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1年中亚国家独立20年,2012年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20年。20年间双方相向而行,建立了友好关系,成为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本文从中国角度总结形成友好合作关系的若干经验,也提到存在的问题,旨在推动彼此友好关系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许涛 《和平与发展》2014,(2):84-97,135-14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均衡发展,社会、经济等因素长期孕育的极端情绪释放,激化成新形式的暴力对中亚各国及中国西北部的社会稳定与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中亚各国安全面临的共同性问题以及与中国西部安全的密切联系,把中国西部安全同中亚各国政治安全、社会稳定的目标与维护地区稳定的总体目标有机结合在一起,使中国与中亚各国执法的国际合作都属于最积极、最活跃的领域,有必要具体探讨和实践的进一步深入,比如:禁毒合作、网络安全、联合救灾、金融合作等。阿富汗安全形势的不确定性对中国与中亚各国在加强政策沟通,协调经济援助、巩固共同边防等领域的合作,也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1997年起,中亚国家的经济开始摆脱下滑趋势,走上恢复性增长的轨道。但中亚的经济形势是不稳定的,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另一方面。中亚国家能源领域的开发具有超前发展特点。里海地区新的油气资源发现为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光泽。也许一些中亚能源国家振兴的希望就在于此。从90年代中期起中亚出现了伊斯兰极端武装频繁活动的新危险,加之中亚有组织犯罪、毒品武器走私及阿富汗塔利班势力推进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一些国家政治经济安全。对此,安全利益与中亚国家休戚相关的中国,应该如何加强与中亚国家合作睦邻关系并确保自身国家安全,自然成为一个新的思考和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4.
5.
一、中巴友谊建立在双方共同战略利益基础上,在国际风云变幻中向前发展。1951年5月21日中国与巴基斯坦正式建交。建交之初,中巴交往较少,仅保持一般关系。从50年代末开始,外部环境变化使中巴关系发生了历史性转变。共同的战略利益使两国由普通邻居变成了唇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东北亚地区逐步形成了中、苏、朝和关、日、韩两大阵营紧张对峙的冷战格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苏关系全面恶化,中关关系迅速改善,冷战对峙的格局有所缓和。面对东北亚局势的变化,韩国及时调整了外交战略,出台了旨在改善与苏联、中国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北方政策”。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将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在对外关系上调整了朝鲜半岛政策,积极回应韩国的北方外交,与韩国保持政治上的距离以平衡南北双方。中韩建交后,两国关系得以全面发展,为减少朝鲜的疑虑,中国加强了与朝鲜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对南北双方采取平衡政策。  相似文献   

7.
试论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与中亚各国的能源合作既存在机遇 ,也有挑战 ,中国应积极寻求开展能源合作的途经 ,努力提高合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中亚: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亚国家独立以来,中国对中亚的政策经历了三个阶段的演变:建立睦邻友好关系(1991年12月~1997年9月)、加强能源、经贸和安全合作(1997年9月~2001年6月)、在双边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2001年6月至今).中国已经与中亚国家建立起密切的政治、经济、安全合作关系,已经成为中亚地缘政治的主要角色之一.中国对中亚政策仍旧存在工具不足--限于经济合作和一定程度的安全合作--的弱点,且受到美国、俄罗斯、中亚国家政局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前景美好.  相似文献   

9.
10.
2011年10月13日~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甘肃国际友好联络会主办,陕西师范大学中亚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二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主办单位以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公安部、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社科联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积极推动建立外交关系,以政治领域的合作与协调为主,辅之以经贸和社会文化交往;改革开放以来则主要是深化政治领域的合作,同时扩大在经贸、社会文化领域的交往与合作。鉴于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在中东也有重要利益,我们应该有系统的中东战略。从国际政治、国家安全、经贸金融合作、提升软实力等方面提出相关思考,以构建中国对中东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3.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新纪元,也开启了新中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历史航程。60年来,中国的外交理论与实践超越了以国家为中心的视角,超越了西方传统外交理论中的"均势"、"权力"、"遏制"、"干涉"、"同盟"、"地缘政治"、"势力范  相似文献   

14.
自2006年以来,在中国与东盟的对话合作机制中,中国东盟友好协会以民间组织形式发挥了对官方机制的"补缺"功能,并通过协会年会将其逐渐常态化和定型化,把中国东盟民间关系放到"公共外交"的范畴进行思考可以看出,在更多的场合下,中国对东盟的政府外交和公共外交两者的角色基本上是统一、协调但又有分工的。  相似文献   

15.
中拉关系从长期"累积"稳步推进到"跨越式"发展,形成了目前全方位、多层次、宽渠道和官民并举的发展新局面,为此,本文提出,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拉关系呈现出特有的"累积-跨越式"发展特点.中国经济的未来增长进一步强化了拉美的不可替代性,从战略高度考量中拉关系中的经济因素已刻不容缓,这是当前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提出的"外交工作同国家发展的关系更加紧密,必须依靠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切实维护全方位对外开放条件下我国发展利益"的重要体现.尽管台湾因素仍被视为中国在拉关的核心利益,但因其具有复杂性,且短期内难有实质性突破,正日趋转变为中国在拉美的"常规利益",而"发展利益"正上升为中拉关系中的"重中之重".对中国来说,拉美是其工业原料的重要供应地,并逐渐成为中国能源来源地多元化的现实选择和中国企业布局海外的战略性支点.对拉美来讲,他们始终在对中国关系中以追求经贸合作的实际利益为重点,并把中国看作对外经贸关系多元化的战略选择.鉴于此,本文提出,"发展利益"完全符合中拉双方的发展逻辑,是中拉双方共同追求的战略核心和实现共同发展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6.
印度尼西亚独立后,外交作为一种实用工具,始终为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及重建印度尼西亚地区大国地位目标服务。自1950年印度尼西亚与中国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历经曲折动荡。在议会民主制时期,两国关系反反复复,始终保持着疏离感;在有"有领导的民主"时期,两国关系不断升温,达到准结盟状态;在"新秩序"时期,两国断交长达23年,直至1990年才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在"后秩序"时期,两国关系进入了既防备又依赖的全方位合作时代。双方关系的动荡发展与印度尼西亚的实用主义外交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20多年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界呈现出更加纷繁复杂的新变化。当前国际变局中出现的新兴政治力量崛起、新威胁新挑战增多、新舆论场影响增大的特点,已经并将继续对国际关系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与世界相互影响更加深刻的背景下,观察研究当代中国需要秉持客观理性的心态,把握好中国战略走向。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外交仍会面临各种大事、急事和难事,外交服务于国内发展稳定的任务将更加艰巨繁重,因而需要着力统筹好六方面关系,不断开拓外交工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8.
达尔富尔问题是苏丹自然环境恶化、族群矛盾、地方与中央矛盾、西方干预等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2003年以来,在西方的压力下,中国被卷入达尔富尔问题,并逐步进行主动的外交应对。中国的政策主张及外交实践主要包括:第一,坚决维护苏丹的国家主权和独立,坚持通过对话谈判解决达尔富尔问题。第二,积极劝和促谈,凝聚各方共识,大力推动达尔富尔和平进程。第三,立足发展问题,积极提供发展援助,改善当地民生,为和平解决争端营造环境。中国处理达尔富尔问题的外交启示主要包括:首先,创造性地运用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中国处理达尔富尔问题的法宝。其次,积极开展双边和多边外交,拓宽参与国际事务的渠道,是中国处理达尔富尔问题的宝贵经验。最后,要善于塑造自身的国家形象,这是中国在处理达尔富尔问题过程中得到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非政治和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使国际媒体、西方智库以及学术界有关中非关系的报道和讨论有急剧升温之势,中非关系的新发展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如何认识“中非关系发展”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中国继续开展全方位外交,努力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外交理论和实践都有了新的发展,对外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去年的中国外交既兼顾整体效应,又注意突出重点,外交战略既有恢弘的理念,外交实践也有精巧的构思,外交策划还不乏有大手笔,在发展大国关系、周边国家关系、发展中国家关系和多边外交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亮点频发,精彩纷呈,好戏连台,硕果累累。2006年,共有86位外国元首访问了中国,法新社就此评论到,“2006年中国在全球留下的足迹加深了,世界因此而震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