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领导者权威效应,是指领导者的权威在领导活动中产生的作用和引发的客观效果。领导权威效应既有大小量的差别,又有正负质的不同。主要受如下因素的制约: 一、受权威构成要素的制约 领导权威是权力与威信的有机结合。权力是领导者驾驭、支配他人心理和行为的特殊能力与力量,是人民依法授予与领导职位相当的职权,是构成权威的前提,是领导者尽职尽责的手段。有了权力,领导者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才干,使威信有用武之地。职位  相似文献   

2.
谈谈威信     
什么是威信?威信就是领导者、教育者在群众心目中产生的一种敬仰和爱慕,是领导者、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行为方式在被领导者、受教育者心理上的一种愉快的体验、满意的感受,和他们理想形象一致性的体现。在企业里,在部队里,在凡是有人群有组织的地方,我们总会听到诸如某某领导“有威信”、“威信高”,某某领导“没威信”、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想出色地完成领导任务、发挥领导功能,就必须具备较高的领导者素质。领导者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以及身体状况等。在这其中,心理素质和其它素质相比,属于基础素质,它经常地、间接地发挥作用,因而往往不如其它条件容易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和偏见。从心理学上来讲,人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人类潜能”的发挥。比如自信这种心理品质是每一个成就卓越的人必不可少的。一个领导者如果过于自卑,总是对自己的能力、威信缺乏自信,那么他就不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所以,心理素质是其他素质尤其是能力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古今中外,杰出的领导者无不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在我国杰出的领导人当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性格各异,但都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与此相反,历史上尽管才华横溢,博学多识,但由于心理素质方面存有严重缺陷而身败名裂者,也不乏其人。心理素质较差,存有心理缺陷,往往成为许多领导者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领导者也概莫能外。愤怒是一种颇具进攻性的情绪行为,这种激烈情绪行为对领导者的威信、形象、工作成效等方面的影响十分明显。领导者在其领导行为过程中必须要善于控制和驾驭愤怒情绪,而不要被愤怒情绪所控制和驾驭。领导者发怒具有二重性。领导者发怒既具有积极性、有益性和合理性的一面,又具有消极性、有害性和非理性的一面。正确认识领导者发怒的二重性,对于领导者驾驭和控制自身的愤怒情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领导者发怒的积极性、有益性和合理性1.领导者当怒而怒是坚定的原则性的集中体现。一般而…  相似文献   

5.
论跨世纪领导者能力的培养马向革,徐雪飞,刘冬玉领导者必须根据自己行业的需要,不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作为跨世纪的领导者,这些能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一)面对市场经济,领导者要培养开拓创新能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前...  相似文献   

6.
湍水石 《党政论坛》2011,(13):64-64
在现实生活中,人缘好和威信高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两者不能完全划等号,人缘好或许是个好同志,但却未必是个合格的领导者。  相似文献   

7.
领导者的定义与追随者的定义有着本质的联系,领导者的唯一定义是其后面有追随者。没有追随者,就不会有领导 者。关于领导者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领导者的成长道路和职务发展;二是领导能力发展。研究领导者,必然研究 领导者职责。强调领导者的预见责任是领导者的人际角色和任务角色,是西方领导科学中关于领导责任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领导者与下级的关系就如舟与水,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领导的实质就是协调与下级关系为实 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领导者协调与下级关系的艺术包括争得下级的拥护和支持、协调下级间及与下级的关系、防范与处 理冲突。  相似文献   

9.
协调好上下级关系是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作为领导者,要学会知人善任,善于运用批评这一艺术,还要会关心爱护下级,帮助其成才;在工作中要学会授权,并通过沟通以建立领导者与下级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协调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0.
建立有效的人际关系,更好地实现预定的领导目标,是现代领导理论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领导者协调人际关系的作用入手,提出了领导者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指出了领导者协调人际关系过程中应把握的有关问题。强调领导者必须担负起协调人际关系,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重要责任,通过有效的人际关系协调,争取上级的支持、获得同级的配合、引导下级的力量,提高工作绩效。  相似文献   

11.
在现实生活中,人缘好和威信高往往是相辅相成的。但是,两者不能完全划等号,人缘好或许是个好同志,但却未必是个合格的领导者。有些领导干部,他们把人缘看得过重,为想方设法获取一个好人缘  相似文献   

12.
领导者协调误区及其突破丁桂英,张相明所谓协调,在此是指领导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而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使领导系统内部各要素各环节之间、领导系统和其它系统之间步调一致、协调配合,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效能的行为过程。协调是领导者实施科学领导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领导者与被领导者都是国家的主人,处于同一社会地位层次,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在领导活动中,由于人们的社会分工不同,形成组织与被组织、指挥与被指挥、协调与被协调、控制与被控制等关系,就必然要形成了领导与被领导这样两大层次。在领导层次中,由于领导者的职责、权力范围的不  相似文献   

14.
领导艺术是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领导技能,它是指领导者在做领导工作时,为有效地达到领导目标,而灵活运用的各种技巧、手段和特殊方法,它是领导者的智慧、学识、才能、胆略、经验的综合反映,是领导者的素质、能力在方法上的体现。尤其作为主要领导必须具备应有的领导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担当起应有的领导职责。 一、正确使用干部。领导者主要任务就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大事,正确使用干部就成为领导艺术的集中表现,这就要求领导者必须知人善任,知人,就是要了解人,指的是对人的考察、识别,选择;善任…  相似文献   

15.
杨大明 《学理论》2012,(32):14-15
领导者核心能力是领导者本身所特有的,区别于他人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独特气质的一种领导才能。与其他一般领导能力相比,领导者核心能力处在根本性、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位置。积极探索领导者核心能力建设的内在规律,不断提升各级领导者核心能力,对于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为培养造就现代的领导人才指明了方向。现代领导人才的培养,其根本途径是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所以,领导者的素质问题是新形势下必须注重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领导者的素质问题的研究有很多议题,本文仅就领导者素质的涵义和特征问题作以初浅的论述。 一、领导者素质的涵义 什么是素质?从字面上看,所谓素质,狭义和广义的涵义,可以对其作如下表述:领导者的素质是指在其先天禀赋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锻炼、实践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起潜移默化作用的那些内在要素的总和。它是领导者从事领导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一种潜在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领导者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且取决于他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的心理因素既是领导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条件,也是直接影响和感染群体的基础条件;相反,领导者的不良情绪则会直接影响其思维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表达能力的发挥,并且会损害被领导者的积极性。一、领导者不良心理的表现在现实生活中,领导者需要注意防止、排除和克服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大体上有以下几种:(一)褊狭嫉妒心理褊狭嫉妒心理是一种束缚领导者手脚,阻碍领导者发挥创造性,甚至毁坏领导者事业的思想情绪。领导者褊狭嫉妒心理的特征,是将别人的优越…  相似文献   

18.
李舒琼 《学理论》2012,(21):256-257
教师的威信是指教师在课堂以及课外的言行举止中展现出来的个人魅力和威言与诚信。它是教师的人格、能力、学识及教育艺术在学生心理上引起的崇拜的态度,它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教师的威信实际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老师成功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而这个威信,是需要时间的积累以及细节中循序渐进而来的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性工作,是领导者实现科学领导的重要条件,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它对于领导者灵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效地开展领导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就各级领导如何创造性工作问题,结合我省工作实际,讲一些感受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领导者的用人艺术是领导者用人水平与领导能力的体现,在现代领导工作中,领导者是否能掌握用人艺术关系着事业的兴衰成败。研究领导者用人艺术的重要性,并对其主要内容和提升方法进行探讨对于帮助领导者掌握用人艺术、增强用人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