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吴洁平领导干部是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组织者、带领者。领导者靠什么才能真正起到“带头”作用呢?俗话说“德高才能望重”,真正起作用的是领导者的人格、道德、情操和丰富的知识才能。领导绩效如何,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取决于领导者...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对各级领导和干部队伍的道德建设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官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德治国”中,“官德”建设是关键,为官必须有德,治国必须修身;加强“官德”建设,要从抓教育、抓典型、抓监督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不断提升干部的道德修养,达到以“官德”带“民德”,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3.
一、良好的官德良好的官德是提高非权力性影响力的前提性闪素。领导干部如果官德成了“短板”,即使有再大的权力,属下和群众也不会心服口服,执行命令就会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影响工作开展。官德既包括政治品格,也包括道德品质。讲政治品格,就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跟光,坚持原则,秉公执政,办事公道.赏罚分明;要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坚持小道理服从大道理,局部服从全局、个人服从组织,始终做到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讲道德品质,就要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讲操守、重品行,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起共产党人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4.
道德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面俱到难免“蜻蜒点水,浅尝辄止”。它的重点应放在职业道德建设上,而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则是关键。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搞精神文明,关键是以身作则”。领导干部不但是道德建设的倡导者、组织者,而且首先应该是实践者。当前应当把塑造人民公仆形象,作为官德建设的切入点;把率先垂范作为官德实施的支撑点;把人民公认作为监督官德的着力点,以此带动、影响全社会的道德建设。 公仆形象是官德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谈"官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华 《党政论坛》2004,(11):41-42
“官德”是一种特殊的职业道德,为古今中外的统治阶级所重视。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崇尚德治的国家,中国传统文献几乎无一不涉及“官德”问题。诸多政治家、思想家的共识是“惟治乱在庶官”,“官德”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兴衰。今天,党的领导干部虽然不同于旧时官吏,但从执掌社会公共权力的共性着眼,人们通常也把领导干部称之为“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也就被称之为“官德”。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要求领导干部首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德治国,重在以德治“官”。在新时期的严峻挑战面前,领导干部的“官德”建设在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中…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德治并举,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笔者认为,在法治的前提下,以德治国首先要规范官德,以德治政,强化官德建设。应该看到当前的官德状况不能让人民满意,突出表现为淡忘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视道德约束、施巧弄诈欺世盗名、私欲膨胀权钱交易等等,亟待整治。官德建设是关系到国家道德建设成败的关键,因为官德是社会的主体道德,是统治集团所倡导的道德模式,能对全体公民的道德建设起到示范作用,直接影响社会风气。官德不治,以德治国就必然会沦为一句空话。规范官德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略论我国政治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关键是治官,也即优化官德,由此提出政治道德建设问题。本文在界定政治道德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政治道德建设的实际意义。现阶段加强政治道德建设,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合理确定政治道德价值规范;按照“三讲”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教育,优化政治道德人格;贯彻“依法治国”精神,为优化政治道德创造良好的体制性环境。  相似文献   

8.
职业道德建设中,“官德”建设应是切入点。其一,干部的道德行为对群众的道德行为有直接的影响。干部如果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会产生巨大的人格力量和道德感染力,对全社会的道德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相反,如果领导干部言行不一,坐而论道,就会失去群众的信任,对社会的道德进步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9.
要贯彻和落实“以德兴企”,应完善企业道德规范和实施机制;把企业道德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提高领导者的素质,塑造企业精神;改善外部环境,树立企业道德形象。  相似文献   

10.
这里讲的“官德”,系指干部道德而言。江泽民同志在关于干部问题的一系列谈话中,多次提到加强干部道德建设的问题,他语重心长地要求广大干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良好的榜样。重视干部的道德建设,既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干部道德的状况如何,不仅影响到各行各业的道德建设,而且还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和  相似文献   

11.
科技进步的成果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要求国民性格向完美性、丰富性发展,更要求领导者有一种“真、善、勇、美”的人格特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人们、引导人们。21世纪领导者的人格特质应该是“真、善、勇、美”齐备的精神品质。根据马克思主义人格学原理和科学技术发展对领导者人格特质的要求,21世纪领导者人格特质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思想道德的魅力领导者应具有公正、公平、正直、善良的道德品质,不仅应有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做到遵纪守法,为众人楷模,而且应有职业道德,对工作极端负责,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想,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创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官德建设面临新的考验和挑战,另一方面也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因此,从市场经济维度探讨官德建设的决定因素、历史经验和价值意蕴,对当代中国的官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要彻底消除权力腐败 ,势必要加强官德建设。在市场经济个体价值分化的前提下 ,“利他”的成本和难度增大。因此 ,在市场转型期 ,建立和完善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权力制衡机制是官德建设成败的关键。在治理和预防权力失范过程的中国特色是靠创新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李光炎 《理论探讨》2007,(2):158-161
文章从“事情”、“办事”、“事理学”的概念出发,首先阐明研究办事道理的重大意义;重点研究成功地办事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特别分析了领导者办事的特殊性、领导者办事的特殊要求,以及被领导者办事的特殊要点;最后指出办事成功者的素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官员的官德建设不仅需要依靠道德自律,还有赖于制度伦理的规范和约束。面对社会转型过程中日益突出的党群干群矛盾和阶层利益整合,如何处理利益关系成为官德建设的重要问题。制度伦理作为制约权力的一种手段,从外部环境入手,通过制度、法律、法规等建立健全伦理道德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把一定社会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提升、规定为制度,并使其规范化、法制化。从制度伦理层面强化官德建设,对官德的实现具有普遍性,有助于官德规范的把握和官员道德的养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伦理道德建设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完善干部任用选拔机制,建立科学的党内民主监督机制、改变传统官德教育方法、建立作风教育长效机制等措施,形成全方位的官员从政道德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自身修养是所有道德建树的基点。所谓“官德建设,首在修身”。组工干部处在党员干部工作的重要岗位,一言一行,举足轻重。对组工干部来讲,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自身修养,必须以公道正派为根本要求,力求做到“四正”。  相似文献   

17.
公正是人对现实态度的一种人缘型的个性特征,是优良的性格品质,体现着人的公平正直、没有偏私的美德。我国党和政府一贯地重视党员和干部的这种品质,要求公务员公正廉洁,克己奉公。因此,对于领导者来说,具有公正性格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近日,人民网发表评论《恪守“职业道德”对为官者意味着什么》,对近期面世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进行介绍,这是我国首部以“官德”为主题的丛书。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对现代官德进行了厘清,概括成为民、忠诚、务实、公正、清廉、修己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袁德娟 《学理论》2009,(15):65-66
道德失范已经成为当前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权力寻租”,官德失范,成为“政治之癌”;社会公德漠然;商品拜物之风盛行。道德的荒芜有其深刻而复杂的原因,社会转型期,新的道德体系还没立稳,传统的道德体系已然解体,整个社会处于道德秩序的混乱与虚无状态;盲目的道德重建,往往会迷失方向,走入误区;更使道德建设雪上加霜的是经济发展期的利益驱动。因此,道德重建的任务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三讲”教育既是提高干部素质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推进干部道德建设的强有力措施。可以说,“三讲”教育为干部道德建设提供了极好的契机和有效的途径,找到了新的切入点和推动力。干部道德是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开展道德建设必须把干部道德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第一,干部在道德建设过程中处于领导者、组织者和示范者的地位。干部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带头人。不仅道德建设要依靠干部去动员和组织群众来完成,而且社会道德原则的贯彻要依靠干部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社会上一切高尚的道德行为也要依靠干部去宣传和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