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又见云南驿     
正云南驿是云南地名的来源,是云南行走在路上的历史。悠久的历史是她的名片,绵长的马帮文化是她的传奇。初遇云南驿,是1992年。那年我大学毕业,参军入伍来到祥云,有了和云南驿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那时的云南驿,村道上车水马龙,古巷内人来人往,买卖吆喝声、乡亲问候声、机器轰鸣声交织一片,好一派热闹景象。26年过去,我随调研组再一次来到云南驿。今天的云南驿是如此冷清,仿佛被人遗忘。一样的青石板路,没了人来车往的喧闹;一样的古巷民居,  相似文献   

2.
1970年大学毕业后我从大都市上海来到云南,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留下了8年的青春岁月。1978年我转去北京工作,从此离开了云南。今年3月,我获得去云南农村采访的机会,而且第一站就是当年我开始工作的地方——思茅。当年我离开云南时,全国还未改革开放,如今28年过去,云南变化如何?但一想起纵贯云南省全境的横断山脉和贫穷落后的历史, 就不禁记起古人形容云南闭塞的那句名  相似文献   

3.
郭庭瑄 《台声》2023,(23):104-105
<正>自从2016年第一次来到大陆,这些年郭庭瑄跟着父亲去了大陆很多省市区,也让她愈发对追本溯源的行走之旅上瘾。她想和同龄人分享的一点心得是,认知一片土地,需要去真实地行走,才能从不了解到了解。——编者  相似文献   

4.
孙燕娜 《中国减灾》2011,(21):55-56
2005年秋,因实施美国ProVention Consortium基金会"利用竹材加固中国云南地震多发区农村民房研究"项目,我有机会来到云南文山州做调研,去往文山县一个叫作古木的小镇。古木镇是1979年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一个边陲小镇,因盛产名贵中药材"三七"成为云南著名的"三七之乡"。10月末的北京秋意正浓,古木镇的气候却格外舒适,  相似文献   

5.
出生于云南省楚雄自治州一个彝族家庭里的李惠英,1981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在云南楚雄民族中学任教.1 988年她从彩云之南来到北京郊区的圣水河畔(房山区的大石河古称圣水),到房山区第一职业高中任教.  相似文献   

6.
孙燕娜 《中国减灾》2011,(11):55-56
2005年秋,因实施美国ProVentionConsortiUm基金会“利用竹材加固中国云南地震多发区农村民房研究”项目,我有机会来到云南文山州做调研,去往文山县一个叫作古木的小镇。古木镇是1979年我国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一个边陲小镇,因盛产名贵中药材“三七”成为云南著名的“三七之乡”。10月末的北京秋意正浓,古木镇的气候却格外舒适,秋风拂面,空气里飘着淡淡的花香,  相似文献   

7.
<正>多吉喇嘛是云南佛学院的学僧,他有一项与别人不同的技能——画唐卡。2010年,多吉从宁蒗泸沽湖边的扎美寺,来到云南佛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2012年,他在佛学院毕业获取了大专文凭之后,去到青海热贡地区,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学习唐卡绘画。如今,他又回到了佛学院,一边画着他热爱的唐卡,一边在学经班中学习经文专业。在我们到佛学院的时候,正巧遇上他在经堂的一个角落里安静地作画。而据我们所知,在整个云南的藏传佛教僧人里,能够画唐卡的人屈指可数。  相似文献   

8.
她出生在1969年的严冬 ,也许正是因为她降生的季节缘故 ,注定了她的人生旅途更多的是艰辛、痛苦与磨难 ,但同时也铸就了她刚毅不屈的性格。在她来到世间第六年父亲撒手人寰 ,留下孱弱的母亲和她们姐妹五个 ,为了供她和两个姐姐上学 ,母亲节衣缩食 ,勉强支撑着这个家。为了生存 ,正在上学的两个姐姐被迫辍学回家务农 ,可以想象 ,当时她的家庭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可为了满足她的求知欲 ,在上小学二年级时母亲不得不把她送到姐姐家去上学 ,从此 ,她就在姐姐家渡过了她十年的求学生涯。1988年当她顺利地走过高考的“独木桥”时 ,命…  相似文献   

9.
正"转山"(又称转神山)是盛行于藏区的一种庄严而神圣的宗教活动仪式,是藏族人对神山的一种崇拜方式。2015年(中国农历羊年)9月,作为摄制组成员之一,我随云南民族博物馆《传承——云南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影像全纪录》拍摄组一行从昆明市奔赴迪庆藏族自治州进行项目的实地拍摄和田野调查工作,也让我有机会来到滇、藏两省(区)接合部横断山脉中段的梅里雪山群,一睹她神秘的面容。  相似文献   

10.
早上体验瑞士铁力土山的缆车,中午享受意大利美食,下午触摸捷克布拉格桥头的“幸运浮雕”,晚上去看挪威的极光,3天时间逛遍一百多个国家,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可是来到上海世博会,这一切皆有可能。  相似文献   

11.
出生于云南省楚雄自治州一个彝族家庭里的李惠英,1981年毕业于昆明师范学院.在云南楚雄民族中学任教。1988年她从彩云之南来到北京郊区的圣水河畔(房山区的大石河古称圣水),到房山区第一职业高中任教。月缺月圆.春秋十载,她在异乡的土地上教书育人。三尺讲台上,她用声音,用热汗.用心血.辛勤耕耘,把莘莘学子领进知识的殿堂;她当班主任,是学生的知心朋友.生活上体贴、关怀,情感上沟通、交流;心灵间相互理解信任。  相似文献   

12.
正访谈对象:宋建峰,昆明学院昆明科学发展研究院教授,云南民族大学"傈僳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国家及云南哲学社会科学通讯评审专家,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文化及相关问题的研究与教学。2002年,宋建峰来到云南怒江地区,穿梭在各个山头、寨子,对当地傈僳族、怒族、景颇族等民族聚居地的风俗、文化、社会生活进行走访、调研,在与怒江地区少数民族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过程中,发现当地生活中有许多常常被人忽视的优秀民族文化。2010年,宋建峰和许多学者深入云南省各个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的饮食文化进行为期五年的收集、整理,直至2015年,由她主持的云南省社科普及规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饮食文化调查顺利收官,并出版了一套结合少数民族饮食、养生、文化为  相似文献   

13.
王睿 《创造》2016,(9):48-49
正对旅游开发来说,一定要将文化转化为可供游客实实在在去消费、体验的东西。近十几年来,我国古城镇旅游开发可谓进入了快车道。据专家测算,平均每两天就有一个古城镇"诞生"或被发现。而说起云南旅游就不得不提到几个知名古镇,大理的大理古城、双廊古镇,丽江的大研古镇、束河古镇。据不完全统计,在云南像这样的古城镇约有30余个。程思是一名深度游爱好者,她说:"云南不算小,和日本一样大,边边角角我都玩过。"近两年她先后几次从云南搭车一路游到了东南亚,"以前我很喜欢去到一些古镇,西塘、周庄,包括  相似文献   

14.
在线词典“维基百科”上,来自中国的视频“网红”李子柒已经拥有了一个专门的词条。里面这样写道:“李子柒是一位中国美食及乡村生活博主、‘网红’。她因为在家乡四川绵阳农村拍摄使用原始食材和工具,运用中国传统技艺制作美食和手工艺品的视频而走红。”她从2015年开始发表视频,到2019年已在新浪微博上有1900万粉丝。  相似文献   

15.
和藏族“女儿”一起过春节“和藏区人民一起过春节,是我有生以来最特别的一次经历。”齐肩短发,身穿一件黑色毛衣,气质优雅的李莎说,她是《北京周报》的法文专家,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从意大利来到中国已经15年了,虽然一直在北京生活,但是她去过中国的很多地方,她非常喜欢中国  相似文献   

16.
杨树华,1959年生于春城昆明,15岁喜爱上绘画艺术,两年的知青生活磨练了他生存的意志,让他体味了劳动的艰辛。1985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的他,脱下满身油彩的衣服,换上了威严而又肃穆的警服。从云南公安报的美编到宣传处的干部,再到《人民公安报》驻云南记者站任专职记者,人生的每一种体验都是新感觉。属于春光中的三个女孩儿坐在晚秋的风中,而正视我的那个女孩儿,她的眼神里的忧郁分明就是这《晚秋》的忧郁啊,我无法越过她的忧郁去面对她身后的远方……那个女孩子,她的眼神里的忧郁,就像泥土里溢出来的那一份自然的忧郁一样,深…  相似文献   

17.
是什么时候爱上她的,他已经忘了,只知道每天活在她的微笑里,那才是他想要的幸福。他们的认识,是在一个冰天雪地的早上。他问路,她热情地带他去,后来他来到这个城市工作,她便成了他的妻。那时他事业刚刚起步,她的家人都反对,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好不容易,他们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  相似文献   

18.
妙龄女硕士辛好从西南某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在中国就业展遭挫败,空想去国外打工。在劳务输出公司的介绍下,她来到美国纽约,让她措手不及的是,择业道路上,色情却如暴风雨般向她袭来……  相似文献   

19.
《创造》2007,(6):26-27
秦光荣一行专程来到曼德勒市云南同乡会,与云南籍华人华侨及侨领们进行座谈。  相似文献   

20.
微头条     
《小康》2016,(28)
正#北京女孩辞职去阿富汗接生婴儿#@新华网33岁的蒋励之前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一位妇产科女医生,三年前,她辞去工作,与丈夫分离两地,作为无国界医生,来到武装冲突频发的阿富汗。(网友转发评论量:564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