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耐特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确立了新的研究视角,实现了社会批判的"承认理论转向",转向的标志著作是《为承认而斗争》。在《为承认而斗争》中,霍耐特按照蔑视与反抗的道德模式解释了社会冲突的经验根源,并以此为据,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一开始就游离了承认运动的"道德语法",进而处于值得怀疑的倾向之中。殊不知,他对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道德性裁判,有着严重的理论偏颇。事实上,马克思解释社会冲突"语法"不是主体性的"道德经验",而是现实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是"感性活动"自我异化的结果,从横向看,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对抗,从纵向看,表现为资产者与无产者之间的阶级对抗。  相似文献   

2.
康德和黑格尔的自由观为马克思自由观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批判启示。康德自由观主要表现为实践理性下的道德自由,主张只有在理性自律和道德准则下人们才能为自己立法。黑格尔主张以绝对理念作为逻辑前提的精神自由,将自由的实现寄托到绝对精神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马克思将自由落实到“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和社会历史中,将自由与社会关系和经济结构联系起来,坚持人类通过不断自由自觉的生产活动在实践中实现真正自由,强调人的自由既不是一个既定结果,也不是抽象的道德理念,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物质生产领域思考自由,扬弃与革新了康德的道德自由观和黑格尔的精神自由观。  相似文献   

3.
康德通过一场哲学的"哥白尼革命"将道德哲学作为一种道德形而上学来加以建构,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树立起道德的最高准则,从而建构起一整套伦理学的概念,如命令、义务、意志和善等。但是,康德的道德范畴是基于先验哲学体系下的道德,他抛弃感性经验谈论道德的高尚却并未说明如何进行道德实践。由此,康德先验哲学体系下道德的目标和实现之间,势必会出现诸如感性和理性、先验自我和经验自我、至善和现实的德性等一系列的鸿沟。基于此,马克思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进行批判,将康德先验哲学体系下的道德转换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道德,使主体重新出场、对客体重新阐释以及在实践中将二者统一,从而为人类的道德诉求与终极关怀提供了现实指导,同时也实现了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作为目的论者,承认历史决定论。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确定不移的客观规律性,新社会的产生与旧社会的灭亡同样是不可避免的。在阶级社会里,道德从来就不具有普适性,它是阶级的产物。由此,有些人把马克思称之为非道德主义者。事实上,马克思并不是道德虚无主义者。马克思不是从内在的、评价性的方面抽象地理解道德,而是从外在的、社会学的观点来思考道德。马克思力求从经济发展的全部事实与规律上来阐明道德的内在本质。因此,马克思是道德社会学的开创性人物,他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从人的解放的高度来审视道德,而不是仅仅从理性上作出道德判断。  相似文献   

5.
<资本论>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其中也有系统的本体论思想,在商品背后存在的是人的感性活动,以资本增殖为逻辑的商品生产、流通、交换、分配和消费构成整个社会经济过程,它揭示了,人的感性活动的社会历史展开构成现存的感性世界.通过<资本论>的本体论建构,马克思更科学地把存在界定为现存感性世界,揭示了存在的性质和实质,并且作为他的本体论旨趣回答了自由与人类解放如何可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历史唯物主义和世界观的关系问题成为热点问题,其深层次的意义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本体论问题.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出发进行文本探究可以发现,历史唯物主义以人的感性活动作为出发点,把自然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的现实境遇,把实体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的材料和条件,把存在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社会历史展开所展现的现实感性世界.因此,历史唯物主义首先是一种本体论建构,蕴含一种新的世界观,也是基于这种世界观而逻辑形成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7.
闫慧远  刘兴章 《唯实》2009,(10):31-36
随着“感性活动”原则在存在论的根基处造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革命。马克思把语言也导向生存之维来理解。与传统形而上学对语言的理解不同,在马克思看来,语言乃是现实的、感性的意识;语言作为人对存在本身的一种前概念、前逻辑地领悟和把握的凝结,它表明的是人的本己的存在方式或活动方式;语言是历史的,因为语言根植于感性活动中人的存在的历史展开;说人生存于自己的文化世界中,实际上就是说人生存于语言的世界中;语言之所以是人自己的存在,是因为语言是“感性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8.
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探讨人的价值问题,但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确是马克思的学说中一以贯之的核心思想。与以往的哲学不同,马克思不是孤立地、抽象的讲人的价值,也不是脱离一定的社会、历史和阶级来讲人的价值。马克思始终强调人的价值的现实性,主张从现实的、感性的个人本身出发,来研究人的价值的实现问题。"现实的个人"是人的价值实现的逻辑基石;"自由"是人的价值实现的理想目标;"感性实践"是人的价值实现的根本方式。  相似文献   

9.
答: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在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一,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本身。人类是由于长期的劳动,从类人猿变化而来的。原始社会,还没有阶级和阶级斗争,那时主要是同自然斗争,那  相似文献   

10.
邓晓臻  温立武 《探索》2008,42(2):121-12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从异化劳动概念出发开始本体论的初步建构,之后用"人的感性活动"代替"对象化活动"继续他的本体论建构,人的感性活动及其社会历史展开所形成的日常生活世界被放到了存在的地位,人的价值的历史实现成为存在的本质.马克思并没有放弃他早期的异化劳动学说,甚至继续使用异化劳动概念,这赋予他的本体论建构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和彻底改造现实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正是在对现代性批判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来的.从"感性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去"改变世界"、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交往实践观,其根基和路向对启蒙现代性的两大基石——大写的、抽象的人和大写的、绝对理性具有本然的变革性,造就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核心层面.  相似文献   

12.
张军 《理论建设》2012,(4):31-36
在马克思的理论视界中,感性世界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世界,是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类世界,是处于不断生成和发展过程之中的开放的世界。而感性世界的现实性、统一性、开放性只有在人的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科学的说明。感性世界的现实性是在自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和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感性世界的统一性必须通过现实的、开放性的人的实践,才能够不断地得到实现;感性世界的开放性始终以现实的、自然与社会相统一的人的实践过程为内容。这说明了感性世界的现实性、统一性、开放性统一于感性世界的实践本性,是统一的实践对感性世界本质的确证。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与西方经典哲学家在道德理论上的区别在于,他没有像后者那样把"道德"看作由"神"或"人"的活动的产物,而是将道德看作与人的发展并行存在的一种社会形式。通过对传统资本主义道德理论的研究,马克思将"竞争""异化""共同体"作为新的道德话语,构建了无产阶级的叙述范式和道德价值的评价标准。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与道德价值理论的发展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统一,物质生产与道德发展成为人的社会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道德话语的不断发展所形成的话语形式将会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政治生态中成为社会秩序的依附标准。  相似文献   

14.
康德生活在一个由封建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转型期,作为一种深刻的社会批判理论,他的道德哲学从其对道德理想的高扬、对道德自由的追求,对人格价值的尊重,对道德责任的强调,构成西方思想史上最为典型的义务论道德观。我们认为,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以及各种非理性主义道德思想泛滥的今天,重新审视和估价康德的道德理想主义思想,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及改进道德教育工作,还是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感性作为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历来都是哲学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直到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将感性理解为实践的、人的感性活动,才真正赋予其存在论意义和科学化内涵。意识形态作为抽象的理论体系,必须通过感性传播才便于广大民众理解和认同。意识形态的感性传播既要重视感性直观,契合民众感性认知习惯,又要立足感性活动,关照民众感性意识需要,从而由理论性文字灌输转变为具象化情感认同。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对道德的表述主要集中在对资本主义的道德批判上。他的道德批判具体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维度:一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道德的批判,二是对一般道德的理论批判,三是对社会现象背后社会结构与制度的道德批判。通过对马克思的道德理论进行辨析和阐释,可以在历史语境下更深层次地解释马克思理论中的道德思想。本文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马克思的道德理论进行价值审视。在理论层面上,马克思以“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类解放”的价值旨归;在实践层面上,马克思的道德思想具有强烈的实践指向和现实关怀,它为人们提供了通达“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和寻求美好生活的科学途径。  相似文献   

17.
范晓丽 《理论学刊》2007,3(5):14-18
在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和当代意义时,马克思的感性思想应该得到澄清并引起重视,因为这涉及到了对唯物史观创立的基础以及作为现代(近代)形而上学哲学终结的理解。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早期著作中,马克思脱离近代知识论立场谈论感性,认为感觉的人是现实的完整的人,具有丰富的内容;人的感性存在是对象性、类的社会存在,它是人的本质;私有财产是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物质的、感性的表现。马克思把人的感性存在、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归于实践,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基础——实践原则,并为终结现代形而上学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8.
人的思想总是不断地对人自身及其外部世界进行着反思。当由于剧烈的社会变革而引起思想意识领域的对立冲突时,人们进而会对人的认识能力本身、认识的范围和方法进行理性的思考。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与中国先秦时期道家的代表老聃、庄周尽管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但都对人本身的认识能力进行了批判的考察。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当时代处于大变动或孕育着大变动时,哲学本身面临着新的发展。康德处于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前夜,从亚里斯多德以来的二千多年的形而上学(研究本质、世界整体等问题)受到了批判,而16—18世纪的唯理论与经验论在认识的起源即认识是来源于感性和理性哪一个更可靠等方面存在着长期尖锐的对立,促使康德在认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所关注的不是与人无关的自然、世界或存在,而是与人密切相关的自然、世界或存在。由此,马克思批判以往的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即从与人的感性活动无关的自然客体或绝对理念出发来考察人,而他的哲学则是从人间升到天国,即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来说明以往哲学中那个抽象世界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牛遂博  牛丽宇 《求实》2012,(Z1):201-20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应该自觉推进人学范式转换。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在阶级社会中的普遍存在方式,它专属于人,从人的需要出发,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人进行有意识的意识形态影响,从而促进人的政治社会化,并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无疑,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