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918年1月,陈独秀、胡适、李大钊、沈尹默、钱玄同、刘半农、高一涵等组成《新青年》编委会,大家轮流编辑,从此《新青年》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杂志,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沈尹默每去北京大学图书馆必去找时任图书馆馆长的李大钊,两人结下深厚友谊。1927年4月5日清明节放假,北大一批教员和子女到海甸(今北京海淀区)去找沈士远(沈尹默之兄)玩,李大钊之子李葆华也去了,并在沈士远家住  相似文献   

2.
刘晓艳 《党的文献》2016,(4):121-127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张作霖杀害。在军警严密监视和破坏下,李大钊遗属与北大同仁、同乡好友,为李大钊遗体装殓并暂厝于妙光阁浙寺南院。1933年春,北大同仁蒋梦麟等13人发起为李大钊举行公葬。中共北方党组织参与了公葬活动并组织了大规模的游行。李大钊夫人赵纫兰于公葬活动35天后病逝于北京,与李大钊同葬于万安公墓。1983年10月29日在李大钊诞辰94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了李大钊烈士陵园落成典礼,李大钊及夫人灵柩移葬于陵园,接受各界人士瞻仰。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李大钊故居坐落于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及家人在此居住近4年,这是他在故乡之外与家人生活时间最长的一处居所。北京李大钊故居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传承李大钊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引导广大党员不忘初心,铭记先辈奋斗路。西城区文华胡同是一条东西向的胡同,北京李大钊故居就坐落在胡同东段深处。推门而进,李大钊半身铜像矗立其间,庄严凝重。故居院内,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李大钊诞辰120周年,6月18日我带自己的博士、硕士、博士后一起去了位于北京西单文华胡同的李大钊故居参观。这所故居是李大钊就义之前在北京住过的8所租宅之一,因李大钊一家在此住的时间最长,故北京市政府将此处定为故居。2006年2月,投入专项资金,进行搬迁、修缮,恢复故居面貌。2007年4月28日,李大钊就义80周年时,故居正式开放。  相似文献   

5.
《北京党史》2008,(5):64-64
2009年10月29日是李大钊诞辰120周年。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在京理事与河北省部分理事召开了多次会议,并与北京大学、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共唐山市委、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李大钊学社等单位共同研究商定了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6.
党史博采     
李大钊为何未参加一大李大钊同志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但他并没有参加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李大钊同志当时正领导北京教育界进行“索薪”斗争。当时反动的军阀政府十分腐败,财政非常困难。从1920年11月起,大量拖欠教育经费和教职员工资,使学校无法维持,教职员的生活也陷入了困境。1921年8月,国立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法政专门学校等8所学校共同成立教职员代表  相似文献   

7.
1927年春天的北京乌云滚滚、血雨腥风,奉系军阀在中外反动势力的纵容下,逮捕了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党组织成员,4月28日年仅38岁的李大钊及其同志共20人死于反动军阀的绞刑架下。80年过去了,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岁月的沧桑丝毫没有磨损李大钊生命的光华,他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张国焘是北京大学的学生,而李大钊则是北大有名的教授、图书馆主任。他们同是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创始人,又同为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对于张国焘来说,李大钊无疑堪称恩师与引路人。但张国焘在1924年被反动军阀政府逮捕后,却出卖了李大钊。由于张国焘隐瞒了这段历史,所以直至1927年4月英勇牺牲,李大钊也不知道他所信任的学生曾经出卖过他。 张国焘1916年进入北大学习时,李大钊在留学日本3年后刚刚归国。1917年11月,李大钊经章士钊推荐,被北大校长蔡元培聘为教授,翌年1月,又担任北大图书馆主任。张国焘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杂志上读到李大钊的文章时,还不认  相似文献   

9.
《党史博览》2014,(12):29-29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被奉系军阀杀害。此后,灵柩在北京的浙寺内停放了六年多。李大钊就义后一直未能"入土为安",一方面和他的家庭拮据有关,一方面与社会各界未能对其达成一个认知上的"共识"有关。1933年李大钊的遗孀提出希望北京大学安葬的吁求,为这次公葬提供了一个契机。李大钊终于被安葬于万安公墓。  相似文献   

10.
《北京支部生活》2007,(4):20-20
李大钊就义 1927年4月28日,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义,时年38岁。李大钊,河北乐亭人,1889年生,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是《新青年》编辑、主要撰稿人;十月革命后,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j1919年积极领导五四运动,1920年在北京发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是我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北京共产党小组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在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李大钊曾先后任过中共北京地委书记、中共北京区委兼地委委员长、中共北方区委书记.他还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和中共中央驻北京委员.中共北京党组织的创建并在斗争中发展壮大,都是在李大钊的领导下进行的.本文试就李大钊对北京党组织的成立和发展的贡献做一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2.
《实践》2018,(6)
正荣耀先,字耀庭,男,蒙古族,内蒙古土默特察素齐镇人。1918年,进蒙藏学校学习,在校期间,受李大钊、陈独秀所倡导的新思想影响,积极投身于进步活动。1919年,在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中,成为北京蒙藏学校的运动领袖之一。1921年,参加了李大钊同志领导的北京马列主义研究小组。从此他如饥似渴地研读  相似文献   

13.
《为革命的德莫克拉西(民主主义)》,是少年中国学会1922年7月杭州年会上该会北京的部分会员的一份提案(即《北京同人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发表于《少年中国》第3卷第11期,署名依次为黄日葵、陈仲瑜、邓仲、刘仁静、李大钊、沈昌。该文被收入1989年10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文集》(续)和1989年9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大钊遗文补编》。该文到底是不是李大钊的文字呢?笔者认为,很值得重新研究。现据考察,该文的执笔者并不是李大钊,而是邓中夏。一、关于《提案》产生的背景少年中国学会是“五四”时期著名的最…  相似文献   

14.
中共安平县台城特别支部是在李大钊同志的直接领导下,由弓仲韬同志一手创建的。弓仲韬于1886年生于安平县台城村的一个书香门第。1916年.他3()岁时考入北京法政大学,1919年毕业。毕业后,他在北京沙滩附近的一所小学任教,因当时的北京大学也在沙滩,他经常去北大图书馆翻阅进步书籍,从而结识了李大钊。在李大钊的悉心教诲和影响下,  相似文献   

15.
80年前的1月△1920年1月1日,“少年中国学会“(李大钊、王光祈等发起,1919年7月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会刊《少年世界》在南京创刊。李大钊、蔡和森、恽代英、王若飞、赵世炎都为此刊撰写过文章。这个刊物还介  相似文献   

16.
正李时(1892-1952),原名李时麟,又名李实,字凌斗,号君中,河北乐亭人。191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学习,1921年先后任教于北京市立第三中学、北京国立女子师范学院、中法大学、交通大学和天津河北(直隶)女子师范学校,曾出任北平大学区督学、熊希龄创办的香山慈幼院副主任以及慈祥、慈成印刷厂经理,并帮助李大钊领导的北京地下党组织秘密印刷机密文件和文稿,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北方地区的工作作出了一定贡献。1925年创办君中书社,为许多著名文化人士如蔡元培、胡适等发表文章、出版著作提供了方便。1926年左右李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李大钊被捕后,李时四处奔走设法营救,在李大钊遇难后不畏风险为其收尸入殓料理后事,掩护安抚死难者家属。1933年4月,协助北京地下党组织发起募捐,重新安葬李大钊,让烈士长眠于香山脚下。20世纪30年代始,李时任大学国学教授,为国学教育作出了突出贡献。抗战期间李时创办的君中书社停业,抗战胜利后李时回家乡任教,后被聘于北京文史馆,1952年逝世,享年60岁。  相似文献   

17.
正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党的工作。1922年和1923年,安平县任庄村李锡九、台城村弓仲韬,先后由李大钊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后受李大钊派遣,相继回到安平县进行革命活动,发展党的组织。弓仲韬于1923年8月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台城特别支部,弓仲韬任书记,直接受中共北京区执行委员会领导。台城特支的建立,  相似文献   

18.
革命先驱李大钊在就义前5年的一个初夏时节,曾在古城保定旅居几日,古莲池畔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和战斗身姿。 1922年6月7日,第一次直奉战争刚刚结束不久,李大钊便由北京乘火车来到保定,与吴佩孚商谈时局问题。有关李大钊与吴佩孚保定会谈的记载,主要见于《白坚武日记》和《胡适日记》。白坚武在其1922年6月  相似文献   

19.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的道德、学问和文章影响和哺育了五四时期一代先进青年.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惨遭反动军阀杀害.那么,是谁出卖了这位革命领袖?他又是如何遇害的?残杀烈士的凶手伏法了吗?  相似文献   

20.
缪伯英1899年10月21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先就读平江县启民女子学校,后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7月,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学校。 这时,正值五四运动爆发不久,中国社会激烈动荡。一批怀有远大抱负的仁人志士都在努力探索救国途径。1919年底,缪伯英参加了由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等人发起成立的“北京工读互助团”。 1920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