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经济前景严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经济目前正面临着亚洲 金融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挑 战。世界经济的三大火车头美、日、西欧同时出现故障,增加了世界经济走出困境的难度。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4月底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由于美国和西欧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以及日本经济处于停滞状态,今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从去年的4.8%下降到3.2%。当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由于美国等发达国家采取了刺激经济的措施,加上原油价格趋于下跌等有利因素,这次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将是相对温和而短暂的。但2001年已经过半,目前看来,这一预测可能偏于乐观。  相似文献   

2.
《瞭望》2002,(52)
2002年国际形势风起云涌,全球各个领域发生的诸多事件,牵动着世界政经进程的神经。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并没有变,国际政治在动荡中逐步回归理性,全球经济虽不景气但在温和的复苏之中,世界科技也取得许多重大突破。 反恐成了这一年国际政治及安全领域的头等  相似文献   

3.
着经济全球化与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21世纪初期世界经济有望迎来新发展。可以预见,世界经济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周期依然存在,起伏在所难免,尤其是金融市场的不稳定存在加剧趋势,局部危机不可避免。但从全球总体发展态势看,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长波扩张的上升期。国际经济机构普遍看好21世纪初期世界经济发展趋势,认为未来5~10年世界经济增速会好于20世纪90年代乃至80年代。经济全球化带动生产国际化,促进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推动21世纪初期全球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21世纪初期世界经济中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2004年世界经济形势明显好于上年,因此,各国际组织、预测机构对国际贸易增长的预期也普遍持乐观态度。世界贸易组织预计,2004年世界贸易量的增长会超过2003年,达到7。5%。 但2005年的国际贸易形势则不会像2004这般令人快慰。美国经济能否稳定持续增长、拉美经济的复苏能否持续、国际油价市场能否得到控制、美元汇率是否继续温和下跌等4个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人们对2005年世界经济走势看跌,因而,相较于2004年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也极可能显现疲态。  相似文献   

5.
伴随国际原油价格在高位运行以及非能源产品价格的不断走强,非洲经济近年迎来了平稳、快速发展的好势头。但非洲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除管好和用好石油美元、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外,还要迎头赶上世界科技大潮,以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华盛顿专电 西方工业国家在经历了连续7年的经济增长后,怀着喜忧交加的心情踏入了90年代;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在面临经济发展进一步不平衡的情况下迎来了20世纪的最后一个10年。尽管人们总是希望世界经济在新的  相似文献   

7.
1988年已经过去,各国人民在国际局势走向缓和的气氛中迎来了新的一年。未来的世界经济前景如何,缓和对各国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本刊特约记者张可喜、李宗扬就这些问题分别采访了日本和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现将他们的采访谈话发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0,(22):36-36
坚决打破铁饭碗 “古巴经济改革,国有部门要裁员100万”。这一消息14日震动了世界。此前,古巴的改革给西方的印象是“温和”、“谨慎”、“步子太小”。古巴何时变,又如何变,朝什么方向变,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步入温和调整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轮经济增长在经历了三年上升期后,目前开始步入温和调整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经济增速温和下调。为使GDP保持在7%-9%的合理之间,宏观调控应在扩大消费需求和服务业对内开放上更多着墨。  相似文献   

10.
科技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越来越强劲,经济全球化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向前发展,世界多极化以不可逆转的趋势前进,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在走向新的历史阶段……世纪之交的种种迹象表明,人类正在迎来一个大转折、大调整、大变革的时代。 无疑,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希望在新世纪抢占社会经济发展的制高点。这将使未来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残酷。 但我们也相信,人类在经历了太多曲折、磨难、甚至血腥之后,驾驭经济发展、协调政治纷争、以及完善精神世界的能力更强、智慧更高。 世界正迎来大转折时代。 所…  相似文献   

11.
《瞭望》2003,(2)
2003年国际形势仍处在复杂深刻的变动之中。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国际政治虽然在动荡中逐渐回归到理性的轨道,但2002年几桩悬而未决的国际事件,依然走势未明,其发展方向对国际政治格局必然产生较大的影响。恐怖主义活动依然猖獗,恐怖与反恐怖的角力仍将持续进行,并同样会对包括大国关系在内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影响。世界经济整体虽然在温和复苏之中,但几个主要经济体的复苏前景并不明朗,世界经济生活中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这一期,本刊邀请了一些国际问题专家,和本刊驻世界主要地区的记者,就今年的国际形势和热点问题,逐一进行展望和评述。从他们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世界局势走势迷离,但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2.
11月15日,20国首脑云集华盛顿,共同诊断金融危机的病根,给全球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开处方,标志着国际金融的权力格局迎来多元化的新时代。本次峰会突出的特点,莫过于发展中国家首次亮相国际金融舞台,与日美欧等新老金融贵族平起平坐,共商危机对策,重新  相似文献   

13.
3月初,春意初露的北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两会”。在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之际,今年的中国“两会”受到海内外媒体的格外关注。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两会”所确定的大政方针,将事关中国经济能否在今年实现8%左右的增长目标,而对世界而言,中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4.
2009年,随着世界各主要国家经济回暖,尤其是中国“保八”目标的完成,全球经济似乎又迎来了另一个“春天”。然而,深度剖析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运行状况,全球经济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反复多变”的后危机时代。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经济必须要谨慎对待来自于国际和国内的种种困难,继续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源于发挥了劳动力和资源环境的低成本优势。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不仅国际上的低成本优势逐渐消失,而且又迎来了金融危机造成的"不确定时代"。世界经济面临两个考验:第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能否告别印钱时代;第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型经济体能否顺利转型。由此中国的发展需要转型,而转型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在这辞旧迎新的钟声里,我们送走了2010年,迎来了2011年。回顾32年改革发展走过的历程,我们为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而自豪。现在,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这标志着中国已经由生存型社会进入发展型社会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6,(4)
一批有钱也有闲的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井喷式暴发,令全球回荡着中国人壮游世界的动地足音。如果说二战后的50-6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好转,使世界迎来第一个出境旅游高峰,上世纪80年代后,复苏的日本开始异军突起,日本游客掀起了世界旅游市场第二道冲击波,那么现在,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井喷式增长,已成为全球出境旅游的“第三次浪潮”。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出境游的发展是历史上最快的。过去,中国出境旅游  相似文献   

18.
徐连仲 《求知》2011,(7):17-19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阶段,这与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我国经济高增长、高通胀的运行特点不同,也与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前几年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特点不同,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将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价格涨幅在3%至5%将是正常的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19.
“登顶“后“温和调整“基于对本轮增长及今年前三季度各项指标的分析可知,明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高位增长,GDP增速在11%左右,并将进入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若以年度计,我们预期经济增长的顶部可能是2007年,而若以季度计算,这个顶部可能出现在明年上半年。2008年下半年或2009年,经济将进入温和调整期。  相似文献   

20.
世纪之交,全球经济正处于一 个低通货膨胀,中速经济增 长,区域经济增长相对平衡的温和的形势。 1999年的全球经济在经历了上一年增长速度下跌后,温和反弹,预计将达到 2. 8%。从区域看,支持全球经济回升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仍然强劲增长,日本经济已停止衰退、欧盟经济有所恢复、亚洲经济明显复苏、巴西金融危机基本缓解和拉美经济趋于稳定。但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政府的财政扩张和货币政策的流动性改善,刺激金融市场。因此居民消费上升,但投资需求不足和生产推动疲软。2000年的首要挑战,是能否把推动经济增长的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