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6,(12)
正不久前,笔者采访了一位"80后"的耄耋老人——从沈阳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沈阳市志》主编岗位上离休的殷蔚然。他银发稀疏,神采奕奕,侃侃畅谈,一口标准北京话。他思维敏捷,逻辑严密,谈、话姗,根本不像年过八旬的老人。他1934年出生在北京,建国前夕来沈阳,到现在67年了。15岁参加革命,1953年入党,1994年离休,离休22年出版了6本书。对这位老人的采访就是围绕这6本书进行的。  相似文献   

2.
杨光 《侨园》2023,(1):28-29
<正>一个有些破损的老式米格-15歼击机模型,现在已经成为航空兵某旅展馆里的珍贵藏品,这个老式飞机模型背后有什么特殊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近飞机模型捐赠者——抗美援朝老兵刘建繁,聆听他的故事,感受艰苦卓绝、惊心动魄的烽火硝烟。刘建繁,1927年10月出生,1945年3月入伍,1982年12月离休,离休前为原空军第一试飞大队副大队长,副师职。他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时任空十五师四十三团三大队飞行员,主要担负鸭绿江大桥、小丰满水电站防空安全任务。其间,他配合长机击伤、击落敌机2架。  相似文献   

3.
孔力 《侨园》2012,(12):56-58
今年102岁的罗明榜老人,是河南省"将军县"新县唯一健在的百岁老红军。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第一架飞机——"列宁号"的诞生过程,他带领战士解救过红四方面军的首长,他曾在战斗中"牺牲",他参加了两过雪山三过草地的万里长征,他随西路军喋血西征路。他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他5次受重伤,九死一生。1951年,他因病离休,如今在河南新县安享晚年。  相似文献   

4.
侯宗宾是一位热爱生活的儒雅人士。他青年时代参加革命,在近60年的革命和建设中,经历了解放战争和剿匪反霸。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工业战线上工作奋斗了30来年,之后又在省委、省政府、中纪委和全国人大分别工作过好几年。可以说,侯宋宾的人生经历是不平凡的。2003年离休  相似文献   

5.
最后的献礼     
有人认为那些戎马一生的老战士进入晚年之后,他们的幸福,莫过于怀抱孙儿,在甜蜜的家庭生活和悠闲的环境中,品尝天伦之乐了。你可知道,有一个名叫强定宇的共产党员、老红军战士却是以另外一种方式欢度晚年和向党告别的。 他原在甘肃省城建局工作,因胃病较重,一九六四年,申请离休了。其实,他是别有打算的。  相似文献   

6.
一位即将离休的老干部,在欢送会上,诚恳地对大家说:“我要走了,‘过五关斩六将’,那是党和人民的功劳。今天,我来说说‘走麦城’”。接着他讲了自己工作中的缺点和教训,他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7.
编外军医     
偌大的山城重庆,一个小小的部队机关卫生所本不起眼,然而,近三四年因为有一位编外军医,很快就小有名气。 “为民治病 妙手回春” 编外军医沈跃生是1938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原解放军重庆712医院副院长。是一位军内外有名的骨伤科推拿疗法专家。1919年离休后,他常说:“党和人民给了我为民服务的医术,我没有权力把它带进骨灰盒!”在老伴的支持下,他把环境幽  相似文献   

8.
曾任中顾委常委、北京市委第一书记、河南省委第一书记、铁道部部长等职的段君毅的长子段存让,一直生活在河南范县老家。这位前中共元老的儿子,离休前仅是个副科级干部,段存让的儿子也只是个村干部。现在,年逾八旬的他仍然住在农村,屋内设施简单。同是官二代,段存让的清贫生活震撼了很多人。2011年1月4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造访了段存让家,段家的朴素生活和不搞特殊化的品质,让他感叹不已。  相似文献   

9.
凌亢 《瞭望》1992,(36)
陈元方同志从省委负责岗位上退下来后,又主持省新编地方志工作若干年,两年多以前离休了。最近突然寄给我该省地方志刊物一份,内有他所写《新编地方志不记述“文化大革命”是对我国现代史的歪曲》一文。标题引人注目,内容更发人深思。不准许新编县(市)志记述“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作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曾在头版显赫位置登载了一篇通讯《生命的北极光》,报道隐功埋名四十年的战斗英雄曹发庆的事迹。这位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中屡立奇功的“活烈士”,在大兴安岭茫茫林海中隐功埋名、无怨无悔地奉献了四十年。拉船的纤夫、做饭的伙夫、看粮库的更夫,他什么活都干过。从1954年副连长转业到1981年在十八站离休,曹发庆的“副股级”整整原地踏步了二十七年。  相似文献   

11.
《民主》2020,(4)
正民进宁夏区委会原主委高文华因病不幸逝世已有半年,但他祥和的音容笑貌、豁达乐观的为人、诚恳热情待人,时常浮现在我脑海。高文华1929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涿州市,1949年5月参加工作,1982年7月加入民进,198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3年7月离休。先后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六届、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自治区第七届政协常委,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  相似文献   

12.
“我们是新中国的老人,我们有革命精神,白头聚首其乐融融,学习锻炼,永葆青春。青松晚节,老骥壮心。献身四化,再上征程。”这是长沙老人大学的学生们唱的校歌。在老年大学生课堂里,有一位白发苍苍、瘦高个子的老人,身穿灰白衣服,戴着老花眼镜,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他,名叫龚复新,是位红军老战士、离休老干部,今年六十四岁,离休前为湖南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蓝天野确定为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站台"代言。年近九旬依然活跃在舞台上,有自己一套养生法则,他认为健康心态对养生非常重要,并必须满足"五忘"。年近九旬不愿"退休"蓝天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专职导演兼演员(现已离休),1927年生于河北,1944年从事话剧表  相似文献   

14.
今年2月18日,中国的大小报纸似乎格外抢手。原因:这一天,中国的许多报纸都公布了中国邮政1992年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开奖消息和兑奖号码。 一张小小贺年卡,蕴含着无数的情和趣。 渴望温馨 张明飞是北京某部离休老干部。当新春佳节到来之际,他收到的贺年明信片比拜年电话多。老张拿着一叠贺年明信片说:“没想到,  相似文献   

15.
近 日 ,有位离休老干部给我说到了这样一件事 :他在上初中时 ,在一位进步人士的指点下 ,读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及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等书 ,有的虽然一时看不明白 ,但越读越觉得书中讲的有道理 ,在头脑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在国民党统治区内上大学 ,尽管国民党当局几乎天天给他们硬灌输假三民主义、唯心主义以及各种反共政见 ,他把这些观点与以前读的书一对照 ,便觉得国民党那一套理论站不住脚 ,他从怀疑、厌恶而至愤怒 ,终于在学校参加了共产党 ,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几十年来 ,尽管风云变幻 ,但他对马列真理的信仰从来没…  相似文献   

16.
离休以后,相对闲了点,但关心国事的习惯却丝毫未减.每逢星期天和一些老同志聊聊心里话,真不亚于开一次小型的信息交流会.大家彼此信赖日久,话说得透底,其中涉及到的有些问题,想不到竟成了我为"国事与心事"这个栏目撰文的题目了.那是两个多月前的一个晴朗的星期天,几位年近或年逾花甲的老同志凑在一起,不知谁先提及了离休的问题,于是,  相似文献   

17.
“官”与民     
友人送来一篇文章,长达万言,然而我却一口气把它读完。通讯的主人公实在令人敬佩。 他是一位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老红军、老部长。当他临近古稀之年,感到身体和精力都不适应工作时,便自愿离休,率领全家老小毅然返回故乡农村,然后又从较富裕的村庄迁到一个更穷的山村定居。在故乡,他为农民的疾苦奔走呼喊,为家乡的建设日夜操劳。他拿出自己的积  相似文献   

18.
在武昌的一条街上,时代科学研究院也许最不引人注目。创建在80年代后期的这个军民合办的科研机构,院部就设在一个小俱乐部的半个舞台上。两块旧幕布把舞台从中间隔开,前台为俱乐部所有单位使用,后台是“时代”的决策者们办公议事的地方。从这里起步,时代科学院已发展成拥有4个分院、32个科研所的民办科技实体。 这个实体的“首脑”人物,是原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李光军。 50年代留学国外,曾在国防科工委做过多年领导工作并于1987年离休的李光军,深知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接到离休命令没几天,一个大胆的想法很快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创办一所以离退休科技人员为骨干,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以面向社  相似文献   

19.
赵林 《侨园》2006,(3):37
今年84岁的邱林是上世纪30年代从马来西亚回国的老归侨。他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邱林曾任四川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和四川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席,现任四川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名誉主席、四川客家海外联谊会会长。邱先生是一个热心侨务的人。1994年离休后,他频频与马来西亚的亲友和世界各地的惠州乡亲取得联系,并组织多人赴马来西亚考察访问,他还多次邀请惠州乡贤回国探亲访友、寻根祭祖、从事商贸投资活动,引来多个项目和投资。1996年初,邱先生同四川省政府侨办联合调查后发现,四川有300多万客家人,他们均是…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老同志方放堪称李瑞环同志的“终身秘书”。当年李瑞环同志任天津市委书记、市长时,方放是他的部下。后来李瑞环同志进京,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方放经常应召去北京帮忙。如今李瑞环同志退出领导岗位,早已离休在家的方放,又给老市长当起了“业余秘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