,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在师长陈树湘、政委程翠林的率领下担负总掩护的任务,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血战湘江,完成任务后,三十四师余部300多人在师长陈树湘和参谋长王光道的率领…  相似文献   

7.
彭明治(1907.03-1993.05),湖南省常宁县人,1924年入黄埔军校军士教导队学习,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排长,参加了南昌起义,三河坝战斗负伤后,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直属队排长、连长,教导队队长,第十九团、二十团副团长,第二十六团代理团长,红一军团第一师三团参谋长、代团长,红一师参谋长.  相似文献   

8.
在党史学界,公认1925年10月在广东肇庆以铁甲车队(1924年11月组建)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叶挺为团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是我党直接领导下的第一支革命武装。但是,据笔者所见到的史料,由我党独立领导的、比叶挺独立团反对北洋军阀还要早的革命武装,应是“津南农民自卫军”。它成立于1925年秋,其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始于同年12月。  相似文献   

9.
叶挺独立团名义上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正规军队,自创建起便对如何走群众路线来开展国民革命运动,进行了初步探索,这些探索为后来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0.
关于北伐战争中哪支部队获得“铁军”称号的问题,目前公开出版的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讲义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是叶挺独立团,二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三是叶挺独立团及其所在的第四军。根据现有史料,第二种说法较妥,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1.
在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军的先遣队,纵横疆场,攻城克坚,势如破竹,迅速击溃直系军阀吴佩孚的主力,占领两湖,为北伐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殊荣。说起叶挺独立团,它与周恩来的领导与关心是难以分开的,也可以这么说,叶挺独立团是周恩来亲手缔造的。  相似文献   

12.
在李立三的革命生涯中,发生过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而他与林彪之间却并没有太多的个人交往。早在1927年南昌起义时,李立三身为中共中央临时常委和起义军前委领导成员之一,林彪只不过是叶挺部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中的一名排长。直到起义失败,他们之间可能还未曾相识过。  相似文献   

13.
正6.北伐战争辛亥革命失败后,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军阀派系林立,割据一方,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1926年2月,中共中央明确指出,党在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推动广东革命势力向北发展。1926年7月9日,广东国民政府领导的国民革命军10万人正式出师北伐。共产党人叶挺领导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组成的第四军独立团是北伐先锋,第四军被誉为"铁军",叶挺更是被誉为北伐名将。在各界民众支持下,北伐军高歌猛进,于8月下旬击溃军阀吴佩孚部主力,10月10日攻占武昌。  相似文献   

14.
叶挺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1919年加入国民党,受到孙中山的器重.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去苏联学习.1925年回国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和独立团团长.1926年,他率领独立团参加北伐战争,建立了赫赫战功.北伐军进入武昌后,他升任第四军第二十四师师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又参加领导广州起义,任起义军总司令.广州起义失败后,叶挺去了国外,与中国共产党失掉联系,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叶挺在就任第四军军长之前,于1937年11月到延安请示工作.在那里他看到了革命圣地同仇敌忾的抗日景象,领会到了中共中央领导抗日战争的战略思想,因而增强了抗战的信心,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新四军筹建工作.新四军是由湘、赣、闽、粤、浙、鄂、豫、皖八省边界十多个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而成.这支共产党领导的部队虽然得到了蒋介石的番号,但从来没有得到过应得的经费和装备.部队在岩寺集合整编时,战士们手里拿的大多是梭标和套筒枪.①经济上和物质上的困难,严重困扰着新四军.②因此,如何获取军需便成了新四军生存和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要能结为知交,除了志向的相同(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还必须性情投合。郭沫若是名满诗坛的大家,也是历经“革命春秋”的斗士;叶挺是指挥若定的军事家,也素向以儒雅倜傥为世人瞩目。二人都是中国现代史中的风云人物,透过他们的动人情谊,正可以见出时代的激荡风雷。郭沫若和叶挺结识于北伐前夜。叶挺早年追随孙中山。当广东军问陈炯明叛变时,作为孙中山的卫队团营长,叶挺率部英勇反击,保护孙中山安全脱险,由此初显将才。1924年,叶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中共直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珠江上游的肇庆成立,叶…  相似文献   

16.
1924年底,周恩来以两广区委和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身份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中抽调了部分共产党员、又从各地挑选了一批革命意志坚定的青年工人,农民和学生,组建了一支战斗力很强的队伍——铁甲车队。 1925年11月,在周恩来和两广区委的直接领导下,国民军第四军中建立独立团,以共产党员叶挺为团长;铁甲车队全部加入独立团,成为独立团的骨干力量。为了加强对这支批共产党员到独立团中任职,独立团成立了党支部,直接由两广区委军事部领导,各连建立了党小组。  相似文献   

17.
周兆涵 《共产党人》2007,(21):51-52
叶挺将军是北伐名将,曾率领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北伐先遣独立团挥师北伐,铸就了“铁军”的辉煌;他是抗日英雄,为国共两党公认的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军长,“领导抗战,卓著勋劳”。在他传奇的一生中,为了中华民族的民主和独立,始终坚持“道不同不相与谋”的原则,从孙中山先生的信徒到中国共产党引以为荣的人民英雄和民族英雄,尤其是他为最终投入中国共产党的怀抱,  相似文献   

18.
党史博览     
《党的建设》2008,(8):62-62
·历史档案·我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正规武装力量叶挺独立团的前身是1924年成立的"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其干部的任免、调动由中国共产党决定,不受国民党第四军的约束,是中国共产党直接掌握的第一支小型正规武装力量。铁甲车队共  相似文献   

19.
叶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早在1924年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期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积极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在保卫孙中山、北伐先遣、平定夏斗寅叛乱等战事中功勋卓著。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分别任前敌总指挥、起义军红军总司令。在北伐战争中,他亲率我党最早直接领导的武装——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摧垒拔  相似文献   

20.
小芦溪点编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经过谈判,同意将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北伐名将叶挺为军长。不久,中共中央派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从陕北来到福建,同国民党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