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边民交往不断增加,边境地区跨国婚姻的数量也逐年上升,本文从越南女性嫁入中国的原因、越南新娘的生活现状及中越双方处理两国跨国婚姻的法律法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就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边民跨国婚姻是广泛存在于中缅边境地区的社会现象,是边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边民之间日常生活互动交往的结果。中缅边境地区特殊的地理、民族、文化因素为当地边民间的互动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为跨国婚姻的延续与发展搭建了平台。本文从微观视角出发,对中缅边境地区边民互动交往与跨国婚姻形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越边境贸易回顾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越边境贸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它不同的内容含义。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中越边境贸易的内容比以往丰富多样。中越边境贸易包括中越边民互市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边民互市贸易,系指中越边境地区边民在边境线20公里以内,经省区人民政府批准开放的或指定的集市上,在不超过规定的金额或数量范围内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边境小额贸易,系指沿中越陆地边境线经国家批准对外开放的边境县、市辖区内获得边境小额贸易经营权的企业,通过国家指定的陆地边境口岸,与越南边境地区的企业或其他贸易机构之间进行的贸易活动…  相似文献   

4.
中越两国的边境线——横跨北仑河的北仑大桥,如今成了继深圳、珠海之后我国第三大旅客出境通道。每天在这里进出的除日益庞大的旅游队伍外,最引人注目的是大批做边贸生意的年轻老板。他们每天来往于中国广西东兴和越南芒街之间,经商之余,常开着自己的轿车外出打保龄球或到海边冲浪。这些潇洒的中国年轻商人很受越南佳丽青睐,以至跨国婚姻在当地十分流行,时下仅东兴市就有1000多对这种“特殊鸳鸯”。他们的生活怎么样呢?导游阿娟,与山东小伙一见钟情影视里的越南女性,大多身材娇小,皮肤黝黑,头上戴着尖顶斗笠。可当笔者在东兴市一栋小别墅里…  相似文献   

5.
中国、越南,山连山、水连水。但是,在中国真正与越南山水相连的只有南端的广西。广西与越南既有陆地边界,也有海上边界。中越边境广西段东起东兴市北仑河入海口,西至那坡县各达山,绵延637公里。就在这六百多公里的边境线上,广西边民20多年来一直被远隔在雷区之外,他们谈雷色变。众所周知,20年前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中越双方都在边境布下各种地雷100多万枚,形成300多片雷区,面积达3000万平方米。虽然,战争硝烟已经散尽了,但地雷的死亡幽灵仍徘徊在中、越边境上,给边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为了解决广西…  相似文献   

6.
"千里姻缘一线牵",月下老人用一根红线,把世间两个人的脚绊住,哪怕隔着海,终有机会作成了夫妇。海外华人的跨国婚姻,超越了国度、文化与种族,那该是怎样深刻的一段情缘?然而现实中,一桩桩跨国婚姻或世俗残酷,或光怪陆离,呈现于眼前的浮世绘,令人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7.
当代移民的本土性与全球化--跨国主义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透过移民概念的理解,运用跨国主义理论分析全球化进程中移民的"行为-关系"特征、变迁,以及有关本土性与全球化互动之于当代移民及其民族国家的意义.文章认为,当代移民在不断的跨国实践中形成了多元认同和全球意识,其民族性和本土性在与外部社会文化的交汇中得到了内容上的更新与扩充.与此同时,海外移民及移民社会在民族主义思想的促动下积极参与祖(籍)国的政治改革进程和经济建设,构成了一种跨国的社会力量.在这一进程中,民族国家,无论是移民接受国还是输出国,都采取了更加宽容和积极的姿态.  相似文献   

8.
当代世界凸显着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问题普遍存在、民族冲突层出不穷的现实,在这此起彼伏的国际地缘冲突与动乱中,跨国民族问题成为世界民族问题背后的主要深层原因之一,跨国民族问题日益上升为影响国际政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许多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在远离政治中心的边疆地区,不仅与周边的一些国家的民族...  相似文献   

9.
广西中越边境及跨国自驾车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及实地调研,分析了自驾车旅游及广西中越边境旅游的发展;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自驾车游客对广西中越边境及跨国自驾车旅游的意愿,由此对广西中越边境及跨国自驾车旅游的意义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其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柯尔克孜跨国民族社会发展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柯尔克孜族与吉尔吉斯族是同一民族的不同译音,是该民族的自称。生活在中亚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称吉尔吉斯,我国则译为柯尔克孜。19世纪中叶以后,柯尔克孜成为跨国民族。根据2000年人口统计资料,我国境内柯尔克孜族有16万吉尔吉斯人,其中77.4%居住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中亚吉尔吉斯斯坦有319万吉尔吉斯人。该同源民族分布在西部天山南北,跨中国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境线两侧居住,属于原生跨界类跨国民族。近代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柯尔克孜族分属两个国家,从此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该跨国民族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观念、意识形态诸方面开始出现差异。他们彼此既相同又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中越两国正在合作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在两国都缺乏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经验的情况下,需要一个先行区先行先试一些特殊政策。本文分析了凭祥在建设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中的一些独特优势,提出凭祥可率先成为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先行区,并提出一些建设内容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越南问题是19世纪晚期引起清朝边疆危机的重要历史事件之一,也是酿成中法战争的直接诱因,因而成为晚清外交的一个重要课题。该问题不仅涉及中越关系,而且还关联法越关系、中法关系,中法战争也是其解决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鉴于此种认知,笔者就国内外学界关乎该主题的相关问题的研究状况简单爬疏,进而总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的学术依据与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中越陆地边境口岸资源丰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与越南边境经济合作领域宽广,涉及边境贸易、跨境旅游、跨境运输、商品展销、劳务合作等多领域。通过开展陆地边境口岸经济合作,增进两国边民的友好往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有利于促进中越友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颜洁 《东南亚纵横》2010,(12):75-80
清朝乾隆年间,中越边境地区发生了几起与沙人有关的事件,这与当时越南中央朝廷控制力减弱、国内局势不稳有很大关系。本文通过对这些沙人事件进行考察研究,说明至迟到清朝乾隆年间,沙人在中越两国跨境分布的情况已经形成;当时越南地方势力的活动有许多沙人等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参与;边境地区是体现国家关系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5.
自1920年代起,东亚各国,特别是中国、朝鲜和越南的共产主义运动即互相交织并连成一片。东亚三国共产党之间的合作,促成了南北两个跨国革命区的形成,本文探讨的即是1945年至1950年间南方中越边境跨国革命区形成的条件、中越双方合作的方式,以及1950年前与1950年后中越同盟关系的区别。学术界对于1950年后的中越同盟关系已多有论述,但1950年前中共与印支共之间的合作则未引起同等重视。1950年前的中越跨国革命区值得探讨,一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中越革命同盟关系实际上是第二次国共内战和第一次印支战争的延伸,也是这两场战争的连接点。这种联系突显了这两场战争的国际性,进一步证明第二次国共内战和第一次印支战争都是与冷战密切关联的热战,中越跨国革命区因此成为冷战初期的一个地方热点,并代表了国际冷战的一种地方形态;二是因为这一阶段两党之间的合作为1950年代至1970年代末期的中越关系奠定了基础。在国共内战期间,中共不仅得到了苏联共产党和朝鲜共产党的支持,也得到了印支共产党的援助,中共对于胡志明和越南革命运动的支持也是从印支战争爆发之日起即已开始,1950年后只是扩大了援助的范围,并提高了援助的规模和合作的级别。1950年前两党关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也将在1950年后重复出现并带来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因素在中越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冷战结束以后,尤其是近些年来,越美关系发展迅速。两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的合作,将不可避免地对中越关系造成影响。但是由于越美之间存在诸多矛盾和分歧,使得美国因素对中越关系的影响十分有限。对此,中国应积极应对,通过发展对越关系、对美关系和提升自身实力的方式,将美国因素对中越关系造成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在广西天等县进行中越跨境非法婚姻的田野调查,揭示了中越边境地区跨境非法婚姻的现状。并分析了产生中越跨境非法婚姻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关于逐步解决越南新娘婚姻的合法化及其身份问题,以及如何消除跨境非法婚姻中的负面影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越关系新发展与经贸合作新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越双方恢复了传统的睦邻友好关系,双边的交往与合作不断发展。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积累,进入21世纪,中越关系具备了新突破新发展的条件,已经从传统的睦邻友好的较低层面,提升到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更高层面。  相似文献   

19.
唐代的安南文风很盛,涌现出很多精通中国文化的诗人,如廖有方、姜公辅、惟鉴法师、奉定法师等。唐代中越诗人之间进行了友好交往,并且相互唱和,留下了一段段佳话。分析、研究唐代安南诗人北上中原与中原士人广泛交往的历史,对于重新认识中越文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越南华文教育近年来出现较明显复苏,华文从华人的民族文化载体逐渐发展为越南社会加强与中国经济文化联系、寻求更多发展机遇的有力工具。这些新现象为传承越南华族文化、增进中越交往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针对当前越南华文教育的资金、师资、教材等问题,中国可在越南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加以补充与协助,为中越关系的深化发展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