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法讯     
今年2月1日起,国内保险行业在全国范围正式实施"交强险财产损失互碰自赔处理机制"。有交强险的车辆互碰如果只有不超2000元车损、各方都有责任并同意采取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09,(4):5-5
拉动农村消费“家电下乡”向全国推广;海关要在10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准予减免税;交强险财产损失互碰自赔处理机制全国实施;土地登记人员将持证上岗;金融类国企负责人年薪拟280万元封顶;直属高校净结余资金一律收回教育部统筹。  相似文献   

3.
电如老虎,摸不得碰不得,高压电有时不碰不摸也伤人。从新闻媒体的报道可以看出,每年因触电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也是相当多的,假如一不小心给电老虎“咬”了该怎样获得赔偿,由谁赔,赔多少是人们非常关注的。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自2001年1月21日起施行的《关于审理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结束了长期以来法律规定不甚明确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黄伟峰 《法制与社会》2011,(33):268-269
机动车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交强险”),是适应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新立法而确立的第一个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在适用过程中,人们对其的认识经历了从纯粹保险险种到社会公共利益制度的转变,从替代顺序赔偿到第一顺位赔偿的转变,从严格限制理赔范围到严格限制免赔范围的转变。本文指出通过三个转变,实现了交强险从制度创设走向正确适用的有效改观,认识交强险制度及其现实适用,将助于理解立法精神,把握现实适用。  相似文献   

5.
陈龙江 《中国法律》2006,(4):41-42,109-111
今年3月21日国务院颁布《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7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通过,标志着我国首个通过行政法规予以确立的机动车强制保险——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问世。根据《条例》,交强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  相似文献   

6.
去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司法解释》,该司法解释共29个条文,对交通事故赔偿主诉讼中的疑难、热点问题作了规定。笔者试从一个法律工作者的角度,以案例的形式对该司法解释进行解读,以为其具有以下五大亮点:醉酒驾车伤人交强险仍应赔法条:《解释》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第三人人身损害,当事人请求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人民法院应予  相似文献   

7.
1.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开始实施7月1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开始实施。由于“交强险”保险责任中涵盖了商业三责险和车损险的部分保险责任,新商业险只对超过“交强险”各分项赔偿限额以上的部分负责赔偿。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或“交强险”合同已经失效的,对于交强险各分项赔偿限额以内的损失和费用,商业三责险和车损险不负责赔偿。“交强险”的出台,结束了此前由于相关法规滞后导致的“三责险”是强制险还是商业险的争论。2.突发事件应对法草案的主要任务是规范约束政府应对行为7月3日,国务…  相似文献   

8.
高歌 《检察风云》2004,(8):28-30
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从1980年起全面恢复国内保险业务,20多年来,我国保险事业发展迅速,中国保险市场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发展前途的市场。然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中国保险事业正遭遇越来越多的骗赔风险,骗赔之于保险公司,成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以外的“二号杀手”。骗赔:保险业的一颗“毒瘤”保险骗赔,最早源自英国的人寿保险,到如今已演变成威胁世界保险业的头号公害,是保险公司挥之不去的“阴影”。即使在较为成熟的保险市场上,大规模、有组织的骗保行为也屡见不鲜。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保险的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   

9.
“交强险”中赔偿对象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晓运 《时代法学》2009,7(4):62-66
“交强险”中的第三人特指“交强险”保单当事人以外的对被保险享有请求权的人。我国现行法律对“交强险”之第三人界定的范围比较狭窄,这对交通事故中许多无辜受害者的保护十分不利。而国外相关法律规定却相当人性化,我国应该借鉴他人的成功立法经验。  相似文献   

10.
卢丹丹 《法制与社会》2013,(32):244-245
由于制度缺陷及配套措施不完整,《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自实施以来使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同一起交通事故造成多人伤亡时交强险该如何进行分配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本文拟从我国交通事故中多人伤亡时交强险分配的现状出发,指出交强险的责任限额以每一车辆为计算单位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司法实践中受害人同时起诉或先后起诉时大多数法院的处理办法,并指出这些做法存在的弊端,呼吁相关部门将交强险的责任限额改之以每一个受害者为计算单位,在具体案件的审理中,充分使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使交通事故中每一个受害人都能得到及时的救济,彰显法律的人性化。  相似文献   

11.
《人民调解》2007,(9):44-44
问:我驾驶车辆在拐弯时撞倒了行人王某。王某小腿骨折,保险公司垫付了他的医疗费。王某出院后,我要求保险公司按“交强险”之规定赔付王某财产损失,但遭到保险公司拒绝,理由是我醉酒驾车,损失应由我负责赔偿。请问:司机醉酒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受害人能获得“交强险”赔付吗?  相似文献   

12.
趟明听 《中国法律》2007,(4):41-42,109-111
近一段时间以来,实施了还不到一年的中国内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陷入了争议的漩涡之中。4月下旬,北京某律师因认为交强险存在数百亿元的暴利而向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申请行政复议.在被拒绝受理之后.该律师乾脆一纸诉状将保监会告上法庭。  相似文献   

13.
实施未满周岁的“交强险”,遭到了车主、律师、学者的多次“炮轰”。2007年4月27日,北京律师孙勇更因此将保监会告上法庭,直指交强险存在400亿元的暴利。  相似文献   

14.
限制公安侦查阶段轻伤害刑事和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刑事和解”是指应该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因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双方达成一定和解协议,从而不再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情况。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就是轻伤案件处理的“刑事和解”,也就是调解。实际生活中,重伤、绑架、强奸也有双方和解处理的,甚至故意杀人也有以“赔命价  相似文献   

15.
江中帆 《检察风云》2012,(17):60-61
不久前,一场61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肆虐北京,致使大量车辆“泡汤”,截至7月25日,在京保险公司共接到因强降雨造成损失的各类报案4万余件,其中主要损失为发动机毁损,估损金额约7.6亿元。可是,保险行业有一条不可撼动的“铁规”:车辆损失险之发动机损,暴雨赔,涉水不赔,车主只能自掏腰包。  相似文献   

16.
买新车时,不少车主第一件事便是买保险,而且通常都是全险,诸如交强险、商业险等。然而车主或许不知道,交强险即时生效,商业险次日生效,保险存在“空白期”。假如新车在“空白期”出了车祸.能否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2011年汽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法律界人士认为,保险公司通过设置各种合同生效“时间差”.诸如商业险“次日生效”的保险格式条款.对投保人有失公平.违背了新购车投保者的意愿.同时也引发了多起理赔官司……  相似文献   

17.
互监联号制度是管理罪犯的一项基础性制度。浙江省乔司监狱在广泛调研和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以《联号日记》为载体,以“互监、互助、共同提高”为理念的罪犯联号互监包夹新机制,该机制在功能上突出一个“防”字,在方法上突出一个“活”字,在考核上突出一个“强”字,给传统的互监联号制度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涵,有效地提高了监管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控性。  相似文献   

18.
行政诉讼与法治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行政诉讼在形成和改善法治环境中的作用《行政诉讼法》颁布10周年,中国法治环境逐步形成并日益改善。在立法方面,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146项,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66项,二者共计212项,相当于1949年至1989年40年立法的总和(约140件)还多。这些立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行政诉讼“逼”’出台的。例如,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没有赔偿法,法院就没有根据确定什么情况赔,什么情况不赔,赔多少,谁有权利索赔,谁有义务赔,从而案件难受,判决难下。…  相似文献   

19.
一、行政诉讼在形成和改善法治环境中的作用我国《行政诉讼法》颁布已10周年,中国法治环境逐步形成并日益改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在立法方面。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146项,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66项,二者共计212项,比1949年至1998年40年立法的总和(约140件)还多。这些立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行政诉讼“逼”出台的。例如,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没有赔偿法,法院就没有根据确定什么情况赔,什么情况不赔,赔多少,谁有权利索赔,谁有义务赔,…  相似文献   

20.
轮胎的售后服务政策为啥“遮遮掩掩”?质量鉴定为啥商家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质保期到底怎么算?理赔标准是按国标还是听“行规”?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部分企业轮胎商家颇为“牛气”,消费者面临着“有‘三包’无理赔”的尴尬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