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产力、利益、文化是社会运转系统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个支柱的基本组成部分,无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经济规律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经济规律、事物发展运动的规律,都从根本上要求实现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三者有机统一。作者在本文中论证:本着科学客观的态度,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要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任经辉 《前沿》2004,(8):6-8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江泽民社会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江泽民在领导和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 ,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一重要论断 ,全面阐述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并揭示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辨证本性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 ,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首要的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生产力发展了 ,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才能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因此 ,要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摆在首要的位置。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党在党章中明确写道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 ,由社会先进分子组成 ,如果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是要突出为促进科学发展服务这个重点。为促进科学发展服务,是政协履行职能的主要任务,也是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重点内容。作为政协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促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贯穿于整  相似文献   

5.
迄今,人们已经对关注社会发展的质量达成了共识,虽然在很多情况下没有使用质量这个概念,例如,中国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一个高质量的社会发展。对社会发展的研究者而言,发展出一个可以度量社会的质量的理论和测量是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质量(SQ)的概念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法治兴则国家安。法治是国家发展的护航员、社会稳定的奠基石、人民权利的守护者。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在谈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特别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这既是对我国以往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我国未来发展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7.
严玥 《现代领导》2005,(12):28-28
和谐社会理论是我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它的提出顺应了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妥善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满足各个阶层的价值诉求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张宏程 《前沿》2011,(2):94-97
"中国模式"的提出,引起了学界激烈的争论。争论的前提是首先要正确区分社会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发展模式不等同于真理、规律本身,它实质上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应用和实现形式。将二者在性质、特点、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区分开是必要的,这种区分是我们理解社会发展模式多样性的关键,有助于我们避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也有助于把握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人的自觉活动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9.
共享发展理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分配逻辑的彰显,是所有社会成员分享、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公平正义的体现,是一种融合市场机制和再分配机制的发展理念。共享发展理念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民生建设理念,是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从社会结构的视角看,共享发展理念的实质内涵是让所有社会成员分享经济发展成果,这种发展理念是针对阶层分化、城乡差距和地域发展不均衡等结构分化的现状提出的,目标是降低两极分化实现社会良性互动以及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现实支撑点。  相似文献   

10.
《政策瞭望》2011,(6):1-1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发展观受世界观统领,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为人们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指明了道路。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在我国发展目的、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发展阶段、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