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挂 《侨园》2011,(5):41
泰国的泼水节原本是泰国的旧历新年,属于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特殊庆典,它又名"宋干节"。"宋干"是运行之意,象征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940年,泰国改用公历,政府将泼水节定为传统节日。很快,泼水节就成为泰国旅游誉满世界的热点。4月中旬,我随团出游泰国,有幸身临其境,彻彻底底感受了一番这个充满热情奔放的节日。大巴行驶在从曼谷去芭堤雅的公路上,沿途看到许许  相似文献   

2.
王熙兰 《学理论》2011,(5):225-226
长征沿途的众多元素构建了厚重的旅游资源,利用这些资源潜移默化地融入高校旅游教学过程,并通过剖析长征旅游资源的开发案例,激发当代大学生产生"重走长征路,开发长征游"的欲望,渐入佳境地完成旅游资源开发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实现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修学旅游的目的、理由比较简单,一是见证文化、梳理感觉,尽可能入乡随俗、身临其境,二是吃苦尝酸、体察真知,以求得到公共空间的精神振奋.虽然修学旅游在短促的"行动"中,很多时候只可捕捉那些新鲜活泼的东西,获得对旅游地文化层面上的认知,但是如果两方面能很好地融合贯通,修学游,就能带来一种大精神和大胸怀,进而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但现实情况却是,不在少数的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在参与修学游过程中,过多集中在玩乐、享受上,顾此失彼,甚至本末倒置;众多家庭条件不好的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去修学,自己的家长却没有能力,感到非常压抑,这种种情况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四川旅游发展的战略转变——来自5.12大地震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大地震重创游客信心从而重创四川旅游,主要原因在于四川旅游产品的局限性。由于四川雄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没有形成具有鲜明四川文化特色的规模化的文化旅游产品,而是长期停留在观光旅游为主的低层次,这样,旅游产品的畸形结构也就引起了游客结构的失衡状态。因此,灾后重振四川旅游的根本问题应当是战略转变,即从观光旅游为主转变为文化旅游为主。在战略目标上,形成具有鲜明四川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在战略布局上,构建以成都为中心的"都市游"文化旅游体系;在战略重点上,突出发展三大文化旅游方式;在战略举措上,实现观光旅游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5.
不久前,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风生水起.美丽的台湾给大陆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丰富的特产也让大陆游客满载而归.低迷的台湾经济有望被大陆游搅热.  相似文献   

6.
休假的目的一是与家人团聚,二是充分放松身心法国在1936年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劳动者每年可以享受为期两周的带薪假期。20年后法定带薪假期延长为3周。到了今天,"带薪假期"在法国已成为一种无可争议的社会福利。由于假期众多,法国人在度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度假方式多样化,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喜好自由选择、搭配。记者在法国连锁旅行社"新国界"看到,旅行社推出的旅游手册可谓五花八门:SPA游、潜水游、滑雪游、高尔夫游;远足、游船、自驾游……住的地方也多种多样:房车、酒店、家庭旅馆。  相似文献   

7.
正旅游者:选择低碳旅游消费模式低碳旅游并不意味着让旅行者降低旅行的质量,而是让旅游者在出游过程中选择既环保、又不影响旅行质量的方式出游。旅游者要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体现"低碳旅游消费"模式。首先,倡导低碳旅游饮食。旅游者在途中饮水可以自  相似文献   

8.
杨春玲 《学理论》2012,(4):122-123
露营地旅游在国外是一个广为人知的外出方式,但在我国露营地建设才刚刚起步。哈尔滨作为中国北部的旅游目的地,在露营地建设方面具有多方面的优势条件和特点。重点对哈尔滨地区开展此项活动的优势条件和潜力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哈尔滨地区的露营地旅游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在与一些老党员交流时,谈到中央八项规定对党员干部廉洁建设的立竿见影,大家都拍手赞成。但是,对老党员一年一次的党员学习考察也随之取消,却有不同想法,正常的外出学习活动为什么要受影响呢?其实,坚持八项规定并不是一概反对所有的外出考察学习,关键是看有没有借学习考察之名,搞公款旅游和吃喝之实。如果把它与正常  相似文献   

10.
王军  彭涛 《瞭望》2004,(40)
在近代历史上,欧洲人曾把亚洲人视为“黄祸”,如今“黄祸”变成了“黄金”:中国游客“欧洲 游”加速升温。2003年我国已经成为亚洲第一旅游客源国,并正在阔步迈向世界一流旅游强国。  相似文献   

11.
李悦 《学理论》2012,(1):57-58
湿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因其丰富的综合功能,被称之为"地球的肾"。因此,湿地也日益显示出了作为旅游资源的广阔开发潜力。哈尔滨因其松江湿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市委、市政府为打造冰城夏都的城市形象,提出以"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为依托,大力开发松花江湿地旅游资源,从而实现"以江丽城、以水兴游"的新目标。主要从哈尔滨松江湿地旅游资源特点和开发现状入手,在探讨其开发过程中取得的系列成绩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为确保松江湿地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此促进哈尔滨松江湿地旅游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瞭望哨     
《瞭望》2000,(42)
隐性公款旅游种种袁敏杰 陕西 慑于禁令纪律,显性公款旅游有所收敛。然而,又有一些改头换面的隐性公款旅游“悠哉游哉”: 一曰假公旅游。找个借口,弄个差事,玩个花样,美其名曰“公干”,却尽“公干”天南地北那些名胜景点,一切费用,“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地公家报销。 二曰互相旅游。“兄弟地市”、“兄弟县区”、“兄弟部门”、“兄弟单位”,你来我往互相游,你热情接待我,我热情接待你,“互相报销”旅游费。 三曰下基层旅游。一个电话、一声招呼,或上级部门人员“下基层”旅游,或上级部门领导携家带口下来“阖家游”,下级…  相似文献   

13.
阳朔县将不断提升硬件环境、服务平台和旅游惠民水平,实现“文旅融合、城景一体、全域发展、居旅相宜”,全力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先导区阳朔县旅游将从单一的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由“旅游目的地”向“旅居目的地”转型升级,塑造“画里山水,栖居阳朔”旅居目的地新形象。  相似文献   

14.
经历了几轮旅游狂潮之后, 2001年中国的旅游市场 终于逐渐转入成熟阶段。 有关抽样调查显示:有近一半的居民集中在“黄金周”出游,由此形成了假日旅游的狂潮。仅去年“五一”期间,就有4600万人外出旅游,狂潮之烈,始料不及。由于旅游市场不规范,旅行社鱼龙混杂,宰客、坑客的事件时有发生,游客深恶痛绝,导致旅行社信誉大跌。结果,到“十一”黄金周时,旅行社游客锐减,旅游收入大幅度下降。有人预言2001年旅游市场将退潮。  相似文献   

15.
多民族的云南省是个神奇的地方,这里不仅有名振中外的“石林”奇观,号称“植物王国”的西双版纳,还有浓郁多采的民族风情。近几年,云南省着意开展民族风情游,使旅游开始从一般的山川游、古迹游开始向人文游发展,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目前,云南已有昆明、景洪、大理、思茅、勐海、曲靖、玉溪、通海、楚雄、丽江等10个市县对外开放。1987年全省仅接待外国及港澳同胞、海外侨胞  相似文献   

16.
张家界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旅游资源是深层次开发旅游业的基础。张家界市境内有丰富的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特色不浓、文化内涵偏低等问题。在大力发展自然风光游的同时,应重视对土家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明确土家族文化的内涵,正确处理“保留”与“艺术提升”的关系,舞台性与真实性相结合,增加土特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突出土家族文化的特色,发展土家族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7.
大森林、大冰雪、大界江、大湿地、大平原,是黑龙江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据介绍,省内共有60种类型的1361个资源实体,占《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类型的88%。特殊的地理地貌、气候条件和人文历史构成了原始、神奇的资源特色,其中尤以自然资源为胜。经过精心策划,重点经营,黑龙江省逐步发展起森林游、冰雪游、界江游等特色旅游。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5,(2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公民外出旅游逐渐成为全民化意识,2015年中国内地出国游人数将超过一亿,中国的旅游已经深刻地影响到全球,随之而来中国公民的种种不文明的旅游陋习漫天飞舞,已经严重损害了中国作为文明之邦的民族形象。因此提出提升文明旅游的对策如下:加大宣传学习力度,进行全民性文明旅游教育;加强全社会监督机制作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郭雅琼 《学理论》2014,(1):89-90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特色资源禀赋,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潜力,旅游产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品位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旨在通过对甘州区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探讨甘州旅游业发展的有效路径,进一步发挥其在建设宜居宜游城市中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擎天一柱”而得名,不仅山川峻秀,而且是古皖文化的发源地,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4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全国文明森林公园。近年来,潜山县强势推进旅游兴县战略,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实施规划修编、加强景点开发、扩大对外营销,天柱山的旅游市场开始“突破重围”,呈现出无限活力。基本上形成了资源-客源-财源的经济链,实现了由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由“县兴旅游”向“旅游兴县”的转化。今年以来,天柱山境外游客攀升,其推出的特色养生游、禅宗寻根游等产品,吸引了俄罗斯、韩国及日本等境外众多游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