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0,(5):4-4
据《法制日报》广州4月14日电,在今年的广州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部分市人大代表联合组成“问政小组”,点名叫来广州市规划局、市国土房管局、大学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大学城高价卖地决策过程逐一进行质询。广州大学城位于广州市东南部,选址番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规划范围43.3平方公里。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地产业的升温,  相似文献   

2.
古埠流连     
据史书记载,挂中象州运江古埠形成于汉代,是国内外罕见的水上孤岛古镇,是古象郡有名的商贸重镇,明朝时便有柳江名埠之称。古镇从千年老街到宋代古码头.从道光年间的名扬华南的“粤东会馆”到民国时期的字号商铺,从神秘庄严的壮族始祖甘王庙到古香古色的小谷书院,每一处都蕴藏着丰厚的文化底韵。清代著名的岭南才子郑小谷曾在此读书、讲学;历史上这里曾培养出数十名进士。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运江古镇纯朴的民风和独特的风情。  相似文献   

3.
小幽默     
为了事业经理和副经理一起去游泳。经理不慎被水淹死了,同事们问副经理:“经理遇难,你看见了没有?”“当时我在岸上。”“那你为什么不去搭救?”“我当时只是想,我们公司不能连一个副经理也没有啊。”惯窃法官:“在商店里偷了几次东西?”被告:“4次。”法官:“你偷了许多东西吗?”被告:“不多,只偷了一条连衣裙。”法官:“为了这一点东西你去偷了4次?”被告:“这没办法。我的妻子每次都不满意,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给她换条合意的。”谁之过法官怒斥被告:“我担任这个法庭的法官以来,已经在法庭见过你7次了,难道你不…  相似文献   

4.
握手     
因为没有手,所以,我珍视每一次握手的机会。记忆中的第一次握手发生在7岁的夏天。那天,父母带着我去小学报名。“不行,你这孩子……恐怕我们不能收。”存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过后,母亲跪在了校长面前:“我的儿子什么都没了——没了脸”。  相似文献   

5.
我是江苏省海安县海安镇一名普普通通的统战委员,从事统战工作9年来,3次被评为“江苏省优秀统战干部”,5次被评为“南通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熟悉的人都称赞我是“三倾”委员,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虽然统战工作不像经济工作那样立竿见影,但只要倾心、倾情、倾力,同样可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6.
王身璋 《黄埔》2009,(6):53-53
我曾先后三次赴台探亲访友,使我难忘的是每次都受到台湾黄埔同学的热情接待。特别是2008年7月21日至26日,黄埔校友、退役将军自驾小车,伴我“环岛游”,使我又一次深深感受到“亲爱精诚”的黄埔之情。  相似文献   

7.
《劳动保障世界》2005,(9):14-14
多年以来,我处于一种迷惘的状态。但是一次学习点醒了我,在讲台上,老师对一位女士说:“你能不能做成200个伏卧撑;”女士回答:“做不到。”“给钱。”“也做不到。“、”“那么你听好了,”讲师郑重的说:“现在我是一个强盗,如果你现在做不了200个伏卧撑,我就杀掉你儿子。想一想,想好了再回答。”女士想了一下,咬咬牙:“能。”  相似文献   

8.
“试验田”里看“收成”李富根第一次到海南岛,正是建省办特区的前夕,时隔10年,当我第二次登陆海南岛时,每到一处,我差不多都会问问自己:我真的到过此地吗?“龙种”已经种下飞机是在成片高大的建筑物间缓缓降落的,出了机场,没走多远,我就置身于海南省会海口的...  相似文献   

9.
扬丑才能不出丑 人们常说,“家丑不可外扬”。其意不言而喻。可我认为“家丑”应该外扬,这样才能使“家”中不再出“丑”。 我中队有位队员平时作风很稀拉,夜间值班经常睡觉、误岗。而公司明确规定:睡岗、误岗三次者,必须受到严肃批评,更多者则要受纪律处分。我曾担心“家丑”外扬,会影响我们中队,便一次又一次地叫中队的人不外传,结果使这位队员越错越远。有一次轮到他值勤,他却擅自到街上与老乡喝酒去了,给客户造成一起严重失窃事故。事情发生后,他受到了处分,我也通过这件事明白了,关心和爱护队员,决不能姑息迁就。 不要…  相似文献   

10.
茶道     
和云 《人民公安》2011,(8):61-61
茶道之所以称之为“道”,我不甚理解.但在一次观看茶道时似乎明白了一些东西。所谓“道”.我想是一种享受,一份艺术吧。但后来我知道了“茶道”的深层意义.“道”与佛教的“禅”一样.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是一种大彻大悟。之前对茶道的理解虽没有达到七寸.但也不算是肤浅的。  相似文献   

11.
佞佛岂是好佛王尔龄人们常说“含饴弄孙”,我却在“弄孙”之际听到了一。句使我惊讶的话。小孙孙尚是学龄前的小孩子,有次竟然说;“我不要长大,我不想老。”小小年纪,当然不会有“老之将至”的感觉,只不过认为“我每天要玩”,而所见的老人却没有一个像他现在那样玩...  相似文献   

12.
“我哭了两次,一次是因为担心我爱人还能不能生还;另一次,就是听到我爱人在外面喊我的时候,她还不断给我唱歌”,在汉川地震震中地区的映秀湾水力电总厂,工程师牟玉雷在被压埋超过80小时后获救,此时,距离他33岁生日还有3天的时间。  相似文献   

13.
每一期训练课的学生第一次来上课,见到我的第一句话都是,“老师,选上您的课真不容易!”、“我是第102个点击者(一学期两个训练班共招100人),您不会淘汰我吧?”、“我不要学分可以在名额之外吗?”  相似文献   

14.
四次“合格”说短长屈效东在人生旅途颠簸40余年的我,经历了人生的四次“合格”,也经历了“合格”后四次不同的遭遇。确切地说,我四次合格和四次遭遇,是整个社会变迁的缩影,也是社会进步的有力见证。六十年代初,我在报考初中的第一个人生驿站中,名落孙山未能“及...  相似文献   

15.
还教育的本来价值邓伟志听说,在检查“乱收费”的时候,教育部门即使不是首当其冲、也是“次”当其冲。我自己就碰到过一次。一年前,某区主管教育的负责人同我讲,在某领导反腐倡廉报告征求意见稿中,点了他们区的教育单位“乱收费”问题,他们想不通。他们说,按某一文...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村官”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新鲜词,新鲜事。因为在人事部门工作的缘故,我一直关注这个群体,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生存发展。去年,我曾经独自一人列枫桥、浣东街道等地做了一次走访,平静地与“大学生村官”交流,平和地与他们对话,希望从简单的沟通中,走进、走近他们的心灵,解读、品味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做点什么。事实上我身单力薄,能力有限,自然做不了什么,最大的收获是:我真真切切地感受了一次“调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甲:我想,人与人之间还是要有个较为通用的称呼,以便于对话联系。本来,“同志”一词是通用的称呼,但现在好像不大用了。有一次我到邮局取汇款,一位年轻的女营业员正在和同事聊天,我叫了她两次“同志”,她回过头来拿了我的汇款单一看,就说汇款还没到,过几天再来。我想,汇款没到,我怎么会收到汇款单?但邮局是垄断行业,营业员说汇款没到,你还能怎么样?想必是那两声“同志”使她不高兴了,所以叫你再跑一趟。 乙:对年轻的女营业员,你应该称呼“小姐”。 甲:“小姐”这个称呼现在的确相当通行,但如果碰上四十多岁的女营业员,…  相似文献   

18.
备课卡片     
我是中国人一天傍晚,日方企业的山本所长把参加一次活动的纪念品──几个工艺品送给秘书孟晓云说;“我不要这种东西,送给你吧。”孟晓云接过来说声谢谢,但脸上没有一点点喜悦之色。回家的路上,她把几个工艺品扔进了垃圾箱,“你不要,就给我?!”她痛恨日本人在彬彬有礼的客套之下对中国人的居高临下。一次山本让孟晓云向国内某进出口公司约一次会谈。孟晓云间:“谈什么?”山本顿时火了,厉声说:“你别管!你给约时间就行了!”还说:“我不知道中国的秘书怎么样,但在日本,秘书的地位是最低的。”孟晓云冷冷地看了山本一眼,不说…  相似文献   

19.
六年前,在我就读公安学院的一次基层见习中,一次街头巡逻。帽檐下,我双眼注视着过往的行人,捕捉着可能出现的“不安定因素”。   “爸爸……警察叔叔 !”悦耳的童音突然传来,磁石般吸引着我。顺着声音,只见在不远处的一家童装店的摊位前,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睁大闪亮的眼睛,正伸着指头指着我。而在小男孩的身后,一位中年男子正弯着腰给小男孩试穿一件夹克衫。男子不耐烦地使劲拉回小男孩伸出的胳膊,套上一只袖子:“警察有什么好看的,没出息。”“不对 !”小男孩嘟着嘴,猛地挣脱父亲的摆弄:“警察叔叔会抓坏蛋 !”边说边飞…  相似文献   

20.
画展     
某附庸风雅的贵妇在一次画展中对画家说:“我很想带走这些美妙的颜色。”“您差不多办到了,”画家道,“您靠的地方正是我的调色板。”画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