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5月1日,修改后的《信访条例》正式实施。新修订的《信访条例》确立了信访工作应当遵循的五项具体原则:方便信访人的原则;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责任原则。一、方便信访人原则  相似文献   

2.
据新华社2005年1月17日报道,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签署国务院第431号令,颁布新修订的《信访条例》,该条例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规定,因行政机关超越或者滥用职权,应当作为而不作为,适用法律、法规错误或者违反法定程序,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或者拒不执行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作出的支持信访请求意见,侵害信访人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1 .浙江省信访条例 ( 2 0 0 4年1月1 6日浙江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公告第4号公布) 为保障信访人的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规范信访行为和信访工作,维护信访秩序,保持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浙江省实际,制定本条例。共七章四十五条,自2 0 0 4年3月1日起施行。2 .山西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试行办法 ( 2 0 0 4年1月1 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令第1 70号公布) 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结合山西省实际,制定本办法。共二十八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3 .上海市政府信息…  相似文献   

4.
(一)地方性法规1 1 .黑龙江省信访条例 (2 0 0 3年1 0月1 7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9号) 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访合法权益,密切各级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信访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内容包括:总则、信访人、信访工作机构、信访受理范围、信访事项的处理、奖励和处罚、附则等。1 2 .黑龙江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2 0 0 3年1 0月1 7日黑龙江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黑龙…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信访人(进行信访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维护信访活动的正常秩序,促进国家机关的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6.
1 吉林省促进长白山生态食品发展办法 ( 2 0 0 4年3月4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1 5 7号公布) 为鼓励开发和合理利用中国名山长白山的自然资源,保护长白山生态环境,发展长白山生态食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吉林省实际,制定本办法。共二十条,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 江西省信访条例 ( 2 0 0 4年3月3 1日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 0号公布) 为了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规范信访行为和信访工作,保持国家机关同人民的密切联系,维护信访秩序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务院《信访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陈峰 《江淮法治》2020,(3):56-57
安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了《安徽省信访条例》,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对于保持国家机关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具有重要意义。条例修改的背景《安徽省信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1995年11月制定,并于2005年12月修订。  相似文献   

8.
虽然信访并未明确规定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相关的法律之中,但信访制度一直存在,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国务院于2005年1月修订了《信访条例》,随后,各地也陆续出台了有关信访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然而,当前的信访实务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信访行为人、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关等主体对信访制度的认识各异,进而在适用该制度时采取了多样的行为方式。这在实践中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信访频发,甚至形成信访洪峰,严重背离了《信访条例》等法规颁布的初衷。如何更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信访事件,进而更好地发挥信访制度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的功能就成为法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本组笔谈的作者分别立足于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等学科领域,对信访制度尤其是其属性与功能进行了理论上的检讨,期望对我国当前的信访理论研究和实务决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作为“新兴”权利的信访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信访并未明确规定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相关的法律之中,但信访制度一直存在,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国务院于2005年1月修订了《信访条例》,随后,各地也陆续出台了有关信访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然而,当前的信访实务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信访行为人、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关等主体对信访制度的认识各异,进而在适用该制度时采取了多样的行为方式。这在实践中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信访频发,甚至形成信访洪峰,严重背离了《信访条例》等法规颁布的初衷。如何更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信访事件,进而更好地发挥信访制度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的功能就成为法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本组笔谈的作者分别立足于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等学科领域,对信访制度尤其是其属性与功能进行了理论上的检讨,期望对我国当前的信访理论研究和实务决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信访工作,维护保险信访秩序,保护保险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信访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  相似文献   

11.
论信访救济的补充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信访并未明确规定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相关的法律之中,但信访制度一直存在,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国务院于2005年1月修订了《信访条例》,随后,各地也陆续出台了有关信访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然而,当前的信访实务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信访行为人、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关等主体对信访制度的认识各异,进而在适用该制度时采取了多样的行为方式。这在实践中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信访频发,甚至形成信访洪峰,严重背离了《信访条例》等法规颁布的初衷。如何更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信访事件,进而更好地发挥信访制度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的功能就成为法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本组笔谈的作者分别立足于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等学科领域,对信访制度尤其是其属性与功能进行了理论上的检讨,期望对我国当前的信访理论研究和实务决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信访制度功能的扭曲与理性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信访并未明确规定于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相关的法律之中,但信访制度一直存在,并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国务院于2005年1月修订了《信访条例》,随后,各地也陆续出台了有关信访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然而,当前的信访实务却存在着许多误区,信访行为人、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关等主体对信访制度的认识各异,进而在适用该制度时采取了多样的行为方式。这在实践中造成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信访频发,甚至形成信访洪峰,严重背离了《信访条例》等法规颁布的初衷。如何更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信访事件,进而更好地发挥信访制度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的功能就成为法学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本组笔谈的作者分别立足于法理学、宪法学和行政法学等学科领域,对信访制度尤其是其属性与功能进行了理论上的检讨,期望对我国当前的信访理论研究和实务决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信访条例     
[公布机关 ]国务院 [文 (令 )号 ]第 4 31号令[公布日期 ]2 0 0 5 1 10 [类  别 ]行政法·信访[施行日期 ]2 0 0 5 5 1[同时废止法规 ]1995年《信访条例》①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保持各级人民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 ,维护信访秩序 ,制定  相似文献   

14.
沪法 《政府法制》2012,(7):47-47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第32次会议2月24日表决通过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2012年度工作要点》。今年上海市人大从法规立项上加强把关,将视情试行法规单项条款表决。将继续安排审议产品质量、市民体育健身、募捐条例等5件法规案,并适时安排审议城乡集市贸易食品卫生管理、审计、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突发事件应对、信访条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管理若干规定等11部法规草案,其中以修改信访条例为契机,建立信访处理情况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15.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信访工作机构和人员第三章信访渠道第四章信访事项的提出第五章信访事项的受理第六章信访事项的办理和督办第七章信访秩序的维护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国土资源信访行为,维护国土资源信访秩序,保护信访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信访条例》和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6.
作为2005年中国第一部重大法律法规的调整,新《信访条例》于2005年1月17日正式颁布,并于2005年5月1日起实施。这部与基层民众利益攸关的条例,将保护信访人权利确立为信访工作的重要原则。根据新的《信访条例》,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文(令)号]第34号令[公布日期]2006·6·24[类别]行政法·环境保护[施行日期]2006·7·1[同时废止法规]1997年《环境信访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环境信访工作,维护环境信访秩序,保护信访人的合法环境权益,根据《信访条例》和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环境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反映环境保护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理的活动。采用前款规定形式,反映环境保护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  相似文献   

18.
[公布日期]2005.8.22[施行日期]2005.10.1[文(令)号]第30号令[类别]经济法·财政[同时废止法规]1998年《财政部信访工作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财政部信访工作,保持财政部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维护信访秩序,根据《信访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相似文献   

19.
自 3月 1日起 ,将有 45部法规、规章开始实施。其中 ,国家级法规、规章 2 0部 ,地方级法规 2 5部。一、行政法规1 《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要点 :明确著作权管理组织可以帮助著作权人讨稿费、打击盗版和侵权。2 《宗教事务条例》要点 :将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和信仰宗教的公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监察》2008,(17):55-56
第一条为严格执行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群体性事件工作责任制,切实落实领导责任,惩处信访工作违纪行为,维护信访工作秩序,保护信访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信访条例》、《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