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七十七条关于登记离婚的程序中规定了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通过立法形式为登记离婚增加难度的这一做法引起了热议。笔者个人是赞成这个制度的。一、保障离婚自由的同时必须反对轻率离婚在中国的离婚制度发展史上,无论是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2.
离婚冷静期     
《群众》2020,(12)
正指夫妻离婚时,政府强制要求双方暂时分开考虑清楚后再行决定是否继续离婚。《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条新增了离婚冷静期的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这意味着,如果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须先冷静等待第一个三十日届满才能领到离婚证,避免草率离婚。  相似文献   

3.
郭玲 《小康》2021,(2):64-65
一提到离婚,很多人都无法冷静.然而,为了配合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而在离婚程序中设置的"离婚冷静期",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占据热搜,折射出婚姻家庭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中国幸福小康指数"之"2020婚姻家庭幸福感调查"中,冷淡、指责、不再取悦对方成为...  相似文献   

4.
正自今年1月1日起民法典生效,"离婚冷静期"也正式实施,8个多月以来,公众对于它的热议始终没有停止。实施"离婚冷静期"以来效果如何,是否庇护了家暴方,是否在实践中发挥了其所承载的功能,是否真的挡住了离婚的脚步??"离婚冷静期"效果初显:冲动离婚下降明显"离婚冷静期"实施效果初显。截至今年5月24日,在圣人孔子故里的山东曲阜,市婚姻登记处收到离婚申请数为621对,其中已办理离婚登记数为224对,同比下降31.9%;主动撤回离婚申请数为4对,超期自动撤销数为176对,待办理数为70对。  相似文献   

5.
正8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民法典各分编草案,其中婚姻家庭编草案新增了离婚冷静期的规定。这意味着"离婚冷静期"的做法将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它对于冷却双方情绪、化解婚姻危机、维护家庭稳定无疑具有积极意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沈春耀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说明时谈到离婚冷静期规定的考虑:实践中,由于离婚登记手续过于简便,轻率离婚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张娟 《中国民政》2020,(1):62-62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民法典草案。有委员建议设立离婚冷静期甄别机制,涉及重婚、家暴、遗弃、恶习等情形,没有必要给予冷静期,引起媒体和网民热议。媒体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设立离婚冷静期的利弊、完善离婚冷静期制度等方面。部分网民在新闻网站、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互动平台留言跟帖。  相似文献   

7.
正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处处体现出对"人"的深切关怀,它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守护着每个人的生老病死。从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小事到人生终身大事,从打赏主播、高空抛物到"离婚冷静期"、夫妻债务等,无处不在地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1,(4)
正如何经营好婚姻与家庭,不仅考验着夫妻双方的智慧,也越来越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考题。一提到离婚,很多人都无法冷静。然而,为了配合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而在离婚程序中设置的"离婚冷静期",却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占据热搜,折射出婚姻家庭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在《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的"中国幸福小康指数"之"2020婚姻家庭幸福感调查"中,冷淡、指责、不再取悦对方成为幸福婚姻的三大隐形杀手。如何经营好婚姻与家庭,不仅考验着夫妻双方的智慧,也越来越成为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9.
《小康》2020,(17)
正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作为新时代的婚姻家庭制度,积极回应了婚姻家庭领域出现的突出问题,体现了新时代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满婚姻幸福家庭的新期待、新需求。5月2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分组审议了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三审稿。常委会组成人员普遍认为,草案三审稿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在维护平等、文明、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方面取得较大进步,总体已经比较成熟。同时,围绕婚前告知重大疾病、设立离婚冷静期、离婚后抚养探视子女等问题,与会人员各抒己见。婚前"重大疾病",有啥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多地数据显示,90后正在成为离婚群体的主力。三十而立变成“三十而离”,让人唏嘘不已。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提出备受关注的“离婚冷静期”。这会是阻遏离婚的一剂良药吗?10年增长10倍,离婚人群年轻化洪洞是山西人口第一大县,洪洞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就设在县城繁华地带的一处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11.
郎秋红  王帆 《半月谈》2022,(2):82-83
自离婚冷静期设置以来,有观点认为多此一举:“过得不合适就分开,难道凑合一辈子?”那么,离婚冷静期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减少冲动离婚、非理性离婚?半月谈记者来到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吉林省永吉县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2.
万众期待的新中国第一部法典--民法典实施在即,婚姻家庭编由于“接地气”,从草案到最后确立成编,屡次被网友们炒上热搜。“离婚冷静期”“哪些财产离婚不能分割”“婚姻无效的几种倩况”,这些话题每次出现,都会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炎t。民法典婚姻编实施后,又将遇到哪些问题,如何完善?我们先来个大胆的预测,权作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3.
德国实行不动产登记的历史由来已久。不动产登记制度保证了100多年来德国不动产交易市场的平稳有序运行,也保证了不动产市场的透明规范。德国的不动产登记制度被称为"权利登记制度",又称实质主义登记制度,是指不动产物权依法律行为的设立、转移、变更和废止等事项非经登记不得生效的立法体制。不动产登记是由德国民法典规定的,关于"物权的变动和登记"的规定在德国民法典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德国民法  相似文献   

14.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届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下简称《婚姻法》)将退出中国现行法律舞台,成为历史,以"婚姻家庭编"汇入民法典。在《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条款的修改和完善,看似细微实则影响深远。《民法典》对离婚财产分割的影响亦是如此,多个规定直接涉及离婚  相似文献   

15.
正作为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内容,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受到了代表委员的强烈关注。其中,增加离婚冷静期、明确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等与民政相关的内容也成为热议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冯帆: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力求将坚守公序良俗的理念导入每个人的内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律。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开篇第一章就重申了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等婚姻家庭领域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增加了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等原则性规定。为了更好地维护被收养的未成年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登记离婚与诉讼离婚并行,共同组成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婚姻登记条例》对离婚登记的规定有两项重要变革,即:办理离婚登记不再需要单位出具证明信,离婚登记办理时限改为审查合格即时办理。笔者作为长期在婚姻登记一线工作的人员,深切地感受到现行登记离婚程序虽然方便了当事人,但也容易导致一些社会问题。本文就现行离婚登记程序的受理时限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7.
谢渊 《重庆行政》2021,(3):68-70
我国民法典在动产担保物权部分,调整了原物权法、担保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有关担保物权竞合于同一动产的处理规则,在判断担保物权优先受偿权顺位的"登记""占有"和"时间"三要素中,进一步强调了"登记"的重要性,并增设了超级优先权的条款.这使得原本就比较复杂的动产担保物权竞合问题在实践中变得更为复杂.对此,本文着重从动产担保物权竞合的实践类型、处理规则、风险防范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期对正确理解和适用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正《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因涉及普通民众的私人生活,从征求意见稿面世到全国人大通过前后的一年多时间内持续引发了民众的超热度关注,其中讨论和争议最多的是与离婚相关的条款。与婚姻法相比,民法典在诉讼离婚和协议离婚方面都调整或增设了时间门槛,总体方向是加大了诉讼或协议离婚  相似文献   

19.
唐剑锋 《乡音》2012,(10):48-48
有人说:不去争吵,不仅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智慧。威尔逊总统任内时美国财政部长威廉·麦肯罗说过这样一句话:"靠争论不可能使无知的人服气。"有时候这"理",竟会遭遇"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的尴尬局面;没有事实,只靠争论,很难让一个人改变看法。最近看到一个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一天晚上,卡尔去参加一次宴会。坐在他右...  相似文献   

20.
保障儿童权利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登记离婚是我国重要的离婚方式之一,在保障离婚自由的同时,还需要保障儿童权利。我国的登记离婚制度存在适用条件过于宽松,离婚协议缺乏有效监督,忽视儿童权利地位等问题。为完善登记离婚制度,需要树立儿童利益最大化的立法理念,提高登记离婚的适用条件,强化婚姻登记机关的服务意识和监督职责,尊重儿童的权利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