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正是法院审判工作的永恒追求和目标,要实现司法的公正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审判权的独立,法官作为行使独立审判权的具体实施者,然而法官在依法独立行使审判职权中,会不自觉、甚至无奈地受到行政、地方管理、内部监督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判决结果。因此,我们必须排除各种因素对法官独立审判权的干扰,以保证审判权行使的最高理念———公正,这样才能树立司法公正的权威。文章在理解法官独立审判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法官独立审判的各方面因素,以及如何建立有效的法官独立审判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独立审判与司法公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独立审判是我国宪法现定的一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司法公正的根本前提,而独立审判的实现需要有一系列的制度来保证。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任务。司法改革的深入发展,必然涉及深层次的司法改革即体制改革的问题。本文拟就如何通过司法改革,从法院体制上、审判工作运行机制上和法官队伍素质上,保障法院独立审判、实现司法公正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崔永东 《河北法学》2015,33(3):28-37
中国当前的司法改革正在法院系统内积极推进,“去行政化”的努力正使所谓的“法院独立审判”向“法官独立审判”转变.但也应该看到,法官独立审判并不意味着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也不意味着审判管理权的彻底退场,而是在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与接受审判管理权约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正如西方发达国家的法院系统也存在审判管理活动和审判管理权一样,中国完全废除审判管理权也是难以想象的,关键是如何避免审判管理权对审判权的过度干预,剔除其对审判权的压倒性力量.因此,审判管理的改革也成为势所必然.审判管理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司法的公正和效率,次极目标是压缩审判管理权的运行空间,使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运转.审判管理的根本方法在于理顺“两权”关系,实现两权之间的平衡.审判管理的基本路径是遵循司法规律,又兼顾中国的司法实际.我们相信,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奋斗,一种良性的审判管理机制和体制终将形成,一种以审判权为主、以审判管理权为辅的法院权力结构也将最终成型.  相似文献   

4.
我国刑事审判权之公正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审判公正的最基本要求是司法中立。我国刑事审判权的具体内容存在影响公正审判的规定,必须通过修改立法来克服庭前程序性审查仍然可能退化成庭审实质性审查的缺憾,必须取消审判机关的刑事强制措施权和主动调查的侦查性权力,还审判者中立角色。二审法院的审判权必须进行调查,以保证审判权的统一性、协调性和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一、法官职业保障是独立审判的前提 独立审判,从狭义角度讲,就是指法官的独立审判,它是指法官在审理和裁判案件过程中,只依据事实和法律,以自己的良知独立判断,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的支配与十预,同时也不受法院内部非程序性的违法干预。实践证明,法官独立审判是当代各国司法制度的核心和基石,是实现司法公正最基本的前提。独立的审判并不必然导致公正的审判;但不独立  相似文献   

6.
现代审判独立原则的最低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引言审判独立又称为“司法独立”(judicialindepen-dence),是一项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基本法律准则。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它调整着国家司法审判机关与立法、行政等其他职能部门的法律关系,确认司法权的专属性和独立性,是现代“法治的基石”和法院组织制度的基础;作为一项司法审判原则,它确保法院审判权的公正行使,防止法官官的审判过程受到来自外界的不当干涉、控制和影响,使法院的司法审判真正成为公民抵制专横权力、维护自身人权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道屏障。可以说,没有审判独立原则,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审判…  相似文献   

7.
姚莉  詹建红 《中国律师》2000,(10):40-42
公正、公开地行使审判权可谓是司法正义的必然要求,而审判独立则是司法正义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学者们从法院整体独立、法官个体独立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而对于法官的实质独立,即审判组织的独立性则鲜有全面的研究。本文试图剖析刑事审判组织及其相关制度的运行状态,找出其根源,并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以求对立法和司法实践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一、刑事审判组织行使职权的基本样态及其根回众所周知,自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的根据地开始,我国的刑事审判组织就一直存在三种形式: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并且审判委员…  相似文献   

8.
从程序工具论到程序价值论,是一次司法观念的重大转变,是对程序意义的理性认识。学者们就程序的公正价值、效率价值等在理论上的体现,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论述,旨在唤起司法工作者的价值观念,追求司法的公正,对司法实务有很好的指导意义。以程序价值理论作基础和先导,促进法官接受新的司法观念,是重要的,但还需要从审判实践中去充分认识程序的作用和价值的体现,才能使法官逐步形成新时期司法工作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已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时至今日,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之间具有了明显的分水岭。如何在审判管理权与审判权分离的况下,搞好审判管理,一直是司法实践工作者关注的热点之一。笔者就新形势下审判管理权的三大转变谈点看法,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10.
深化司法改革 实现司法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改革就是要通过改革法院领导体制,增强审判工作的独立性;通过改革审判方式,提高审判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通过改革法官管理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法官队伍;通过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制约审判权的滥用,从制度、体制和机制上消除司法腐败现象,实现司法公正。  司法权是一种中立性和终极性权力,确保司法公正,清除司法腐败,根本途径是推进司法改革,从体制、制度和机制上解决问题。  司法活动是司法过程和司法结果的统一,因此,司法公正既包括司法过程的公正,也包括司法结果的公正,或者叫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这就要求法…  相似文献   

11.
改革民事判决书制作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公正和效率为价值取向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突出了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主体地位,确立了法官“居中”裁判的职责,反映在民事判决书的制作上,要求民事判决书不仅是解决当事人民事实体争议的审判过程和裁判结果的书面反映,更应反映法官在审判案件过程中运用审判权的公正性。审判权的公正运用既表现在实体裁判的公正,又包括适用程序的公正,民事判决书应是法官向社会公众表明做出裁判结果具有公正、合理性的载体,这在客观上要求民事判决书能够成为证明法官做出的判决结果公正及程序合法的论文。一份叙事清楚、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无懈…  相似文献   

12.
法官独立审判的探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一、法官独立审判的内涵所谓法官独立审判,是指法官全权审理和裁判案件时,只依据事实和法律,以自己的良知独立决断,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同时也不受法院内部非程序性的违法干预。它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法官审理案件过程中,独立于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2)法官审理案件过程中,不受法院内部非程序性的违法干涉,但上级法院和本院领导按照一定的程序(包括不违背法律的内部制度)所进行的指导和监督应当接受。(3)法官审理案件只依据事实和法律。(4)法官审理案件必须保持中立,并根据自己的法律良知形成内心确信…  相似文献   

13.
法官能动与法院克制——关于我国审判管理体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界关于司法能动和司法克制的探讨有助于改进我国的审判管理体制。在我国当前的审判管理体制中,审判独立是法院独立而非法官独立,审判委员会制度导致审判分离,案件审批签发制度使得法官屈服于行政权威,审判解释制度突出了法院而抑制了法官。这种体制是在强化法院的地位而淡化法官的地位,具有明显的法院能动和法官克制的色彩。从理论上说,法官是司法的实质主体,应当能动司法,法院是司法的形式主体,应当对法官的能动保持克制,法院的克制服务于法官的能动。我国审判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当遵循这种思路,理顺法官和法院的关系,赋予法官能动的审判权,限制法院对法官审判的干预。  相似文献   

14.
高欧  郭松 《华中电力》2022,(1):126-143
合理构建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的关系,是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的关键问题。欲使这三种权力形成合理关系,需要根据审判权运行存在的问题,在客观评价法院科层化组织结构与法院内部复合化权力构造以及院、庭长职权配置的基础上,从制度层面严格区分法院组织的行政逻辑与司法逻辑,进一步明确审判管理权与审判监督权的权限定位,完善其职权范围与行权程序,并构建审判权反向制约审判管理权与审判监督权的相关机制。唯有如此,才可能构建出合理的审判权与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程序、法官与审判公正——上海等地法官访谈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当前我国法官与司法审判制度的基本状况 ,我们在1997年10月至12月对上海、安徽、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地的部分法官 ① 进行了一次访谈调查。访谈中 ,法官们对与审判公正相关的程序、司法独立、法院组织、法官素质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这些认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中国司法审判制度的具体运作 ,把握当代中国法官的基本思路和认识水平 ,进而推动中国司法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一、程序与审判公正古往今来 ,公正历来是司法审判制度所追求的永恒的终极目标。它在中国法律传统中被形象化为处于自然状态之水 ,平之如水谓之公平。在…  相似文献   

16.
当前审判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修源专论·人民司法·1·9·9·8/7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的关系问题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之一。确定这样的宪法原则,是为了排除一切非法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审判中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判中立是诉讼的基本结构特征 ,它对于维护司法的公正性发挥着决定作用。造成我国法院当前司法不公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承担审判职能的法院在审判中不能保持中立。因此 ,我国应当从司法体制和程序保障两方面着手加强法院的中立地位 ,重塑法院的公正形象。  相似文献   

18.
独立审判刍议胡兴儒在我国现实条件下,要真正实现法治目标,加速立法固然重要,但是司法的问题看来比立法的问题更迫切需要解决。而司法制度改革中,独立审判问题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民法院的司法审判权不能独立行使,法官欲运用司法权为社会创造一种公平的状态以满足...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诉讼程式的设计要求还是司法实践的证明:取得理想的诉讼结果必须借助于律师的帮助,程序保障和诉讼公正理念更把律师视为一个基本诉讼要素而肯定其诉讼地位。联合国文件认为:保护私权、实现公正乃至调和利益冲突的诉讼目标并非承载于法官一人身上,而是共同承载于法官和律师身上,律师在诉讼中所起的作用是与法官相提并论,弱化任何一方都会导致诉讼制度的不完 备。 一、律师辅助当事人是基本的诉讼机制 基于让审判权介入民事纠纷从而化解民事冲 突的目的,民事诉讼被设置成为一个限制审判权同 时又支持审判权、为审判权提供依据的…  相似文献   

20.
葛文 《法学》2009,(10)
案件管理本质目的在于为审判核心领域工作的运行提供支撑,改善法官的工作条件,保障诉讼法赋予法官审判权的运作。通过案件管理:一方面使法官只须专注审判核心领域工作,而不用再分心处理审判外部领域工作,从而减少法官所负担案件的实际工作量,减缓法官办案承受的压力,使法官有充分时间关注开庭和撰写法律文书,及时、有效和妥当处理案件;另一方面通过案件管理改善法官的工作条件,通过控制诉讼的进程,以求迅速有效地处理繁琐耗时的诉讼程序,降低法院和当事人的司法成本,加速案件在法院的流动。通过让当事人广泛参与案件管理,协同审判外部领域的工作,实现审判与当事人的需求和期待的对接,提高司法的公信力,满足案结事了的司法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