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游人旅行到乡村,看到一个喂牛的老农把青草铲到了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就问道:"老人家,你为什么不把青草扔在地上,方便它直接吃呢?"老农回答说: "这种草,草质不太好,我要是扔在地上,它就会不屑一顾;但是,我放到让它勉强可以够得着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伸长脖子去吃,直到把全部青草吃个精光."  相似文献   

2.
慈善事业     
《党政论坛》2011,(12):33
一天,萧伯纳应邀参加一个慈善团体的舞会,他邀请一位身份平常的女士跳舞,她不好意思地说:"您怎么和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跳舞呢?"  相似文献   

3.
国学赏析     
《侨园》2013,(12):48-48
<正>【原文】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日(2):"举直错诸枉(3),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注释】(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前468年在位。(2)对日:《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对日",以表示尊敬。(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译文】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  相似文献   

4.
正深夜11点多,睡意来袭的我关掉电视准备上床睡觉,突然微信响了,在武汉照顾岳母的妻子发来视频聊天请求,我立刻打开视频,妻子的头像马上出现在手机屏上。"这么晚才忙完?"我关切地问道。妻子回答说:"刚刚把老娘照顾睡下了,知道你还没睡,想和你说说话。""才几天视频过,哪有那么多的话要说?早点休息,保养好身体才是正道。"我玩笑着说。"除了买菜上街,天天就是在家中和老娘大眼对小眼,难得有个人说句敞心的话,心里憋得慌。也不放心你一个人在家,所以忙完了就打开视频看看你。我不在家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保重身体。"没等说完,我就打断妻子的话:"知道了,  相似文献   

5.
据<藏书.卷二十一.张咏>中记载:北宋大中祥符三年,范延贵为天使押兵去金陵.升州知府张咏问范延贵"天使沿途可曾见过好官否?"范延贵回答说:"路过江西萍乡县发现一个名叫张希颜的县令不错."张咏问所以,范延贵说:"我进到这个县境,看到道路桥梁完茸,休耕的田地都犁过了.  相似文献   

6.
你是谁的人     
人生中有许多困惑与烦恼.日前,鄙人就遇到一着:那天去某部门办事,碰见某公,聊起机关的人际关系,某公冷不丁闷了我一棍:"你是谁的人?"我心中抽紧,惶惶然不知作何回答,情急之下反问一句:"你说,我应该是谁的人?!"某公哑然. 此语着实让我咀嚼了半天.不知从何时起、何地始,"你是谁的人","我是谁的人","他是谁的人",这些莫名其妙却又并非空穴来风的"鬼话",象瘟疫般在我们生存的时空里漫散开来,给你、我、他这同志式的人际关系,投下缕缕阴影."你是谁的人",说的白一点,无非是:你是哪一帮哪一条线上的人,你是跟随哪个领导受哪个领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6,(6)
正《红楼梦》第五回,作者借宁荣二公之灵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这里有几个关键词:"吾家"指谁家?"国朝"指哪个朝代?"定鼎"即"建都"何处?"百年"是实数还是虚数?笔者对上述四个问题的回答是:"吾家"指"曹家","国朝"指"清朝","定鼎"在北京,由于曹家兴衰均在清朝,因此"百年"可以视为实数。既然回答得一清二楚,那作者为什么要在开头特别声言"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失落无考"呢?笔者换个思维角度分析:从洪昇原创《红楼梦》(指前八十回)看,作者在书中何以把"朝代年纪"、"地舆邦国"故意说成"失落无考"便豁然亮堂了:这是作者为将"真事隐"而有意采取的模糊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正>傍晚的时候,一位年过80岁的老人与他的大儿子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就在这时,一只乌鸦飞了过来,并停歇在透明的玻璃窗外。父亲轻声问儿子:"窗外那个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儿子瞟了一眼,回答说:"是一只乌鸦。"过了几分钟,父亲又低声问儿子:"停歇在窗外的那个黑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儿子连头都没有回就回答:"是一只  相似文献   

9.
人总会有高兴的时候,也会有痛苦的时候。有来访者问弘一大师:"何时是你最高兴的时候?"回答:"每当我有所收获。"又问:"什么是你最痛苦的?"回答:"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10.
韩国李朝时期有个名叫黄喜的宰相,在一次微服私访时,看到一位农夫正赶着一头黄牛和一头黑牛耕地,便大声问:"农家,你这两头牛哪头耕得好啊?"两头牛停下脚步,看着主人.农夫一言未发.等耕到了地头,农夫放牛到一边吃草后,才附在黄喜的耳边小声评说道:"边上那头黄牛更棒."黄喜十分诧异:"你为何要这么神秘呢?"农夫应道:"牛虽然是畜类,心却和人一样,如果我大声说黄牛好,黑牛不行,它们就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和声音中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价.这样,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不是最棒的黑牛心里就会非常难过."  相似文献   

11.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时,说他在孔子的故里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人来孔子家里拜访,孔子的徒弟拦住了他,问他有什么事。那人说:"我想问问先生,一年到底有几季?"孔子的徒弟很不以为然地说:"当然是四季了!这  相似文献   

12.
贫穷的外套     
农夫回家时,发现屋里有个衣不蔽体的陌生人。"嘿,"他大声喊,"这是我的家,你赶紧离开!""尊敬的先生,"陌生人回答,"从今天起,这儿也将是我的家了,您怎么可以把我赶走呢?"农夫奇怪地问:"我以前怎么没见过你,你到底是谁?"  相似文献   

13.
经常有记者问我:"请问你有什么个人爱好?"早年我经常被这样的提问堵在那里。后来我有经验了,接口就回答:"没什么。"其实,怎么会没有什么爱好呢?只是因为说不清。个人爱好既不是大众爱好,也并非流行时尚,这一点许多人不懂。很多记者希望你的回答是"登山"、"打网球"或者"开车"、"时装"等。其实我的个人爱好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甩手闲逛。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作为国家主管部门的领导和维稳专家,您是如何理解"稳定"这一概念内涵的?张翔麟:"稳定"是一个全面的、综合性的概念,是指为了解放人、规范人、发展人而建立的一种良好的社会运行秩序,也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程。归纳起来,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1)政局稳定。邓小平多次使用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其实指的就是政局稳定。政局稳定在中国主要是指共产党领导  相似文献   

15.
<正>四、关于自由和人权的故事1997年,我参加十五大报告起草工作时,我是负责所有制部分。有的同志负责政治体制改革部分,我们起草小组可以互相提意见,我看到这部分没有写自由,也没有写人权,我说为什么没有呢?他们回答说没地方了。我说我不相信,所以在起草小组大会上我就提出,必须要把"自由"和"人权"写进去。当时讲了三条理由:第一,我们每个人都想一想,问一下自己,你要不要自  相似文献   

16.
正在近日召开的"财经年会—2016预测与战略"上,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提到了一个现象—"项目随人倒"。冯仑说:"我们在成都做了一个项目,签了约,都弄好了,结果书记被抓起来了,等到下一个书记,(么要"泼脏水"连同"孩子"一同泼出去?"另起一行"的做法让我们的城市建设或者其他工作,已经蒙受了不小损失。就算领导犯事了,犯法了,被关进了大狱,与他主导的项目又有什么关系呢?没有规划上的不妥,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逝世的著名党史专家龚育之先生,于2002年的一天,专门打电话委托中央党校的一位校领导,请他帮忙开个"后门",代其找一找教育部领导,请不要提拔他的儿子,"还是留在大学做学问"。党校领导听后感到既惊讶又为难,说"这要影响你儿子的前程呀"。龚温和地说:"当大学老师是很好的前程。"这件事以后是如何发展的不再细考。只是说,从两人简短的对话中,让人看到了泾渭分明的两种前程观。  相似文献   

18.
神的两面性     
一位哲学家在古罗马的废墟里发现了一尊两面的神像,便问了一句:"您为何长着一前一后两副面孔?"两面神回答:"一面朝前,是为了展望未来以充满憧憬;一面向后,是为了回首过去以记取教训。"哲学家又问:"这固然好,可你为什么不认真注视一下现在呢?须知,将来是现在的延续,如果无视现在,即使对往事了解得再多,  相似文献   

19.
在十三大精神的感召下,我们确实看到了,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一批批中国人,首先是共产党人,已经并正在警醒起来,以不断改革、开放的姿态,为中国的振兴而拼搏.在这样的形势下,处于开放前沿地带的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上海怎么办?"先天下之'放'而'放'",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走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这应该是上海的正确选择.鉴于这一问题的重要,所以这一期本刊评论员《先天下之'放'而'放'》一文首先对上海的开放问题"放"了几句.当然,上海如何发展外向型经济,需要研究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0.
正一次,马云应邀到上海一所大学演讲。在演讲的互动环节中,有个大学生提出了如下问题:"我们毕业后,很想自己去创业当老板,可是我们害怕失败,请问马老师,你有什么办法帮我们消除这一害怕心理吗?"马云略作思考后,对这位提问的大学生说:"在回答你的问题之前,我想先给你设定一个情景,然后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