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是丹阳市"扶村帮户"达新标精准扶贫活动开展的第二年。为了解全市精准扶贫进展情况,助力解决扶贫工作中的问题,近日,丹阳市政协召开座谈会,专题就健康精准扶贫建言献策。健康扶贫的对象以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为主。据统  相似文献   

2.
微观天下     
正"医治"因病致贫返贫最近,国务院扶贫办表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对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回头看"。数据显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所有贫困户里的占比达44.1%。而另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8962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占到42%。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这种状况令人反思。【评论】国务院扶贫办洪天云:在贫困地区、贫困乡村,每一个家庭只要有一个人病了,不仅他自己丧失劳动能力,没有办法使家庭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3.
农村医疗保障作为参与精准扶贫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当前中国精准扶贫政策下,农村医疗保障作为一项最基本的社会保障政策,其保障水平却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从而导致群众满意度降低,影响了精准扶贫政策的有序推进,继而衍生了新的基层治理性问题。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地方政府的运动式治理的惯性思维是农村医保政策的非均衡供给产生的直接诱因。基于此,打破政策供给的非均衡局面,需要进行制度创新,创造条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并做到"全民参保、应保尽保"。  相似文献   

4.
因病致贫返贫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是挡在小康路上的“拦路虎”.统计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省因病致贫返贫户51.1万户,占所有贫困户的51.4%.因此,要实现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奋斗目标,就要高度重视和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对此建议: 一、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要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按照“填平补齐”原则,提高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加强常见病、多发病相关专业和临床专科建设;加强远程医疗能力建设,实现城市诊疗资源和咨询服务向贫困县延伸;实施好全国三级医院与贫困县县级医院“一对一”帮扶行动.  相似文献   

5.
声音     
<正>要在"因病致贫或返贫"治理机制上下功夫,构建积极有效的治理机制。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基础上,对"因病致贫或返贫"对象入户建卡,建立数据库,提出有效治理措施,并实行动态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支持、引导社会组织特别是慈善组织和社工机构积极参与对"因病致贫或返贫"的治理。——民建中央副主席张少琴认为,在有限时间内,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就必须转变观念,创新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精准扶贫创新不仅在于规范动作的认真落实,而且在于自选动作的精心设计和推广。淄博市把"第一村医"作为精准扶贫的一种长期化、成批次的工作机制,既有利于根治因病致贫,又有利于健康脱贫。中国原来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是42%,现在则达到44%。随着脱贫攻坚的不断深入,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2017年,我们在全国30个省市调查了3000多户、1万多人,接近上百个村,许多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有  相似文献   

7.
民政医疗救助作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在帮助社会弱势群体缓解或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增强自我保障和生存能力上起到了“兜底”的防线作用。近几年来,湖南省石门县在原有医疗救助体系基础上,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大胆探索城乡医疗救助立体化救助模式,将各项制度互接,将操作平台拓宽,将救助理念提升,达到了有效缓解广大困难群众就医难问题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是"十二五"发展的圆满收官年,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在向更高水平生活迈进的同时,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现象依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百姓生存幸福感,许多家庭也因此陷入了灾难,我们应该对因病因灾致贫或返贫状况要加以重视,并采取有效手段予以解决。一、有效发挥医疗保险、新农合、商业保险等功能,缓解因病因灾致贫(一)增加各类医疗保险费用自付比例透明度。在目前国家规定的基本药物目录无法治疗所有疾病的实际情况面前,个人负担部分医疗费用不可避免,实际  相似文献   

9.
正教育、医疗、就业都是民生之重,为了防止因学返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中方县继续打出脱贫攻坚"组合拳",通过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真金白银"的惠民举措,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真正把贫困群众"扶起来""动起来""富下去"。2018年的8月3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发文宣布,经过国专项评估检查,中方县等5县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同意脱贫摘帽。这一纸文件,标志着中方县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决战贫困既要党委、政府推动,还要产业带动,更要贫困户自己行动。多方同心协力,把贫困山头攻下来,打赢了一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事资料手册》2005,(1):80-81
在我国农村,传染病、地方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等隐患仍在严重威胁着亿万农民的健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对于农村人口众多、经济不够发达的我国,解决农民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不可能由国家和集体全包下来,也不能完全靠农村个人自费医疗,已走过风风雨雨50多年的合作医疗,被实践证明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1.
医疗保障制度是关系民生问题的大事。至去年底,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7万人,其中市区为92万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60万人。目前仅市区范围内无医疗保障的居民大约有60万人,他们的日常医疗主要依靠家庭亲戚帮助和社会救济,"因病致贫"、"因病困难"矛盾非常突出,迫切需要政府从制度设计上解决城镇所有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进一步完善我市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扶贫攻坚战中的主攻方向。截至2017年10月,全国因病致贫返贫户中已有493万户实现了脱贫,占因病致贫返贫总户数的46%,健康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存在的困难也不能低估。我们在云南调研时遇到一户4口之家,老太太不幸脑溢血,儿子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尽管现有的新农合、大病保险、大病救助等各项政策都扶持到位,全家2016年自付医药费仍有15万多元,  相似文献   

13.
大病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医疗保障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全民基本医保已经覆盖城乡,但大病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群众大病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和风险还比较突出。而近期连续不断出现的热点新闻事件则让这一缺陷不断凸显。老太拾荒为去世儿子还医疗债务、孝子买农药助母安乐死、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1,(3)
正近年来,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突出帮扶重点和帮扶成效,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分布式光伏、技能培训、安东米富平台、健康扶贫"四张靓丽名片,走出了一条以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的新路。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省委驻涟水县帮扶工作队探索村民医疗互助,从机制上解决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2020年,涟水村民医疗互助项目扩展到全县16个镇(街),47个村(居),全县近6万名群众受益。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提升农村贫困人口医疗保障和健康水平.会议指出,实施健康扶贫工程,补上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短板”,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和返贫问题,对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今日海南》2016,(4):66-67
2015年,万宁抽调108人组成27个调查小组,利用一个月时间进村入户,采取问、访、看、查等方式进行贫困人口调查,基本摸清了全市贫困人口的状况。万宁现有贫困人口32723人,其中调查确定贫困人口29173人,巩固提升脱贫人口3550人,全市贫困发生率5.28%,致贫原因主要表现为因病致贫、因学致贫、因灾返贫,缺劳力、缺资金、缺技术。  相似文献   

17.
"小病拖,大病扛,重病等死见阎王。"这是过去贫困地区农民无钱看病、看不起病而流传的顺口溜。现在在四川广安区这种现象已成为历史。该区通过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把接受人大监督作为改进工作的科学途径,有效破解了农民兄弟"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难题。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中共中央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和推进,各地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任务中均列出了"健康扶贫工程"计划,开展了因病致贫、返贫等调查工作,出台了健康扶贫实施方案。然而,由于一些地区健康扶贫工作底子不清、医疗救助制度兜底能力不强等原因,难以形成政策合力。为此,建议:一、完善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为民生"托底"。一方面紧紧围绕农村贫困人口完善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制度,形成政策合力。(1)提高贫困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的保障水平和  相似文献   

19.
<正>晋政办发[2015]10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以下简称大病保险)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新的制度性安排。自2013年以来,阳泉、运城等市相继启动了大病保险试点工作,提高了基本医疗保障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加快推进大病保险制度建设,筑牢全民基本医疗  相似文献   

20.
正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琼海市组织落实有效工作措施,确保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贫工作有力推进,积极巩间脱贫成果,防止贫困户因疫返贫。一、奖励支持带贫经营主体带动扶贫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带贫主体,计划对全市带动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的22家企业、合作社进行奖励补贴152万元。其中对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