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5号现发布《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朱基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七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震预报的管理,规范发布地震预报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  相似文献   

2.
准确预报地震是世界性难题,但概率预报是可能的.我国地震预报制度存在预报主体单一、准确性要求过高、行政程序繁琐等缺陷.扩大地震预报主体,建立多层级地震预报制度和临震警报制度,加强技术支持,在地震预测争议上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将有利于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3.
与地震现场的满目疮痰相比,是地震预报监测支出经费少得可怜。4月19日,中国地震局公布2015年度预算,数据显示,预算支出总额为近40.87亿元。其中,地震预报监测支出近3822万元,而用于住房保障支出却达到1.54亿元。再往前看,2012年7月19日,中国地震局公开2011年度部门决算,当年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支出决算5562.95万元,而当年用于地震预报监测支出仅270万元,地震预测经费不足公车消费的十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但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进行震前预报的脚步。在什么地方可能发生强震,在强震发生的时候哪些地段的烈度最高、破坏程度最严重。这就是近几年我国在防震减灾领域里所做的一项研究“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9,(1):110-111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008年12月27日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该法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国家对地震预报意见实行统一发布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散布地震预报意见及其评审结果。禁止侵占、截留、挪用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的资金、物资。  相似文献   

6.
贾凌 《民主与法制》2013,(17):42-43
今年4月17日,大理州洱源县与漾濞县交界发生50级的浅源地震。而在此前3天,微博名为“预报中心”的博主发布了地震预报信息。  相似文献   

7.
正地震威力巨大、破坏程度极高,地震监测预警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地震预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无法实现,建设地震预警系统便成为各国地震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概述了地震预警的原理与中国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地震台网的建设现状和晋江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进行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8.
安网 《中国减灾》2005,(5):51-52
在地震危险区、多震区、已发布地震预报区的居民须制定家庭防震计划。并根据政府或有关部门的防震要求,准备食品和饮料。  相似文献   

9.
国家地震局令(第1号)《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已于1988年6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施行。局长方樟顺1988年8月9日为了加强对地震预报的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如下规  相似文献   

10.
亦杰  伯艳 《公民导刊》2004,(3):45-45
转型时期的社会法治现象,光怪陆离,无奇不有。世间只有“天气预报”、“防汛预报”、“地震预报”、“非典预报”、“禽流感预报”等等,现在叉出现了一个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扒窃预报”。  相似文献   

11.
地震预报是世界性难题,但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进行震前预报的脚步。在什么地方可能发生强震,在强震发生的时候哪些地段的烈度最高、破坏程度最严重。这就是近几年我国在防震减灾领域里所做的一项研究"中国未来10~15年地震灾害的风险评估"。地震风险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30年前,发生在辽宁海城-营口的7.3级大地震曾经震惊世界,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成功预报的大地震。中国地震工作者在地震前准确地作出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从而拯救了众多生命。但地震预报终究是一个世界级的科学难题,30年后的今天,在地震预报方面依然以经验性预报为主,在科学预报  相似文献   

13.
陈建民 《创造》2008,(7):24-27
“地震预报和天气预报不同,没有绝对的把握,不能向公众公布,这也是国家法律要求的。”  相似文献   

14.
杨光渝  李维俊 《中国减灾》1996,6(2):34-35,23
云南丽江7.0级地震预报与对策措施杨光渝,李维俊(云南省地震局,云南省政府办公厅)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云南省纳西族自治县境内发生7.0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震级大、烈度高、范围广,致使丽江地区、迪庆州、大理州及怒江州四地州的9个县92个乡...  相似文献   

15.
马宗晋是一个用心灵解读大地纹路的地质学者,也是一个用责任把握大地脉搏的减灾专家。他潜心地质研究40余载,创立了节理构造定性分析、渐进式地震预报模式和全球三大构造系统;他提出了“灾度”概念,统一了多种灾情强度的评估标准;他将以往灾害科学的单纯自然变异取向,引伸至社会承灾能力及其灾情风险评估的综合减灾科学道路;他组织完成了《中国重大自然灾害及减灾对策》总论和分论,统编了七大类灾害统一体例的灾害年表,为推动我国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梁 《民主与法制》2013,(33):45-45
《民主与法制》2013年第17期发表《从“预报中心”预报大理地震说起》,对一位大学生在微博进行地震预测行为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由于该“预报中心”预测地震的依据来源于国家地震台网公开的监测数据,结论是该民间地震预报小组根据地震数据科学计算出来的,因此,难以戴上谣言的帽子。  相似文献   

17.
也说农民负担问题刘宇农民负担过重,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个突出的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果断措施,从而有效地遏制住了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趋势,使大多数地方的农民负担逐步有所减轻。就总体而论,1993年农民...  相似文献   

18.
论减轻国有企业负担的政策选择王东京我国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缺乏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和其他非国有制企业相比,背负了更重的经济包袱。其中,债务负担、冗员负担以及离退休金支付负担是三大主要问题。本文侧重从政府政策角度,就如何减轻国有企业负担问题发表一些意...  相似文献   

19.
《广东民政》2011,(12):37-38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损失,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是各级人民政府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效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是各级人民政府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