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冷战时期叙利亚与美国关系长期冷淡,海湾战争后叙美关系得到较大改善;九一一事件后,在美国发动的全球反恐怖主义战争中,叙美在如何界定恐怖主义和由谁主导反恐斗争的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叙利亚坚决反对美国军事打击伊拉克,但在美国的压力下给予了一定合作;伊拉克战争后,美国迫使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结束了“叙黎特殊关系”,叙利亚处境较为孤立;未来叙美关系仍将在合作中存在根本性分歧,但继续保持合作。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后,中国已日益成为一个海洋国家,发展海权成为中国国家战略理所当然的选择。由于种种原因,美国对中国发展海权持有疑虑与否定的态度,并在中国发展海权的三个关键方向,即台湾代表的东向,南海代表的南向和印度洋代表的西向采取了遏制手段与措施。美国因此成为中国海权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冷战结束后太平洋已成为世界海权体系的轴心地带,中美分别是太平洋两岸地缘重心国家,中美之间在海权领域的关系已日益占据主要地位,取代了冷战时代美国和苏联在海权领域的主导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中美在海权领域的制约与反制约斗争还将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美国实力的变迁以及中国崛起的现实,美国政府对中国国家身份的认知也经历了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既是美国因应国际政治格局变革的战略需要,也是两国国家行为互动的必然结果。美国对中国国家身份认知的调整突出反映了当前中美关系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的复合型特点。当前中美关系发展虽然遇到了诸多困境,但奥巴马政府对华战略认知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体现出一定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在评估两国关系时,这一要素不应被忽视。  相似文献   

4.
后冷战时代美国的印度尼西亚政策,是根据时代主题和美国对外大战略的改变而不断调整的。既要凸显现实性物质利益的获取,又要关注理想性非物质利益的扩展,具有鲜明的动态性平衡特征。其真实目的和最终落脚点,就是要尽力维护美国在东南亚的整体既得利益,服从和服务于美国的亚太战略。  相似文献   

5.
冷战结束后,美国出于提升地缘政治影响力、和平演变越南等方面的考虑,不断强化与越南的关系。在此背景下,越南社会西化程度加深,其依靠美国抗衡中国的信心大增,成为美重返亚太的重要支点,美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增强。但也应看到,越南的大国平衡战略决定了越美合作的有限性,同时,美国内对美越关系的不同认知制约了美越关系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虎 《东南亚》2006,(2):31-34
冷战结束后,苏哈托仍然继续统治印尼,直到1998年5月因国内经济危机和全国性反对浪潮的出现才被迫下台。冷战后,美国和印尼两国经贸关系持续发展,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虽有中断但也基本得到维持。在冷战结束后的10多年里,印尼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的转型,美国-印尼两国尽管在合作中掺杂着斗争和矛盾,其间也因为民主和人权问题发生过一些纷争,但总体上维持了一种互利的平稳关系。与美国-印尼关系形成对照的是一些被美国称作“无赖”国家(Rogue states)与美国的敌对紧张的关系,如朝鲜、伊朗、(前)伊拉克、以前的利比亚、古巴等一直列在美国高度防…  相似文献   

7.
"后后冷战时代"观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美国政要“9·11”后提出的所谓“后后冷战时代”观进行了评析 ,认为此一提法既是美国政要对当前时代的一种概括 ,也包含潜在的战略意图 ,即借机整合世界 ,塑造反恐新形势下美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对于“后后冷战时代”观 ,各国虽认识到其中的合理性 ,但也多少看清了美国背后的战略用心 ,因而并不积极呼应 ,致使这一概念未广泛流行。对于中国 ,“后后冷战时代”观能否成为国际通用的“范式”并不重要 ,关键在于体悟其背后的战略内涵 ,制定更为合理的对外战略。  相似文献   

8.
安全机制是当今国际安全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本文中,“安全机制”将被界定为“容许国家相信其他国家将予以回报,而在它的行为上保持克制的那些原则、规则和标准。这一概念不仅指便于合作的标准和期望,而且指一种超出短期自我利益追逐的一种合作形式”。而所谓东盟地区安全机制,在文中则主要指的是以下两类机制:一是东盟组织框架内、涉及东南亚地区的安全机制;二是由东盟主导的、有区域外因家参加的、  相似文献   

9.
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后冷战时代"的到来,全球安全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安全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传统安全意识逐渐让位于新安全意识.东盟也形成自己的新安全观,这种新安全观在安全要素、安全重心和安全范围等方面相对于传统安全观都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回顾三大体系理论,然后从体系层次和国家层次分析美国对非洲的外交政策.结论是,相比而言,现实主义是解释美国对非政策的最好的体系理论;只有将体系层次的分析和国家层次的分析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理解美国的非洲政策.  相似文献   

11.
宫笠俐 《东北亚论坛》2012,21(3):98-104
冷战结束后,环境议题成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重要手段,其纳入日本对外战略框架有着深刻的国内社会背景和国际政治环境,以对外输出资本和环保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日本环境外交战略在树立环保大国形象及提高国际声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公益性的实施方式并没有改变其作为一国外交政策的利益性本质。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中国的对外安全战略中国对外政策研究中心阎学通冷战后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与此同时国外政治家们因各种不同原因开始考虑起一个相同的问题,即中国强大后会采取对外扩张的政策吗?自1992年起"中国威胁"论成了国外中国问题研究的一种重...  相似文献   

13.
以1991年苏联解体为最终标志,宣告了冷战时代的结束。苏联的解体,使美国解除了对其安全利益的最大威胁。美国亚太地区安全战略的重心从应付全球性大战,转变为处理区域性冲突。冷战后美国的亚太地区安全战略可以概括为:以前沿存在为基石,以双边同盟关系为  相似文献   

14.
从2009年美国军事战略报告中,我们可以对未来25年中国国家安全环境的总体特点和局部问题作出某种判断。未来中国国际战略安全环境总体平稳,但周边地区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中东与中亚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可能成为未来影响我国国家安全的两个热点地区。另外,未来我国国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内部问题较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未雨绸缪,思考对策。  相似文献   

15.
对冷战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之外,都生存在特定的国际环境中。这个环境的状况如何是一个国家对国家利益判断,进而做出决策的重要外部因素。而一定时期特定的外部环境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一定程度上,一个国家既无力改变也不能选择。国家惟一能选择的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客观变化,对国家利益进行准确判断,制定相应的战略和策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冷战后国际环境和地区环境的变化,使中国和东南亚国家都重新评估各自国家在对方国家对外战略中的地位。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签定了《建立面向21世纪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  相似文献   

16.
17.
冷战后日本对东盟的安全保障政策 ,经历了从安全对话、军事交流到直接派兵三个阶段 ,是日本追求新的国家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其实质是力图主导亚太地区的安全新秩序 ,以东盟地区为突破口逐步走向军事大国 ,并通过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 ,平衡地区安全中美国、中国等大国间的关系。日本对东盟的安全保障政策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仍存在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家利益是制约影响一个国家对外政策以及国际关系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90年代以来,随着两极格局瓦解,冷战结束,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日趋加深,世界各国,特别是一些主要大国对于国家利益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其表现是:1.冷战后国家安全利益的重点由政治军事安全向经济安全转变;2.国家政治利益的实现由直接的意识形态较量向竞争综合国力的优势转变;3.国家主权作为国家的根本利益由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向在自愿基础上的部分共享、部分让渡转变;4.追求国家利益的手段由主要依靠军事实力向依靠经济科技实力转变;5.对于国家利益的追求由重视既得利益向重视未来利益转变。充分认识上述变化,对于我们正确地把握国际关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制定符合我国国家利益的对外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主要国际政治思潮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冷战思维的新保守主义,突出反共意识,强调“历史终结论”、“共产主义失败论”和“道德政治论”,鼓吹“单极稳定”和“霸权领导”;提倡西方价值观为特色的新自由主义,挑战传统现实主义,强调“文明冲突论”、“人权高于主权”,并按西方价值观建立国际制度与规则;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鼓吹第三条道路等是冷战后国际政治思潮出现的3种新动向。作者对此从国际关系构架学理以及实践上进行了服人的剖析。  相似文献   

20.
尹斌 《西亚非洲》2007,(5):30-35
欧盟与伊朗关系是后冷战时代中东地区一对重要的双边关系。为了维护该地区的相对稳定和扩展自身的利益及影响力,欧盟对伊朗采取了不同于冷战后期(1979~1990年)的政策,逐步实施“以接触求转变”的政策。随着伊朗内政、外交的调整和中东地区形势的变动,该项政策在内容上经历了从“批评性对话”到“建设性对话”的转变,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方式上凸显与美国不同的外交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